APP下载

莆田城市规划区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及建议

2020-07-08王福兴郑志萍

热带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莆田市古树名古树

王福兴,郑志萍

(莆田市园林科学研究中心,福建莆田 51100)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绿化委员会、住房与城乡住建部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规定、规范、标准,各省市也制定相关实施细节,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当前莆田市各相关部门仍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建设性破坏严重时有发生、人们认识和保护意识不够强、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比较薄弱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迫在眉睫。该文针对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为莆田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1 莆田市古树名木资源基本情况

莆田市古树名木在2010 年、2013 年、2018 年开展过3 次调查,调查范围为莆田市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2284km(2不包括仙游县)。共有古树名木31 科45 属56 种2233 株。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城建〔2000〕192 号)古树分为二级,其中:一级(300 年以上的树龄)505 株,占22.62%;二级(100 年至299 年树龄)1728 株,占77.38%。按区域分:城厢区229 株,占10.26%;荔城区1040 株,占46.57%;涵江区905 株,占40.53%;秀屿区56 株,占2.51%;北岸开发区3 株,占0.13%。按树种分:数量在前10 名树种占比例88.79%,其中:有荔枝1040株,占46.57%;榕树239 株,占10.70%;油杉174 株,占7.79%;枫香145 株,占6.49%;小叶榕113 株,占5.06%;马尾松108 株,占4.84%;樟树46 株,占2.06%;秋枫46 株,占2.06%;桂花37 株,占1.66%;樟叶槭35 株,占1.57%;其他46 个树种250 株占11.21%[1]。

2 存在问题

2.1 主体责任不够明确

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福建省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相关规定、标准、办法、意见等不够重视,古树名木保护主体责任不够明确,导致主体责任单位履职不到位,监督体系不健全,很多古树名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保护无从谈起。如莆田市1300 年荔枝“宋家香”在属地管理、区主管部门、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具体责任单位或人等存在争议,而导致养护复壮等措施落实不到位。

2.2 部门合作力度不足

随着莆田市城乡建设的发展,古树名木保护与项目开发的矛盾日益递增,城市建设进程中的高速路、公路、河道拓宽整治、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等工程经常会涉及古树名木安置问题。由于普查成果应用推广不足,尤其是与规划部门的合作力度不足,保护工作非常滞后和被动,大部分情况是“一砍了之”。如新建玉湖环湖公园在控规阶段没有考虑到古树存在,在规划方案阶段送审时市园林主管部门才发现规划修建2 条道路路中间有11 棵百年榕树需要保护,整个规划和保护工作出现矛盾,保护工作显得十分被动。

2.3 宣传方式落后生硬

古树名木的宣传纵深度及手段丰富度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往通过报纸、电视、画册等宣传方式,内容往往不够生动、接地气,民众的参与度低,无法唤起民众对古树名木的感性认识,因此效果一般。

2.4 配备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管理者整体技术力量偏弱,技术力量集中在市级园林部门,县(区)缺乏相关专业机构及技术人员。如莆田市中心的荔城、城厢2 个区因为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养护缺乏专业指导,养护过程随意性大,距离古树名木的养护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2.5 保护养管经费短缺

目前莆田市古树名木保护经费主要来源是市财政拨款,经费相对紧缺,开展日常古树名木保护养管都难以为继。

2.6 巡查力度不足

县(区)主管部门日常巡查力度不足,巡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不够,往往错过古树名木最佳的复壮抢救时机,加大了古树名木保护的难度,甚至出现有些古树名木已然枯死而不知的现象。

2.7 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莆田市古树名木管理手段落后,定期监测、分析做得远远不够,只有古树名木普查数据档案,未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

3 建议

3.1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全绿字〔2016〕1 号):县级以上林业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以外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古树名木权属情况,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由所在(县)区政府(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等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与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责任书,明确相关权利与义务[2]。通过签订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书,实现一株一档案,档案数据要精准,范围要明确,措施要科学适用。建议参照“河长”制管理模式,探索“树长”管理机制,如一级古树名木由区领导直接挂钩联系,乡(镇、街道)落实责任领导具体负责,古树所在村(社区)的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树长”;二级古树名木由乡(镇、街道)领导直接挂钩联系,古树所在村(社区)的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树长”;聘任乡(镇、街道)党风廉政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工作考核内容,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强化古树管护效果[3],使各县(区)所有古树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3.2 运用普查成果,做好规划衔接

市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普查、分级、建档、挂牌后古树名木成果材料报当地规划部门报备。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时务必要求建设方提供古树名木评估处理方案等报批材料,并主动与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确保在规划阶段完成古树名木的综合评估,从而优化规划方案,做好避让措施。如无法实现避让要按有关程序做好移植报批工作,让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化被动为主动,避免古树名木受到随意破坏。

3.3 加强宣传创新,丰富宣传手段

为了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效果,在宣传手段上就需要不断创新。一是开展古树认养活动;出版古树名木科普书籍或者画册;利用报纸、新媒体、电视设置专题栏目进行系列报道,采用网络进行宣传,公益广告宣传;建立标本馆、专类公园作为大、中、小学科普基地;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举办中小学生夏令营,组织相关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开展“莆田古树摄影大赛”“寻找您身边的古树名木活动”“您与古树名木不得不说的那些事”等活动;继续搜集、整理、编撰全市重点、知名古树名木的相关传说、故事、典故,以及与其有关的名人轶事或历史文化信息等,讲好古树名木的故事。三是参考其他宣传手段,开展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莆田市古树名木Logo 活动,并将确定Logo 在全市使用,使莆田拥有古树名木专属“形象标识”,大大增强了古树名木的识别度和知名度。通过拓宽古树名木宣传的纵深度,提高民众参与度,让古树名木保护观念渐入人心,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3.4 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技术流程

利用莆田市开展“绿满城乡·美丽家园”园林绿化提升3 年行动时机,建立健全县(区)园林机构,加强市、县(区)人员技术培训和人员配备,组建1 支事业心强、会管理、懂技术干部队伍,是古树名木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的根本保障。同时,成立市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涵括土壤、植物生理、生态、林业、园林景观、防雷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对每一棵病危古树提供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建议。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等,制定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流程(图1),将养护从随意和无章可循提升到标准化、规范化,有效解决当前古树名木养护方面的不足。

图1 莆田市城市规划区内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流程Fig.1 Flowchart of rescue and restora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the urban planning area of Putian City

3.5 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到位

多方筹措资金是有效解决财政困难、经费短缺的有效措施:一是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纳入各地区年度绩效考核并将其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每年度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保护配套设施建设、日常养护管理、基础科学研究、宣传、培训等工作有序开展;二是鼓励有关组织、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各界人土积极开展认捐、认养等多种形式活动;三是在游园、口袋公园建设等项目选址、水体整治、旅游路线开发时,可优先考虑古树名木,既能利用古树名木既有的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也能利用这些项目资金来维系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费用,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除了多方筹措资金外,为了确保资金到位和使用规范,制定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资金拨付流程图(图2)。

3.6 加强巡查工作,做好台账管理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县(区)主管部门对古树名木保护巡查工作,同时通过制度建设使巡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效避免错过最佳的古树复壮抢救时机,提升古树名木的保护率。针对古树名木的不同保护级别制定不同等级的巡查要求,如一级古树名木每隔6 个月巡查1 次,二级古树名木每隔1 年巡查1 次。对于自然灾害、复壮抢救等特殊情况的,或者树龄较高的古树名木,每隔1 个月巡查1 次。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每次巡查都要有详细规范的表格、文字记录,确保书面记录的质量。

3.7 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数字园林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在古树名木普查数据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古树名木养管系统和二维码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对古树生长状况、保护工作等进行定期监测、动态化分析、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同时在了解植物学名、树龄、保护等级、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的基础上,市民可通过古树名木标志牌上的二维码更详细了解古树名木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用途以及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传说、名人轶事、民间传说故事等。

4 结语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国家、省市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办法、规范、技术规程、标准等措施来保护古树名木,但具体落实到实际中还有一定距离。文章从机制体制改善到今后的技术更新,为莆田市当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具体参考。

猜你喜欢

莆田市古树名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古树》
莆田市妇联开展关爱儿童“幸福种子”小组活动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家乡的古树
莆田市妇联打造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庭木华滋立百年 故宫里的古树名木及其保护管理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