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2020-07-07张军钧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绿化带人行道市政给排水

张军钧

摘 要:给排水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给排水设计工作未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会在给排水系统建设时发生问题,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时应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达到有效提升给排水系统综合性能的目的。为解决城市道路系统问题,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优势,提出了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优化策略,即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

城市规划布局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客观基础。相较于以往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注重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水文循环系统,对城市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提升了城市的弹性适应能力,让城市在多雨季节将多余的水资源存储起来,经过给排水循环系统,再经科学处理成为可利用资源。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推广,有效解决了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导致的城市自然调节能力降低的问题,通过对雨水的高效利用,推进了新型给排水管理系统建设,让城市具有一定的海绵特性,提升吸水、存水、供水等功能,缓解城市积水、洪涝,发挥了涵养水源的作用,解决了城市道路系统硬化率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给排水管道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是给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1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具有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促进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与气候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给排水系统覆盖了整座城市,且对空间的需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计的有效优化,保证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效果满足实际建设需求。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后,可以保证每个环节设计的合理化,并且可以实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效能,主要表现在:海绵城市理念将城市中的人工湖与绿地等与给排水系统进行了连接,通过多项连接的过程,促进水资源收集、净化、再利用的完整循环链。在此过程中,显著节省了给排水系统建设时所占用的空间,并且有效提升了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1.2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在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时,城市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时,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后,可以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实际与不同建筑区域建设出针对性的排水管道,注重对污水与废水等水资源的利用,加大了自然界自然降水的储备能力,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1.3帮助城市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在人类不断生产的过程中受到了破坏,因此,需要将改善生态环境融入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海绵城市理念能对污水、废水等水资源进行有效净化,将此理念应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可避免污水与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有效帮助城市修复生态环境。

2市政给排水设计现状

2.1市政给排水制度不够全面

市政给排水制度的设计不够全面,成为市政给排水体系设计的一个问题,现阶段针对排水体系的运行设计,无法达到雨、污完全分流,因此部分雨水与生活污水共同处理。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雨污的混合排放不能满足城市持续化发展需求,也不能完全适应长久发展的理念,在暴雨天气来临之际,若城市的排水方式依旧是分流形式,会导致生活污水与雨水的排放效率降低,不利于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由此市政给排水制度的全面性建设十分必要,需要引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2雨水排放管道的设计不够科学

雨水排放管道成为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点环节,也是给排水管理基本結构的组成环节,特别是雨季,其具备城市雨水排放的性能,同时其设计的稳定性与规范性会影响到城市雨水的实际排放效果。但是结合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下,大多数地区涉及的雨水排放管道在设计方面缺少科学性,以致于雨水排放的质量不高,导致出现雨水堆积的问题。除此之外,雨水排放管道的设计,若存在径流指数计算方面的误差情况,便会引起雨水管道径流指数小于整体径流指数的情况,这样在雨天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雨水管道网的工作压力,降低排水管的实际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城市交通运营,甚至阻碍城市的发展。

3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策略

3.1人行道规划设计

人行道是城市给排水体系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新型海绵城市的人行道规划布局不仅影响着人们行走的舒适性、便捷性,还与出行安全有着密切关系。传统城市建设中,为保持路面平整、降低建设与养护成本,普遍选择不透水材料。而雨季来临时,人行道不能及时排水,很容易造成路面积水或湿滑,给出行安全带来威胁。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人行道的布局与设计强调透水材料的使用,可解决雨季路面积水对人们出行的影响,完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还可结合城市交通量及人流密集度等,对人行道进行合理规划,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城市温度、湿度调节能力,实现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3.2车行道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车行道设计主要体现在建设材料的选择上,为降低道路大范围硬化的影响,应尽量选择透水性强的材料。含水量是对路基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含水量过高的路基会出现裂缝、断板、沉降等问题,而路基含水量不达标则会出现承载力降低、结构不稳,引发路面病害等问题。城市道路建设中,应选择渗水性较强的沥青材料作路面,中下层则多使用不透水材料,当路面积水渗透到道路中层时被阻挡,积水被横坡导向盲沟,然后流入绿化带、下水道,避免路基因渗水不强而出现不均匀沉降、裂缝等问题。

3.3绿化带规划设计

应在海绵城市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绿化带设计工作,注重绿化带过滤作用的设计。下雨天,路面积水、雨水中的杂质较多,流经给排水管道时,会造成管道堵塞,而清洁度不够的雨水也无法直接使用,因此,当雨水经过绿化带时,应进行过滤,提高雨水的清洁度。可在绿化带中设置渗透管道或在周围铺设草皮、砂石等,发挥过滤作用。设计绿化带应强调雨水收集能力的规划。设计下凹状态的绿化带,与车行道、人行道保持18cm的落差,将路面径流引入导流系统中。设置排水沟,合理分配雨水,提升水资源利用质效。绿化带应设置一定的排水功能,安装溢流系统。雨水由溢流系统到达排水管网中,通过给排水系统的调节流向低水位的储水位置,提升城市整体蓄水能力。

4结束语

要合理安排城市给排水设施,优化城市给排水循环体系,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与污水排放提供可靠的保障。要注重对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科学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可持续建设规划原则,预留弹性空间,使城市能够回收更多的水资源,提升给排水设施的水资源处理与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范艳明.试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商品与质量,2019,(46):118.

[2]戚志敏.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27):243.

[3]吴艳.浅谈市政道路给排水规划及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精品,2019,(09):131.

[4]张洪刚.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2):200-201.

[5]徐二敏.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31):119-120.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7)

猜你喜欢

绿化带人行道市政给排水
最美城市“绿化带”
跟踪导练(一)
种子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风景
打招呼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分析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研究
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