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现象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0-07-07李永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娱乐化德育活动小学德育

李永红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存在着“娱乐化”倾向,尽管德育活动形式较为多样,但却只是表面繁荣,并未实现德育活动的真正教育目的,同时德育活动的过度娱乐化,也致使德育教育的价值缺失。因此,要深入分析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的根源,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来纠正这种不良现象,以引导小学德育教育走上健康道路。

关键词:德育活动;娱乐化;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活动过度“娱乐化”偏离了德育活动的教育本质,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究其原因:在全民娱乐化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再加上其评价机制的不健全,最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因此,学校要正确定位德育活动的教育地位,灵活设置德育课程,同时不断完善德育活动评价机制,以应对当前小学德育活动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一、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活动表面繁荣

部分小学在组织德育活动时非常的盲目,没有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完成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或者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特长生”以提高本学校中考升学率,因此,在各种外因的催动下,多数小学都比较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并且有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但大多数德育教育活动仅仅是表面虚假繁荣,通过对这些德育活動的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发现这些教育活动过度重视形式而忽视对教育内容的甄选,由此导致一些德育活动偏离主题,如社团活动演变成才艺展示活动、主题班会成了文艺汇演等。

在小学传统德育活动中,升旗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该项德育活动应该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完成,但是有的学校却觉得传统的升旗仪式太过“呆板”,进行了形式创新,如在升旗仪式过程中增加文艺表演环节,增加其娱乐效果,却弱化了该项德育活动本该具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这种表面娱乐繁荣的德育活动,偏离了德育主题,改变了其教育性质,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德育活动教育意义缺失

1.德育活动过度娱乐化

就当前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其表现形式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以学生都感兴趣的娱乐形式来开展德育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一种教育创新,但不能仅重视娱乐性而忽视德育活动的教育意义。德育活动要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且这种引导主要是道德层面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小学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只是挂着教育的名号,实质上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正确轨道,更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一旦德育活动的开展背离了其教育性本质,陷入过度娱乐化的媚俗境地,这样的德育活动就不再有任何开展的意义。

2.德育活动的价值未能体现

德育活动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不能盲目地以娱乐化形式替代看似严肃呆板的传统德育形式,否则德育活动的价值就难以体现,德育活动的内容也会脱离正常轨道。娱乐化是具有泛化的、随意的、浅薄的甚至戏谑的价值取向,难以对学生的道德层面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

二、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的原因

(一)受社会全民娱乐思想的影响

学校是一个比较纯净的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与制约,社会将以立体化、全方位的方式对学校产生影响。当前社会处处弥漫着一种娱乐化气息,从新闻媒体、电视节目、书籍报刊、互联网等,到处充斥着各种娱乐信息,娱乐信息弥漫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德育活动的开展追求功利性

小学德育活动的功利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一些学校信奉“德育为教学服务”这一理念,德育与教学是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感觉难以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其实,出色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优秀的德育工作,而优秀的德育活动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德育课程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首先,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德育课程评价往往是以“外在成果”为评价标准,导致德育课程评价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看重在德育活动中学生的外在表现,而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评价;其次,道德发展的维度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在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评价体制中,存在重行为轻情感的现象,导致缺乏对学生整体道德发展状况的有效评价;再次,在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很多学校没有专职德育教师,而是由学科老师兼任,在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只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对教师的评价。这种不健全的德育课程评价机制,必将不利于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

三、解决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的对策

(一)重视德育活动的教育性,灵活设置德育课程;

教育性是德育活动的原则,是德育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本质区别。首先,学校应将德育活动与其他娱乐文艺活动严格区别开来。其次,德育活动要和学科教学区分开来。

(二)准确定位德育活动

要准确定位德育活动,克服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功利性思想,确定德育活动的教育地位。要对德育活动的内涵及外延有正确的理解,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其道德层面的认知能力。对德育活动的这种定位,既符合德育活动的实践性特征、也不违背德育课程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德育课程既要保持形式上的活动性,也要避免多度娱乐化而导致与德育活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三)建立健全小学德育课程评价机制

对德育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外在表现及活动结果,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层面,建立一种过程评价体系。

结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阶段普遍开设德育课程,各种社团活动、仪式等纷繁复杂,但大都只是表面繁荣。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德育活动并未体现出德育教育的价值,因此要深入分析小学德育活动过度娱乐化的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以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李乃涛.论中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的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4(36)

猜你喜欢

娱乐化德育活动小学德育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爱国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