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乡镇初中生心理发展思考

2020-07-07赵瑞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发展网络课堂

赵瑞

摘要:初中学生个人意识正处于独立但不成熟阶段,近五个月的线上学习和与家人的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状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探究这新情况,新的心理变化,对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极为重要。

关键词:乡镇学生;网络课堂;心理发展

突发的新冠疫情之下,学生们“停课不停学”,对于乡镇学生来说,全新的线上教学、家庭的客观事实让他们近半年无论是心态还是成绩都出现了全新的问题。复学后的首次检测成绩普遍不理想。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全面解读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回归课堂以及后期教学提供帮助。

一、疫情下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

1.对待学业心理,两极分化加速

初中生心理的变化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疫情期间网课是帮助学生及时学习知识和巩固已学知识,做到不掉队。但对乡镇初中生来说却有普遍的阻碍。初中生自制力参差不齐,网络无法监督学习效果的情况下,开设网课的居家学习就以学生自制力、家长的配合、硬件学习设备为分界线。

自制力不同,学习成绩分化明显。网络授课教师无法及时掌握所有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学习效果主要通过学生作业反馈。但现下许多搜作业神器,线上打卡作业形式令自制力差的学生轻松通过搜索完成作业,教师却难以了解学生作业的真实水平。这就导致基础知识巩固的学生容易跟上教师网课讲解步伐,知识有欠缺却不主动学习的学生慢慢越来越跟不上,学优生更热爱学习,学困生更容易放弃。

家长配合和网课硬件条件不同,学生学习心态不同。乡镇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无法辅导学生学习。有些乡村家庭没有电脑,学生上课只能通过父母手机视频。上课期间经常被电话打断思路,上课状态不佳。学生拿上手机有时趁父母不注意频繁退出网课,而线上教师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只能课后反馈。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或父母因疫情滞留打工地点无法回家陪伴,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母相伴。以我所在学校一学生为例,该同学在校学习中等偏上,但网课期间从不按时上课。家中只有年奶的奶奶陪伴,学校几次与该同学及家长沟通联系、专门教师对接,但效果均不理想。

这些都使得学生学业两极分化加剧,对应的是对学习和学校的心理态度发生變化,排斥学校,排斥学习,排斥帮助。

2.部分学优生产生心理障碍

应试教育下好成绩就代表着好学校,好出路,乡村优等生更是全家希望。一部分学优生背负学校、家庭、自身等多种压力,给个人心理造成极大负担。疫情之下,与父母家人长期居家,这种矛盾更加凸显。

学生与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在校期间所有学生作息一致,不存在暗自学习情况。但疫情居家期间,学生作息不一致,尤其是乡镇学生家庭大多相识。父母无意识的“别人家孩子”和自身为巩固学习名次的压力,让一些学优生通过增加学习强度的方式提高自己。不仅按时完成自己老师的网课直播和作业,还大量寻找免费网课学习,无缝隙学习。长时间、高注意力地在电脑跟前听课。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意志和身体健康会受到极大挑战。特别是一些只注重数量、不注重方法和系统总结的网课使学生思维混乱,学习成绩没有达到自身要求,反而有所倒退。这种压抑的压力会给学生性格形成上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障碍。

3.青春期反叛意识凸显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长时间居家与家长相处使得学习、生活矛盾放大,甚至乡村家长管不住自己的脾气,动手打孩子情况屡有发生。学生不会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性格也变得暴躁易怒。

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拥有自己的主见,想要安排自己的事情,同时他们的自制力不强,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乡村的家长们不放心孩子自主安排,习惯一手包办,在孩子青春期问题上没有储备相应的心理知识帮助和引导孩子的心理需求。为此,就出现了学生妥协家长,压制自己的状态,或者家长妥孩子,放纵孩子的行为。两种状态,都不能从根本解决学生青春期问题,结果只能暂时性压制矛盾,最终易引起更大矛盾。

二、复课后应对初中生心理策略探讨

1.学校解压式引导

不置可否,学校是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阵地。校园内系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沟通,是有效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乡镇学校普遍配有心理教师,有效利用课间时间和校园文化宣传形式,让学生在校园找到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让他们综合素质得以全方位发展,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开展良性竞争,团队协作式共同成长,度过成才的阵痛阶段。

2.教师倾听式接洽

学生上课期间主要时间都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变被动做学生思想工作为主动合格的倾听者,建立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为此,教师可以放下身份、弯下身体,认真地倾听学生的烦恼、问题,以平等的朋友身份来引导学生理解、领悟问题的实质,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建议。

3.家校结合改变学习氛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主观意识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氛围对初中生课程学习、心理培养都至关重要。而这一环境的培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职责。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是学校与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继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优秀经典和浓郁的氛围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同时,还要与家长建立长期协作的关系,帮助家长将校园文化引入家庭教育。家长要积极配合、紧密联系学校校园文化,并在学校的指引下讲这种传统优秀文化氛围引入家庭教育,让学生在无形的环境下受到启迪和感悟。因为只有学生心理健康,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中,才会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疫情是暂时的,疫情期间凸显的学生心理问题是初中生个人价值观发展道路上的正常反应。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学生为根本,及时、有效地关注和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发展。复课之后不急于抓成绩,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家长、学校、教师联动,让孩子身心都健康的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卢传华.初中心理健康的目标定位及实践[J]健康教育,2013,(2).

[2]王彩霞.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J].甘肃教育,2018,(14).

猜你喜欢

心理发展网络课堂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应用写作能力的路径建构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童话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分析家庭对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的研究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网络课堂学习生生互动模型初探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客体关系视角下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模式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