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唆自杀案件受害者特征分析与预防措施

2020-07-07吕峰王紫烟宋泽辉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7期
关键词:自杀蓝鲸特征

吕峰 王紫烟 宋泽辉

关键词 “蓝鲸”死亡游戏 教唆 自杀 特征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W2019007。

作者简介:吕峰,江苏警官学院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学生;王紫烟,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学生;宋泽辉,江苏警官学院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38

网络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各类风险提供滋生的土壤。网络世界无边界的特点使许多危险行为的传播也变得无边界,在这种互联、匿名的模式下,许多本来在小范围内传播的话题被提起,放大,传播,比如:自杀。随着2018年从俄罗斯传入中国的自杀游戏“蓝鲸”游戏在互联网络上传播,网络教唆自杀行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指责网络另一端游戏管理者冷血无情的同时,我们还替这些受害者感到悲痛。要想减少类似的网络教唆自杀事件的受害者,我们就需要对受害者群体进行特征分析,描绘出他们的群体画像,并对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一、 “蓝鲸”游戏及其特征

“蓝鲸”游戏是一种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网络自杀游戏,它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复杂精巧的心理学原理,和简单易传播的模式,引导青少年一步步走向自杀。这种游戏传播范围广,隐蔽性强。起源于俄罗斯,目前已经传播至中国等数十个国家。游戏要求参与者在控制管理者的指引下完成50项任务,任务按照自杀过程,伤害程度依次增加,其中包括8-25项自我伤害内容、6项如站在屋顶等激发死亡冲动的任务、7-24项精神控制和套取信息的任务,逐渐冲淡玩家的求生本能,通过循序渐进的任务和指令,冷漠而理性地将青少年一步一步推向死亡。并且为了加强对受害者的控制,游戏管理者还会实现收集受害者的个人及家庭信息,达到威胁的目的。“蓝鲸”游戏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唆体系,使这一看似荒诞的游戏能够迅速扩散并屡屡得手夺取鲜活的生命。“蓝鲸”游戏首先以“死亡”“解脱”“亚文化”“非主流”的标签吸引受害者的好奇心,并在受害者群体中制造死亡审美与死亡认同,逐渐消除受害者对死亡的排斥。接着,游戏指挥者以教唆威胁等手段控制受害者,通过设计自残任务使受害者克服死亡恐惧。最后控制者在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扩散,寻找新的潜在教唆对象。[1]与传销不同,传销的控制与目的往往经过掩饰不易使受害者察觉,而“蓝鲸”游戏的网络教唆自杀则毫不掩饰,赤裸裸的告诉受害者其最终的结局就是死亡。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暗含心理陷阱。这就使许多“蓝鲸”游戏的受害者所受精神控制比传销活动的受害者更强,事后干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二、 “蓝鲸”游戏受害者的群体特征与原因

(一)以青少年为主要参与群体

通过分析“蓝鲸”游戏,可以发现受害者与参与者主要是10至17周岁青少年,而中青年群体对以“蓝鲸”游戏为主的网络自杀游戏几乎绝缘。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世界的探索与认识的重要渠道便是互联网,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以及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很强,但却缺少相应的辨识能力,因此极易受网络背后别有用心者蛊惑。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生理和心理尚未发展完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性格叛逆,对新鲜事物与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与模仿欲望和渴望获得其他人的认同感,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吸引。在此时期,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稳定,判断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思想篡改和情绪煽动。“蓝鲸”游戏触及到的死亡领域,并不为主流文化所接纳,但在主流文化的抑制下,反而拥有了一种神秘感。“蓝鲸”游戲的“酷炫”和神秘感,恰好迎合了这一年龄段青少年的好奇心强与喜欢追寻刺激的心理需求,几乎是为青少年定制的网络自杀游戏。

(二)缺乏归属感为受害者群体主要心理特征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五种需求之一是情感和归属需求。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也提出人实施自杀的三个核心要素之一是受挫的归属感,即缺乏归属感。在“蓝鲸”游戏中,上述理论得到有力论证。[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受到“蓝鲸”游戏影响而自杀的受害者中,有的青少年来自离异家庭,有的原生家庭父母感情不合,有的在学校受到同学排挤甚至校园霸凌,有的恋爱受挫……这些经历使受害者对家庭和社会缺乏信任与归属感,导致其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联系,最后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个时候网络教唆的不当引导,便很有可能引发惨剧发生。

(三)自我价值发现与认同感低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提出的人实施自杀的三个核心要素还有一个是“知觉到的累赘感”,即这些选择自杀的人往往比较孤僻,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自身存在社会没有价值,是社会的“累赘”,死比活着更有意义。青少年正处于探索自身价值,急切寻找自身之于社会,世界的意义。一旦这个过程中自身价值与意义没有被发现,将使其受到巨大的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再加上此时自杀游戏的介入不当强化这种低价值认同感,以及社会关心与指导的缺位,就会使这些迷茫的受害者误入自杀解脱自己的观念中。

三、网络教唆犯罪受害者预防措施

(一)家校干预,加强集体教育,克服社会信仰危机

“蓝鲸”游戏受害者大多是10至17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学校也是最容易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干预的主体。家长要增强家庭凝聚力,增强家庭归属感,关心子女成长并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价值,纾解心理矛盾。对于学校应重视集体教育,让青少年通过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获得团队归属感,在满足青少年好奇心、探索欲的同时,对青少年作正向引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另外,对于学校而言,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师对自闭,受挫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心理疏导也十分重要。家校之间要相互沟通,及时分享信息,互相配合在自杀念头还处于萌芽阶段进行遏制。[3]对可能存在的信仰危机与亚文化好奇心的青少年,家长与学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渗透,促进青少年的个人发展。

(二)法律干预,完善社会立法,树立法治保护屏障

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而要高效预防犯罪就需要明确的法律制定在先[4]。对于相关游戏的规制,仅有文化部发布的《关于做好“蓝鲸”游戏预警处置的工作通知》以及各地在此基础上出台的防范通知是远远不够的,还不能完全起到阻断传播,防范教唆现象的效果。“蓝鲸”自杀游戏作为一种侵害公民人身法益与社会公共秩序的现象,迫切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法律与司法解释进行规制,组织类似游戏将受到什么处罚,“蓝鲸”游戏的犯罪性质是什么,组织、参加行为的法律后果等都迫切需要法律法规的解答。完善明确的法律将震慑网络背后的操控者,成为受害者身前最重要的屏障,背后最坚实的依靠。[5]

(三)思想干预,指明游戏危害,做好宣传教育引导

“蓝鲸”自杀游戏脱胎于教唆自杀又与传统的教唆自杀不同,具有更强的精神控制性与决定性,比起受害者被游戏管理者控制后再进行思想干预,事前的预防显得更加重要。有关部门需要对特定青少年群体进行宣传教育,剖析游戏本质,讲明游戏危害,揭示游戏伪装,打消潜在的受害者的好奇心,做到提前预防。许多受害者刚开始只是对这些敏感词汇感到好奇而进入相关社群,通过宣传引导,将这些小众的“亚文化”及本质摆在好奇的人的面前,使人们对此拥有清醒的认识并失去好奇心,“蓝鲸”游戏将失去其对部分受害者的吸引力。此外,与“蓝鲸”游戏宣传的“亚文化”相反的社会主流文化应该得到更大的宣传推广,热爱生命是永不过时的主题,当潜在的受害者拥有对生命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时,“蓝鲸”游戏就失去了它的“猎物”。

(四)技术干预,规范网络使用,重视网络监管建设

作为基于网络进行传播的犯罪,加强技术干预与网络监管对于预防此类犯罪,保护受害者尤为重要。“蓝鲸”游戏一经从俄罗斯传播至中国,立即引起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微博、QQ、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与有关部门配合,迅速作出反应,抵制蓝鲸游戏,封禁相關群聊,进行正向倡导。通过多平台,多部门,多主体联动控制机制,蓝鲸游戏在中国的传播被有效遏制。社交平台要利用技术手段对敏感词句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触网”信息立即预警,对预警社群进行复核监控并报告网监,公安等部门进行查控。这些游戏的隐蔽性很强,为了躲避监管,往往会使用合法词汇作为伪装或者使用暗语进行交流。政府部门与平台在对网络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要经常更新“敏感”词汇库,及时发现伪装与暗语。做到魔高一丈,道就高一尺。另外,在网络实名制下,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提前“净网”,坚决遏制色情、低俗、暴力、恐怖、残酷等有害网络信息传播。此外,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管机制,落实监管任务,明确监管责任,不留监管盲区。

大约有50%的人在实施自杀前一个月内曾有过求助行为[6]。即使是受“蓝鲸”游戏控制的人也会出现迷茫求助的行为,对于这些信号家庭,学校,社会不能视而不见,最终酿成悲剧,再追悔莫及。要做到对症下药,提前预防,及时挽救。自杀往往是一瞬间的事,但促成自杀想法并控制实施需要很久,而消除自杀的想法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杰,刘道会,王伯承.死亡游戏之殇:青少年新型网络自杀行为探究——基于“蓝鲸”事件的考察[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5):87-94.

[2]滕美丽.从“蓝鲸游戏”谈青少年自杀行为的识别、预防与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5):12-14+18.

[3]汪亚芳.青少年生命意义的虚无与重建——透析蓝鲸游戏[J].教育观察,2019,8(30):68-69.

[4][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2-103.

[5]何炬松.网络教唆他人自杀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以“蓝鲸”死亡游戏为例[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19(6):63-69.

[6]陆双鹤,张又文,隋晓爽,钟杰.青少年自杀倾向量表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1):66-73.

猜你喜欢

自杀蓝鲸特征
蓝鲸也要七十二变
扬子石化:呵护好醉美“蓝鲸蓝”
长航“蓝鲸”抵达武汉!援汉医疗队有了“水上之家”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阿根廷检察官“自杀”牵涉四国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