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流域湖北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进展研究

2020-07-07

治淮 2020年6期
关键词:沙河水源地饮用水

(作者单位:武汉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30070 淮河水利委员会 233001 湖北省水利厅 430071)

饮水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确保饮水安全,必须首先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 号)明确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提出到2020 年“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供,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 号)中专门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为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饮水安全和健康生活质量的首要条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要前提。

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 年)的通知》(水资源函〔2016〕383 号),飞沙河水库水源地是淮河流域在湖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通过对该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水源地水质、水量等状况,总结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对策和工作,对确保淮河流域湖北省饮水安全、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水源地概况

飞沙河水库隶属于湖北省花飞灌区灌溉管理处,水库位于湖北省广水市北部蔡河镇,桐柏山南麓淮河流域的浉河上游,坝址在花家湾柏果园冲口,距广水市区约35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镇生活及工业供水,兼有发电、水产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面积45km2,总库容6631 万m3,是一座丘陵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0.4 亿m3,正常蓄水位182.25m,设计洪水位183.87m,校核洪水位185.2m。设计年供水能力4000 万t,供水人口41 万。水源地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淮河流域湖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水功能区划

根据《广水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管理保护办法》,广水市飞沙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范围为:(1)一级保护区:取水口半径300m 范围内的水域,取水口周边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 范围内、不超过山脊线的陆域;(2)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的整个水域;一级保护区外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的区域及入库河流上溯3000m 的汇水区域。《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湖北水功能区划的批复》(鄂政函〔2003〕101号)确定飞沙河水库水源地划分在界河保留区。

三、水源地达标建设现状

1.水量保障

飞沙河水库水源地供水人口41 万人,设计年供水能力4000 万t,2019 年供水量2300 万t,供水保证率为100%。根据年初蓄水情况,结合各用水户上报的年度用水计划,制定了本年度的水库兴利调度计划以及水量分配方案;根据水库每月的库容变化对制定的水量分配方案进行了月度、季度修正。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优先保障生活用水,满足重点工业用水,控制一般工业用水,再顾及农业灌溉用水,限制生态用水”的原则,对水库可供水量进行优化调度。同时,每年上游花山水库还进行联合调度,保证补水3000 万m3,为城镇生活工业用水、灌区农业灌溉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2.水质改善

在飞沙河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立防护网实行全封闭管理。一是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计划,充分利用生物措施净化水质,改善水质质量。大力开展增殖放流,充分发挥了生物的净化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检测数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掌握的爆发规律对蓝绿藻做到科学预测,与花山水库联动调水,确保了及时打捞,最大限度地降低蓝绿藻带来的危害,保证了供水安全。对环库岸边水草、漂浮物等及时进行打捞,防止其腐烂污染水质。二是在库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合理布局农村集约化养殖业发展,加强水库周边饭店清理,切断污染源,减少了入库污染物。三是进一步加快水源地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

近年来,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襄阳分中心每月对水源地水质现场取水样监测一次,监测指标为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17 项指标,水质类别长期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标准,符合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标准,水质安全保障率100%。

3.监测监控

加大水质检测力度。水利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逐月对水库水质进行取样检测,每月不定期对库区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和水面管理进行巡查,密切监控水库水质变化情况。充分发挥飞沙河水库视频监控作用,实现了对水源地全方位监控。加强监控室值班管理,实现了对水源地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确保工程安全和水质安全。加强对水库自动水质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管理,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测,掌控上游来水水质变化情况,掌握水质变化的规律。不定期对库区的农业、林业、水产、畜禽生产活动进行巡查监测,对破坏水质的行为及时通报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在飞沙河水库水源地建设了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对水温、pH 值、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电导率、浊度、氨氮、总磷、总氮等9 项指标进行在线监测,并结合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将数据同步接入湖北省水资源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科学评价飞沙河水库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状况,进而为预警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4.监督管理

实现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一是加强水库沿岸和水面秩序管理。对飞沙河实行常年不间断巡逻检查,在水库大坝管理段安排专人值守同时做好检查记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渔业资源,禁止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种植、垂钓、游泳等一切影响水质安全的行为。在水库进口和主副坝设立警示标语多处,并对在取水口附近的货运码头进行搬迁,有效防止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污染水源。成立了广水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同时联合公安、林业、水产、环保部门,对水源地保护工作进行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和评估分析发现,飞沙河水库水源地达标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库区所在地广水市蔡河镇,涉及两个村庄及耕地、林场,乡镇生活和农业面源对水源地保护还存在一定污染;②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③应急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2.对策建议

(1)从源头上治污减污。制定库区上游及周边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逐步搬迁库区人员。加强上游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推进力度,推广使用生物防病虫害技术和生物化肥使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迁村并点统一规划开展农村改厕、改圈、改厨等工作,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降低面源污染。

(2)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构建长效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保障机制,明确资金投入渠道。由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完全依靠政府投资财政压力大,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制度,逐步形成不同责任主体有不同的资金来源扶持。采用灵活方式进行水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如对污水处理、垃圾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运营市场化、集约化为主,政府适当给与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优势和积极性。

(3)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广大群众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行动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应继续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利于快速推动水源地保护工作。针对普遍存在的影响水源地水质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应鼓励调整流域内传统的农业结构,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率,推广有机农业。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为水源地保护作出贡献的农户适当的经济补偿。

(4)加强部门联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主导,水利、生态环境、住建等各部门之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取得更大的实效。在完善监测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监测机构人才队伍、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等建设,逐步推进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经验及结论

1.主要经验

(1)科学调配,提高供水保障。飞沙河水源地在水量调度和管理方面,根据每年实际的供需状况,科学合理地调度水源,逐步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建立调度运行长效机制,并加大设施维修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备用水源地建设工作,持续保障用水需求。

(2)强化水源地保护与监控能力建设。水利、生态环境两部门逐月对飞沙河水源地进行人工水质监测,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并将数据与水利部门共享。水库周边设有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对水库水源地取水口及城市供水工程设施实现24 小时自动视频监控。水源地周边污染源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界标、警示标示及隔离防护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并实施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逐步改善水源地水质。一级保护区在封闭式管理、水面清漂、禁止钓鱼游泳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治理;二级保护区实施了库区移民、停建有污染的生产项目、清理整顿库区村民养殖、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加强库区巡查等综合治理措施。

(3)依法管理,落实责任,加大执法力度。水库水源地建立了饮用水源地保护规章制度、巡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明确了责任,规定了人们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行为准则,加强水域陆域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工作。水路巡查每周不少于3 次,随时打捞水上的漂浮物,密切关注水库水质有无异常变化;陆路巡查每周不少于2 次,密切关注上游已关闭治理的污染源和非法采砂等,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

2.主要结论

淮河流域湖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重要治水思路。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控制区域取用水总量和实施取水许可审批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用水总量;统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制度措施逐步完善,用水定额管理、节水技术改造等效果明显;水功能区监管日趋规范,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不断加强,全面完成了淮河流域湖北省“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目标■

猜你喜欢

沙河水源地饮用水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白沙河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白沙河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减塑”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