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交障碍分析及社交能力提升对策

2020-07-06刘维妍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同伴教育社交网络

刘维妍

摘要:健康的社交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部分之一。怎样处理好社交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大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同学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社交能力进行研究,分析大学生群体具有的社交障碍及背后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及建议,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社交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能力;缺乏自信;社交网络;同伴教育

1 引言

作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社会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心理学指出,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人们会更多的选择社交来获得更多的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产生。当人们在社交过程中受挫时,孤独感和受挫感会增加,当这个阶段我们的孤独感和受挫感过于强烈,而没有通过社交来获得亲密感,那么我们在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没有完成,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大学生要努力提升社会交往能力,获得亲密感从而健康发展。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同学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社交障碍对大学生社交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社交障碍表现及成因从而给大学生适合的建议,帮助有社交障碍的大学生提高社交能力。同时,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让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能得到重视。

2 大学生社交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过度依赖社交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工具大量出现。网络社交是指网民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以数字化的符号为载体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1]75网络社交相比于传统社交方式的便捷性和开放性等优势,使得网络社交成为新时代的主要交往方式。大学生渴望交友,渴望获得更多社会信息的需求通过网络社交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因此网络社交深受大学生青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2]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社交软件的时间超过三小时。几乎每位大学生每天都会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这些社交网络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新型社交媒体信息更新快,资源丰富,大学生在上课,休息的时间关注这些社交媒体信息的更新,使大学生养成了随时查看社交媒体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占用了大量时间,同时让大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交际等复杂繁琐的事物时产生逃避心理。现在手机上有生活所需的各种应用,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8%的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选择求助于身边的老师,同学。这种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现象,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和人面对面交流。长此以往,大学生不仅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容易发生异变,还会导致大学生与人沟通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减弱,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2.2缺乏自我认知,缺乏自信

自信其实是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确评价和认知。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健全人格理论认为自信是人格健全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激发人的潜力和取得成就等方面有很大影响。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有30-40%比例的人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状况,甚至一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

如果一個人缺乏对自己的自信,那么他和别人交往时就会感到恐惧甚至逃避,不能敞开胸怀真诚交往。在可以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完成不了,压抑内在能力的发挥。缺乏自信的同学一定程度上也缺乏一定的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完成工作,而在社会交往中,自信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关键,若没有自信,在社交过程中,我们就会处在非常被动的状态。

3 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影响因素

3.1社会因素

新型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网络社交已成为现代的主要交流方式。网络社交工具的内容丰富,信息动态更新快,交流方式开放多元等特点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追捧。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主流方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没有任何歧视,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利益的争夺,人们之间可以相互得到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挫败感。然而使网络社交代替现实社交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们沉迷于网络社交太久,脱离现实世界,就会失去和他人,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久而久之会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自信,不愿和他人主动交往,甚至拒绝社会化。

社会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价值观的转变,会直接影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价值取向。如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利益最大化,效率优先,功利化社交”等价值观,导致现在的人们耐心下降,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去做对自己无用的事情,使得社会交往越来越功利和没有耐心,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交观念和与他人竞争,合作的能力。

3.2学校因素

在我国,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事实上升学考试,专业技能培养才是重点。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在学习应试上,而没有更多的意愿去与人交往,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在课堂教育上,多的是与升学考试,专业知识有关的东西,和应试无关的社会性课题很少有机会可以进入课堂教育,即使大学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多是理论知识学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家庭因素

有社交障碍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的同学。因为农村大学生家庭条件大部分都比较艰苦,地区教育资源缺乏,在与别人交往中容易产生比不上别人的想法,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上家庭赋予的压力,导致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社交方面的障碍。

大部分家庭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心理教育,缺乏与人交往方面的教育,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交关系。孩子进入大学后时,没有了亲情的陪伴,一个人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另外家长与人交往时的行为表现,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相处方式不恰当,也会对孩子与人交往时的行为表现产生不好的影响。

3.4个人因素

个性是影响大学生是否能够成功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人们喜欢和具有良好品质的人交往,许多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障碍是由于其不好的品质,如:自私,不尊重别人,贪婪,虚伪,没有责任感等。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也不能很好地进行社交。因为内向的人一般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善于主动去交往。

大学里人才济济,有各种各样的特长的人,有的大学生却没有任何特长,从而产生自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人很漂亮,有的人很平凡,由于这些差异,使得有些大学生产生羞怯,自卑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去交往就产生了不安的感觉,从而使自己在交往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4 大学生社交能力提升方法

4.1 多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交观念的引导

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社交的管理和监督,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不健康的内容加以遏制,鼓励积极向上的信息传播,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社交环境。对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应用从设置用户权限等方法来限制使用,从而保护大学生的网络社交。

从学校层面来说,创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开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合理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的校園生活充实起来。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对网络社交的正确观念,通过讲座,思政教育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认识相关的网络社交行为,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合理使用社交网络,避免在社交网络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要多加关注,要和孩子多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避免让孩子产生过多的孤独感,从而防止他们过度沉迷社交网络。

4.2自我社交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4.2.1加强自我认知和个性教育,加强自信

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的性格并非是因为遗传而来的,而是通过社会互动逐步形成的社会产物。在日常社交活动中,我们会通过观察体会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评价,从而建立起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对自我认知不足的人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和看法所左右,以至于失去自己的主见,盲目跟随大众。我们通过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对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知。

优势视角的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对任务的介入,利用自己的专业敏锐度,去寻找案主本身或者是其周边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帮助案主完成既定的目标,达到对自我的预期,使他们勇敢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态,而在不能改变时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继续生活下去,抗拒社会主流话语的控制。从优势视角出发,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能力能够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优势视角更多的看重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他们所拥有的可以应对困难的内在力量和能力,而不是看重人们在应对困难时的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被遗忘了,这些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往往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社交中更加得心应手,对于提高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认清自己特有的优势和能力后,对以后可以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有很大帮助。

通过“镜中自我理论”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改变以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从而增加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的信心,并结合优势视角理论,让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4.2.2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交往能力

大学生要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一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群体活动,扩大自己的交友面;二是好好学习,多读书,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就会言之有物,更有自信;三是要积极大胆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特别是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四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外貌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大学生过度的孤独感,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4.3实行同伴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同龄人互相理解,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困惑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同学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同龄的人倾诉,是人们遇到问题时常用的解决办法,不仅能得到体谅还能得到客观的建议。大学生经常会有社交方面的困惑与害怕自己处理不好人际交往关系的焦虑,而大学生又羞于跟身边的老师,朋友启齿,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抒发自己的困惑和情绪,而长期依赖网络社交会导致在现实生活中沟通能力下降,加深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的不自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和组织,有困惑的同学在有同样困惑的同学面前不会感到不好意思,同学们有共同语言,进而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对对方的遭遇可以充分理解,对有相同遭遇的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鼓励,也能对自己的问题产生思考和接受。在大家彼此的分享交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在这种同伴关系下开展分享活动的教育形式,大学生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教育效果更好。

5 总结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社会交往能力高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适应新的环境,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目前部分大学生常常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同学矛盾,社会交往能力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等,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观念需要引导,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培养而获得提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而对于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了更高要求。基于这一环境,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与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息息相关。高校、社会与家庭都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社交能力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洪波,胡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8].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7/202004/t20200427_70973.htm.pdf.

基金项目:

本文属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社交障碍分析及社交能力提升对策》(编号:20191037827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同伴教育社交网络
论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学中的价值
同伴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影响
国外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的进展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试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校园心理剧在高中异性交往教育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