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涯规划视野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

2020-07-06向杨肖文杰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主体性大学生

向杨 肖文杰

摘要: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以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基础,从大学生职涯规划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以“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教育;自我教育;职涯规划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主体性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马克思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作为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实际是为了阐明人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在不断思考生命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摆脱动物本能,继而进入真正的人的世界之中。在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开来的过程中呈现的人的本质内涵即人的主体性。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从这个“根本”出发,马克思提出了人类解放的旨趣即“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4],马克思终其一生从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的“类特性”出发探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人类解放的历史路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学说的最高价值理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亦即充分实现、发挥和展现人的主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首先体现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以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为主观性手段,并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以及贯穿于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等环节中,它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主体性体现了人本质力量,而“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主体性应该是教育的起点——它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体现人的本质,同时它也是教育的归宿——它是人的本质复归的体现,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的功能要从工具性向主体性转变,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归宿。

(二)自我教育和教育的辩证统一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在教育过程中是受动的,但是不能忘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具有一致性,当人通过自身的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人接受教育,也反作用于教育,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作用于教育并改变教育时,同时也就改变了自身和实现了自我教育,而且改变了的教育会带来新的人的改变。人在教育实践中不仅是受动的,而且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充分展现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为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为性的充分展现,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三)主体性是自我教育的本质内涵

主体性理论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有诸多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论述,比如“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等。主体性理论在自我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体现为受教育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主体我与客体我直接同一。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当人的意识中产生了“应有”和“现有”的概念后,为解决不完美的“现有”和理想中的“应有”之间的矛盾,个体通过自己思考分析和内心体验,自主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不断得克服“现有”和“应有”之间的矛盾而获得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相关性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从“现有”到“应有”

人的主体性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主体性是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尚处于发展和提高过程中的不成熟和不完全状态。大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的觉醒期,“现有”和“应有”的概念在他们意识逐渐形成,但他们尚缺乏克服“现有”和“应有”之间矛盾的主体能力,而解决矛盾的方法、结果又将会影响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针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围绕“构建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和“塑造主体人格”实施自我教育可谓恰逢其时。

(二)大学生职涯规划——从“立志”到“成才”

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空前的压力,各高校直面挑战并初步形成了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极为关键,在职涯规划的视野中,大学教育有两个重要的任务:立志和成才,“立志”即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成才”即根据理想和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学习生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立志”视为大学生职涯规划的起点,将“成才”视为大学生职涯规划的归宿。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职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

(1)主体性统一

“职涯”是指职业和生涯,重点在生涯。西方学生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引领我们透过生活或职业的行为、感受,看到自己内心的渴望,并以此为动力去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实践、自我监控和自我实现等环节,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与大学生自我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相一致。

(2)实践性统一

前文指出,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现的是大学生克服“现有”和“应有”之间矛盾的过程,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则反映的是大学生从“立志”走向“成才”的过程。要克服“现有”和“应有”之间的矛盾,如果仅停留在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现实所作的批判上,只会使人陷入更深的精神危机,而必须诉诸实践,在实践中破旧立新。同样,要实现从“立志”走向“成才”,如果没有规划,则无法把远大志向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而最后沦为常立志的无志之人。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的关键在规划,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性相统一。

三、大学生职涯规划视野下大学生自我教育实施路径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大学生自我教育不是纯理论问题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理念如何深入人心,并转换成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则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实践问题。在阐明了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职涯规划教育之间的相关性后,本文将从大学生职涯规划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能亲身体验、亲身参与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工作格局。

在钟谷兰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一书中,将引导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的分为七个步骤:“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再评估/成长。”[6]大学生自我教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完善自我意识——实现自我管理——推动自我发展”,而这三个阶段均可以在职涯规划教育中找到对应步骤。

首先,职涯规划中前三个步骤(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与自我教育的第一环节(完善自我意识)相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自我意识无非是人们对周围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映和意识”,“完善自我意识”无非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认知世界。其次,职涯规划中中间两个步骤(决策和行动)与自我教育的第二环节(实现自我管理)相统一。不论是“决策和行动”还是“自我管理”,其核心在均在于“实践”,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思维统一于存在的途径,“实现自我管理”就是通过大学生自己规划、探索和实践将“自我意识”对象化。最后,职涯规划最后一个步骤(再评估/成长)与自我教育的第三个环节(塑造主体人格)相统一,“塑造主体人格”就是实现自我成长,完成了从“立志”向“成才”的转变,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实现、发挥和展现。

(一)立志——完善自我意识

在“立志”前,职涯规划教育要做好“觉知与承诺”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形成“生涯”的概念,“生涯”将伴随我们一生,而只有当你真正去寻求它的时候,“生涯”才会有意义。同样,在自我教育中也需要激发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将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对象,“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立志”即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不是凭空从头脑中产生,更不是悬浮在空中的虚幻之物,而是建立在“认识自己”和“认识工作世界”的基础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引导大学生自我认知,引导大学生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进行探索,兴趣是影响人们未来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适合就能成就独特的自我,技能的不同组合可以人变得与众不同,而价值观则是指引人一生行动最深层次的动机。“知彼”——引导大学生对认识外部环境认知,大学生需要了解未来可供他们选择的“种种生活方向”,因为“一个人除非对他选择的种种生活方向有所了解,否则,他不可能理智地委身于一种生活方式”。[7]大學生迷茫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有哪些选择,反而是因为选择太多,他们不清楚每一种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认识外部世界正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的表现。在自我意识中建立起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必然会出现“现有”与“应有”对立的矛盾,主体性意识会催生克服这个矛盾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并不具有实际的力量,需将其转化为主体能力,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规划——实现自我管理

人的志向、理想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结底只是头脑中的思想观念,但“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要证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8],大学生职涯规划的起点“立志”,而关键在“规划”。

“规划”是在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和学生工作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兴趣、塑造性格和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在自我意识中产生的“现有”和“应有”对立的矛盾,在职涯规划的视野中无非是对“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的思考,通过“规划”找准“我想”和“我能”之间的差距,并将这种差距分解为不同的小目标并划分到大学各个阶段分步完成,在不断决策、行动、监控和反馈的过程中逐个实现小的目标,弥合“我想”和“我能”之间的差距。除了针对个体兴趣、性格和能力方面的规划,在职涯规划教育中还要强调价值观的校准,即引导大学生主动把“我想干什么”融入到中“需要我干什么”。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最终实现以“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完满状态。“我想”与“我能”、“我想”与“需要我”同一的过程正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表现。

(三)成才——推动自我发展阶段

在职涯规划中,我们将“成才”理解为长成自己的样子,其呈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特性,即不断发展着和成熟中的人的主体性。

大学生职涯规划教育直接目标是实现大学生与职业的匹配,这不是生涯的完结,大学生将在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重新认识自我和认识工作,投入到新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不断实现“成才”的目标,长成自己的样子。回到大学生自我教育,随着自我意识的完善和自我管理的达成,大学生所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都将体现为“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进入自我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推动大学生自我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主体性得到发展和趋于成熟的大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去改造世界,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改造自我,追求以“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完满状态,最终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

四、结语

大学生成才究竟决定于什么?有学者指出: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如果狭隘地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我们有理由质疑教育的意义何在。马克思主义德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只是更加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教育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律,“自学成才”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3][4][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6]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出版社,2016:10.

[7]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主体性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