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及其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2020-07-06慈继豪周探伟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校园贷风险防范

慈继豪 周探伟

摘要:不良校园贷是网络借贷这一形式的“畸形发展”,其对大学生的人生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也增大了学生家庭的负担,严重冲击着高校学生成长的健康环境。高校要通过思想引导、排查整合、应急处置、学生资助方面的系统优化,做好针对于不良“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

1 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危害

1.1 对大学生的人生安全造成威胁

网络借贷源于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的新环境,该种借贷形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该种形式的发现,“校园贷”这种畸形的借贷产品也对大学生的人生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2016年以来,因无法偿还贷款、在压力下被迫轻生的真实案例数次登上微博等热门平台,“裸贷”“套路贷”等已经严重使得很多受此影响的大学生承受了极大的身心压力,使得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遭到了较大破坏。

1.2 增大家庭经济负担

校园贷发展之初,就只面向就读于大专院校且年龄满18岁的大学生, 从这一角度来看,其产品对象拥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需要为自己的借贷行为负责。但是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就在于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负担能力。多数校园贷平台考虑到这一情况,为了保证贷款能够追回,通常在学生申请贷款之初就需要填写监护人的相关信息,这也使得以父母为代表的的监护人成为了校园贷负担的实际承担人。部分选择校园贷的学生家庭情况较为普通,往往是因虚荣心理选择了超前消费,这也使得其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需要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在实践中也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担心被父母责骂,在起初完成一笔贷款之后因为无力偿还,会选择其他平台再次贷出款项,短暂地缓解自身的“经济危机”,相应地,其家庭需要承担的贷款本息总额数量也持续增加。

2 “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机制引导的途径

2.1 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是由于其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入社会,因此其社会阅历仍然较为薄弱,加之其追求新潮、时尚的基本倾向,使得其很容易被一些消极观念加以左右,很多学生选择不良校园贷也正是因为观念的失当。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持续做好思想引导工作。首先,要将消费观作为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内容,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观念,避免消费主义、虚荣等消极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其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用“接地气”的语言做好消费、金融普及工作,如组织经管学院的专家学者开展金融讲堂,邀请银行工作人员解说不良校园贷的危害等。最后,要利用高校的宣传资源优势,基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宣传模式,以微信公众号推送、易班教学、报纸宣传、校园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消费态度。

2.2 建立排查整合机制

2016年,不良校园贷滋生的嚴重社会后果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出于维护高校这一净土、保障广大学生根本利益的需要,我国教育部与银监会通过《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必须建立起校园贷排查整合机制,将不良校园贷最大程度排除在高校环境之外。为了落实这一要求,高校首先要构建严格的校园管理程序,严厉打击在高校进行校园贷业务拓展的行为,一旦发现有以广告、赞助等形式进行业务渗透的情况,要及时予以清除,并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追责。同时,要鼓励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到举报不良校园贷的工作中来,并配套对应的激励手段;最后,要发挥好高校辅导员的思政职能,及时掌握每一位大学生的生活情况,特别是要关注部分家庭平贫困、或是消费异常的学生,排查其是否有接触校园贷的行为,尽可能将不良校园贷带来的危害扼杀在源头。

2.3 强化应急处置手段

不良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的理想效果,是从源头上规避校园贷危害情况的出现,但是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化、复杂性特点决定了高校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为了最大程度约束其可能对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危害,高校要强化应急处置手段,使得事件出现后能第一时间加以干预,避免事态恶化。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家校双方的互动机制,在观察到学生存在校园贷行为后,要第一时间告知其家长知悉,由家校双方共同参与教育引导。其次,高校要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与社会优势,自有法学院或法律系的高效应当建立专门性的不良校园贷法律帮助中心,在学生陷入“利滚利”“套路贷”等情况时为其提供扎实的法律援助。最后,高校也应当利用好自身的思政优势,组织思政教师、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善后”辅导,使得其在事件解决后能尽快地恢复日常的学习生活,不让一次错误成为人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2.4 继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

新世纪以来,高校的扩招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国家也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起了大专院校学生资助体系,如生源地贷款、贫困学生补助等,使得存在实际困难的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辍学。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变化,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将更多要素作为学生资助体系的参考内容。特别是要建立起困难学生动态追踪机制,及时掌握其经济情况,对于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扶,使得其无需通过校园贷等社会渠道就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同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对于资助体系理解不够深入,高校也应当继续强化学生资助工作宣传力度,对各类帮扶政策进行解读,使得学生在面临实际的经济困难时,能自觉地在第一时间想到请求学校帮组,避免其陷入因贫困选择贷款、不良贷款又加重经济负担的陷阱。

3 结束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象牙塔”,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成才的基础,不良校园贷的涌现及发展,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也引起了国家与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高校要准确把握不良“校园贷”的发展特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引导手段,力求实现“防患于未然”,排除一切可能威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因子。

参考文献:

[1]齐艳萍,李艳文,鲍艳茹. 高校大学生“校园贷”消费行为调查及教育引导机制探究[J]. 社科纵横,2019,34(01):127-130.

[2]朱春梅. 大学生校园贷款的现状分析与防范策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1):79-80.

[3]唐梦娇. “校园贷”视角下对当代大学生消费幸福观的思考[J]. 文化学刊,2020(04):134-136.

作者简介:

慈继豪(1985.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威海,最高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周探伟(1986.0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陕西吴堡,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校园贷风险防范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
抓住教育契机 守望成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