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2020-07-06刘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7期
关键词:优化语文教学融合

刘军

【摘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现代化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师恰当地把握小学生特别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利用信息技术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来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融合;优化

當前,我国正处于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现代化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信息技术能把图、声、文、色融为一体,画面生动、形象、直观,操作灵活,可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拓展学生的智能视野,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我们根据小学生特别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利用信息技术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积极情绪。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具体、直观、快乐的的动态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上《鸟的天堂》引入新课时,笔者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显示“鸟的天堂”整体图:在蔚蓝色的水面上,蓝天白云下,一棵大蘑菇状的大榕树绿得又浓又润,榕树上方群鸟此起彼落,并配上悦耳的鸟叫声。接着,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你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和巴金爷爷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好吗?”这别出心裁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那优美的画面伴着那巧夺天工的鸟鸣,拨动着学生情感的心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学生脑海里浮现出美丽神奇的鸟的天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再现情境,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从具体形象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会变得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进而顺利地得到解决和突破。如,在教学《长征》这首诗时,学生质疑:“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电脑课件再现“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这两个战斗场面,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暖”字写出了红军不费一兵一卒,智斗敌人,巧渡金沙江的愉快心情;而“寒”字充分表现出夺取泸定桥之战的惊险。学生也在具体形象的战斗情境中深切地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巧妙设置情境,让学生大脑产生积极、兴奋的情绪,同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中释疑解难,这样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拓展情境,引导思考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引导学生想象要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拨动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能达到的。

例如,在讲授《坐井观天》一课时,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我们可以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青蛙跳出井外,站在井沿上,东张西望,嘴里不停地呱呱叫。这时,教师再作引导: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嘴里不停地说话,它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哇!天真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又有的说:“啊!天真大,原来真是我错了。小鸟,对不起!”

教师凭借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巧妙引导,充分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创造的激情,既丰富补充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四、创设情境,动情悟理

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惟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全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呢?我们可以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课,在让学生理解“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长,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句话时,笔者通过课件展示大量大自然遭受人类破坏的图片给大家看:有一排排被人们乱砍滥伐后剩下的树桩,有被工厂排放的黑烟遮蔽的天空,还有“小鸟流泪了”“动物无家可归”“黄河水泛滥成灾”……学生从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中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以及这种破坏带来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后果,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的迫切感。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得适时、适度,学生在这样的熏陶感染中悟出文中蕴含的思想意义,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符合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又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好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8.

猜你喜欢

优化语文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融椅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