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07-06林伟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7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林伟娜

【摘要】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内容,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阅读教学要作出具体的变革,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之处,更是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引领下,深入研究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充分发挥语文阅读的功能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落实核心素养前提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首先是要调动学生关于阅读动力的问题,培养阅读兴趣,我们应从这几个内容着手:

第一,推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例如,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就必须选择浅近且通俗易懂童话、寓言、故事以及朗朗上口的诗歌等作为该年段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以富有情趣的场景、容易被想象和理解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关注,愿意去阅读,愿意就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别人交流,从中体会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和进步,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学习统编教科书的指定篇目外,还可以通过数字阅读的手段、各类阅读APP开展适龄阅读材料推荐,多种方式培养阅读兴趣。

第二,阅读教学要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导向。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始终以兴趣引领学生读书,运用创设阅读情景的方法,设计有趣的问题激发阅读興趣。在讲解课文中,注意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读书形式多样化,借助插图,结合学生个人习得生活常识,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的质量。

第三,校内外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小学阶段的课内阅读远远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每个阶段应达到的阅读量,因此,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促使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转向课外,增加阅读数量和质量。校内可以开展的活动有很多,包括好书推荐活动、“采蜜本”交流分享会、书签制作比赛、课外手抄报展示等等,课后可以通过推广亲子阅读,和家人分享阅读感受,进而增强表达的欲望和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校园,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总而言之,在学生阅读的开始之初,教师首先要意识到阅读兴趣对学生实现终身阅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持久的终身阅读提供动力源泉。

二、落实核心素养关键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的有效推进有赖于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重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上,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没有阅读方法的支持,阅读很难成为学生一种独立自主学习的行为。关于教师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第一,教师要认真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在小学每个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落实相应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课程标准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些方法在小学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小学每一个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统一的要求,把“默读”作为一、二年级的要求,三、四年级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要求,到五、六年级,则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这些方法和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在每个阶段彻底落实,指导学生在课内阅读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

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就阅读体验进行分享交流。而阅读中“对话”与“交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进行阅读的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细读文本,品读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融入到阅读活动中,并生成自己的阅读体会,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并希望能够和他人作进一步的交流分享。这时候,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敢于表达个人感受,敢于积极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学生在交流阅读感受过程中,自然发现自身想法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相互参考和借鉴,继而修正原有的不足。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以致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和方法,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例如,在教学课文词句时,除了让学生通过字典、词典和其他阅读方法理解词句意思外,还要创设练习情景,学会造句写话等基本能力。又如,在阅读积累的词句、写作方法等内容要融合到学生平常的写作中,学以致用,把外在的资源内化为个人的基本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功能意义所在,更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之处。

三、落实核心素养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的必然要求,而这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是教育学生爱书、护书。书籍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当学生走进阅读的殿堂之时,教师首要任务就要告诉孩子要养成爱书、护书的好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尤其在学生开始接触阅读,要反复强调,长期坚持,久而久之习惯便成自然。

其次是注重阅读常规养成。学生阅读中一些细小的常规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养成,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如阅读教学中凡有默读要求时,规定学生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勤查工具书和坐姿正确等,课后进行强化训练,并和家长积极沟通,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养成这种习惯,通过持续有效地家校合作,学生自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勤做读书笔记。阅读是一种积累性的习得行为,要把这种阅读效果最大化,需要读者做一个细心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除了积累文本中的优美词句,还要感悟文本渗透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的好处,教会学生运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利用课外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分析人物形象等等。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成为学生阅读习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多种途径汲取阅读营养,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体系,要求阅读教学活动要将核心素养贯穿其中,在阅读教学发挥其本身育人功能的同时,为学生的持久阅读提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也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始终贯彻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认真细致领会学生核心素养的要义,并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多途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阅读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