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起点背景下以儿歌促进拼音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7-06沈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零起点拼音教学儿歌

沈魏

摘 要:汉语拼音是学生们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前提,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冗长而又枯燥的拼音教学很容易让他们觉得无趣,使他们上课心不在焉,甚至产生倦意,严重地影响学习效果。由于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尝试将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零起点 儿歌 拼音教学 策略

一、拼音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对学生拼音学习能力普遍高估

教师对学生拼读能力高估,在教授拼音是不会具体讲解如何拼读音节,而是在前面做一下示范,告诉学生个别拼音是如何发音的,然后就让学生一起读,不会告诉学生是由那几个音节组成的。正是如此,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2.有的教师过于注重灌输拼音知识。

汉语拼音的教学,肯定会涉及一些拼音知识,如两拼和三拼规则、标调知识、去点规则,等等。有的老师教学生认读拼音时,不是先示范,再让学生练习,中间适时渗透一点拼音知识,而是一上来就教学生拼音知识,甚至要求学生按照所教的拼音知识认读拼音。

3.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趣味性不够。[1]

当然,孩子普遍对学习拼音没有兴趣,除了拼音本身的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就是因为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当。一节课下来总是重复同一个游戏,或者每次都以固定模式的故事情景导入等。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厌烦的心理。[2]

二、零起点背景下儿歌促进拼音教学的策略

1.读儿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第一课教学汉语拼音“a,o,e",画面描绘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练唱“āáǎà”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的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怎样把学生引入情境呢?教学时,我先投影出画面,请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然后巧编儿歌来配合字母的教学:

草儿绿,水儿清,

乡村早晨空气好。

公鸡打鸣OOO,

妞妞练唱ααα水中白鹅真美丽,

带着孩子做游戏。

学生诵读儿歌,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情不自禁地做起动作来。看到学生如此快乐,作为教者的我又何尝不快乐呢?

2.诵儿歌,让拼音牢记于心

(1)利用儿歌,记住字音

刚接触字母时,有些字母,学生虽然会读,但发音不到位,为了让学生领悟它们的发音要领,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字、哪些事物跟这些字母有联系。如在教学拼音“zh ch sh r”时,我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一个故事:

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间?(引导观察太阳)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伺机出示卡片r),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伺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吃小猴

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伺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上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沒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师:对,这就是树枝的zh,(伺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zh、ch、sh、r,教师板书课题。

然后将故事编成儿歌,进而借助儿歌,让孩子学好拼音。

就这样,在儿歌的引领下,学生不光注意到了口型,字母的读音也能牢记在心。

(2)利用儿歌,记住字形

汉语拼音的字母可谓形态各异,学生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为了让学生能牢牢记住字母的写法,我从字母的形入手,编形象生动的儿歌记住字母的形,这样学生记得快,也记得牢。如:“两扇小门mmm,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iii,一根拐杖fff,伞柄朝下ttt,像个2字zzz,像个半圆ccc,半个8字sss”。

(3)利用儿歌,记住拼读规则

单个字母的学习,对孩子来说难度不大。然而,对于需要拼读的音节,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将拼读规则编成儿歌,学生不仅能很快读出三拼音节,也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使孩子更乐于学。

3.唱儿歌,让难点迎刃而解

学生刚刚接触单韵母时,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字母的读音、写法以外,还要教给学生“四声”的读法。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这样的名称太过抽象,不方便学生记忆。

低年级学生喜欢形象记忆,于是我和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四声”想象成字母头上戴的一顶帽子。根据“四声”的形状,我们给“四声”分别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平平帽、翘翘帽、拐弯帽、下降帽。这样的叫法既形象又有趣,学生乐于接受。有的学生容易搞错声调和读音,我除了多给学生范读以外,还运用形象生动的儿歌来帮助他们领会:“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同时,我又请音乐老师给这首儿歌编上调,让孩子在上课时通过唱这首儿歌的方式,牢记四声的读法。在无形中,将这个难点化解。

4.画儿歌,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儿歌一般都是念出来的,因为它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在课堂中,我将拼音学习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美术结合,让这些言语之外的故事,如同生活本身一样亲切可感。让孩子在一幅幅画中去学拼音,将拼音牢记。如我在教学“ang eng in gong”时,最后为了让孩子巩固所学,引入“星期天,天气晴,小朋友们放风筝,有蜜蜂,有长龙,还有一只大老鹰。”这首儿歌,让孩子根据儿歌内容作画。

这种把儿歌转换成图画的学习总结方法,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加深了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三、本次实践后的反思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好汉语拼音至关重要。如果把中文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拼音就像这棵大树的树根,树根扎得越深,大树才有可能长得越高,枝叶才会更茂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语拼音就好像是铸造美好人生的奠基石。可以说,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儿歌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了拼音教学的课堂效率,学生学得扎实,学得快乐,真是快快乐乐说儿歌,轻轻松松学拼音。儿歌带学生找到了学习拼音的快乐,在学生的童年记忆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张君.发掘汉字中的幼儿德育资源之我见[J].甘肃教育,2009,(12).

[2]吴应辉,杨吉春.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4).

猜你喜欢

零起点拼音教学儿歌
山东、福建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
睡觉儿歌
零起点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交际性研究
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技巧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儿歌绝唱
“非零起点”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深化创新——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大学俄语阅读零起点学生与非零起点学生同步教学初探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