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技术及质量控制

2020-07-06应丹林

广东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装配式基坑节点

应丹林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某市的棚户区改造区,东侧为公路,交通便捷,西侧为住宅区。工程建筑总面积为12.435m2,分为7.326m2地上建筑工程以及5.109m2地下建筑工程,建筑性质为住宅用,建筑内容为住宅楼与附属建筑物6栋,人防建筑面积为3827.94m2。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以及框架结构,其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技术。图1 为本工程拟建场地鸟瞰图。

图1 拟建场地鸟瞰图

2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技术施工难点

2.1 基坑施工监测难点

在进行施工中,基坑开挖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基坑监测主要受其控制。因此,必须保证基坑支护的足够安全性,利用基坑监测技术在检测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可及时观察到位移以及变形的情况。根据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可看出,施工安全主要受基坑的水平位移与地面沉降监测的影响[1-2],因此本工程的难点之一在于基坑施工监测。

2.2 连接节点设计难点

装配式结构性能的优劣主要由连接节点的设计决定,在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中也是设计的难点之一[3]。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最普遍的环节就是连接节点的设计,并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节点过程中,应对使用性能以及施工的便捷性进行全面考量。由于在节点设计过程中无法对其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检测,因此会出现构件拼接与设计效果不符的情况,最终出现返工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施工资金投入,而且延误了工期。

2.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控制难点

由于工程施工涉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求必须连续供应混凝土,同时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标准,防止因外界环境变化对混凝土产生影响而出现施工裂缝的情况。因此,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原料配比、施工以及养护工作。

3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重点技术

3.1 冠梁及支护桩水平位移监测

位移监测点的设置方法:在工程支护结构上将凸球面的钢制测钉进行布设,用全站仪实时监测各点数据,并根据变形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变形进行校正,确保质量安全。监测的方法有基准线法与坐标法两种。

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垂直方向位移的方法:使用测斜仪以从下到上的顺序对预埋于墙内测斜管变形的情况进行测量,进而获得基坑开挖中基坑支护结构在不同深度水平位移的数据,将支护桩变形的情况进行推算。

监测临近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的方法:使用高程监测技术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程度进行监测,主要是为了观察沉降的情况是否正常。

布设基准点方法:检测沉冠梁与支护桩水平位移的情况,通过全站仪定期测量支护桩上的观测点数据,对每个坐标对应的变化进行计算,以计算出支护结构以及地基稳定性结果。在定点位置用膨胀螺丝钉入支护桩及冠梁顶,为防止在监测中破坏监测点,应准确做好标记,最后有效连接相应的监测点与基准点。当在一个站点与其他监测点不可同时监测,更换监测站点,但前提应确保监测基准点与各个观测点通视。

3.2 基于BIM 的管线综合技术

在日益完善的BIM 技术下,由于软件数据转换的便捷性以及模型信息库的日益完善,应用软件的可视化效果更直观,提升了管线的综合应用技术。BIM 的模拟施工技术,将简化施工流程。通过直观的4D 效果,生动直观地模拟施工过程,并强调重点施工阶段的相关技术,还可有效对比不同施工技术的效果与可行性,帮助施工单位选择适合施工的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追踪,并采用实时预警的方式将材料与设备进行反馈,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科学分析施工计划与方法,通过检查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技术,进而有效管理施工进程。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本工程具有大面积的底板,基础施工过程采用地泵输送混凝土,施工中采用流水分区原则,进行施工中可有效防止两个分区基础底板浇筑同步进行。浇筑混凝土前应确保模板与钢筋的清洁度,输送混凝土至施工场地后,在进行材料的摊铺、振捣以及抹平工作中,应确保在最快时间内完成,然后尽快进行覆盖。

4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装配式施工控制措施

在进行运输以及吊装工作中,预制装配式建筑转角板常出现折断的现象,使用转角板“L 型”吊具承担转角板所承受的拉力,能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平板“护角”的选择方面,最好参照构件尺寸的薄厚规格,所制作的护角材质为塑料或橡胶材质,出厂使用的护角不可在后期重复利用,以确保构建的完好性[4]。运输平板过程中合理增加间距,防止平板之间因碰撞而出现破损。此外,还要注意运输道路尽量为平坦路段,进一步防止平板出现折断的情况。为避免出现漏浆的情况,在墙体设企口宽10cm、深0.5cm,在叠合板留设企口宽5cm、深0.5cm,支设铝模工作中设防漏条。

4.2 节点连接施工的质量控制

进行钢筋套筒以及浆锚搭接接头灌浆施工作业中,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可保证连接的质量,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培训以及职业资格,施工负责人员在进行灌浆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到实时监督,确保灌浆质量合格。对于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后浇混凝土节点作业的质量控制,要求工程负责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规范,使用钢筋对节点位置进行连接并做锚固处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必要的检查。

4.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为防止出现混凝土冷缝的情况,必须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参考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运输时间与距离进行科学管控,就近设置混凝土搅拌站,确保混凝土输送以及入模的及时准确,并对输送混凝土车辆进行科学调度,全面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另外,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控制,对选用混凝土的供应单位的资质与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入场原料必须配有检验合格报告等相关有效证明,并对入场混凝土原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

5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成本的投入,减少因施工质量不合格而产生的返工现象,缩短施工时间,节省施工单位的成本,降低资源浪费率,同时,有效降低材料、水、电资源的用量,减轻噪声污染,是一项节能环保、切实可行的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予以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装配式基坑节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