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

2020-07-05廖丹

法制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内容摘要】新时代下,我国资助政策不断完善,随着立德树人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和理念有了新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也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新挑战。文章首先分析现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继而指出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三个方面的困境,针对问题提出了从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资助的精准度、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拓展多样化资助方式、加强教育引导,提升育人成效等方面增强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思考。

【关 键 词】新时代;资助育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11-0239-02

作 者 简 介:廖丹(1990-),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自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总目标后,国家出台了系列资助政策,保障目标任务的实现。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相关资助制度不断完善,资助人群从学前教育覆盖到研究生阶段,形成了以“奖、助、贷、补、减、偿”为主要形式的资助体系。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年共资助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75.69万人次,资助金额高达1050亿元,同比增长约10%。[1]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显示国家对资助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和理念有了新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党和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新时代党中央对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在新的要求下,高校要在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在育人上下功夫,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挑战

继2018年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对高校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比任何一个群体都大。他们对网络依赖性强,擅长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不喜欢传统的说教方式。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价值观多元化,刚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多半为18-23岁的青年,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诱惑。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要在传统的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填补传统短板,创新载体,借助网络平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育人工作。

二、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资助过程中的公正性有待加强

为保障资助工作的全面落实,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资助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象认定工作存在难度。由于不同省市和地方的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在贫困认定时都用统一的做法显然不科学。二是部分民政部门在学生的贫困材料认定一栏,在没有核实家庭经济真实情况下随意出具贫困证明,给认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三是部分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性难以考证。在评定过程中,还存在“基层评议小组”不负责、同学私下拉票、贫困学生由于自卑不愿申请贫困认定等问题存在。

(二)资助形式单一,忽略系统的发展性资助

在资助形式上,部分高校建立了发展性资助体系,但执行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资助形式单一,基本以经济帮扶为主,但忽略发展性资助。由于经济原因带来的压力,使得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上、思想上、学业上和就业上的问题凸显。在对贫困生进行保障性资助的同时,高校还要更多的思考如何给予发展性资助,提升这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邦族他们摆脱经济压力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困境和短板,丰富资助形式和手段,完善发展性资助长效机制。

(三)育人力度不够

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不够是目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显著问题。第一,在贫困认定前,部分学生为了获取资助,提供虚假材料,夸大困难程度,私下拉票,缺乏诚信。第二,少数学生有攀比心理,把申请到的助学金用做他用,如请客吃饭,旅游,购买化妆品,这严重违背了资助育人的价值初衷。第三,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自己家庭贫困,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

三、关于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思考

(一)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资助精准度

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即精准扶贫,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是增强资助育人成效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资助的公平公正性,让家庭困难学生都享受资助,杜绝假贫困生,关键在于对资助对象身份的准确科学的识别。学校在进行贫困认定工作时,不能仅仅只凭一纸证明,更多的是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提前采集大数据进行分析,把经过分析的数据和同寝室同班同学的评价、实地走访考察的结果等信息科学集合起来,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专项数据库,排除部分假贫困生。其次,要建立学校审核、学院认定和年级民主评议的三方联动评审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再次,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困难家庭定期家访,送去慰问的同时,全面掌握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更新和完善家庭困难学生数据库。资助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工作,科学的评估机制,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反馈机制是保障资助工作成效的关键。

(二)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拓展多样化资助方式

教育扶贫的内容还应包括思想扶贫、能力扶贫、素质扶贫、机会扶贫等高校资助政策,应深入挖掘教育扶贫的育人内涵,通过扶智立德逐步解决造成学生贫困的认知和思想根源。[3]一方面,要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高校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来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受挫能力,激发不卑不亢的精神,减少这一群体由于经济压力带来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帮扶。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学业上普遍存在困难,高校要组建专门的学业帮扶小组,如指派专业课老师一对多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提升学业,指导他们一进入大学就做好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扎实学好专业课,增强竞争力。再者,要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帮扶,扶贫必先扶志。要在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上下功夫,提升他们自立自强、自我奋斗改变命运的精神。

(三)加强教育引导,提升育人成效

在新的资助理念和目标下,资助工作是否卓有成效,不仅仅只是衡量通过经济资助帮助多少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要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资助过程中,不仅仅是保障性资助,更要在工作中坚持“资助育人”的理念,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联合发力,提升资助育人成效,使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循环局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利用伴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个新群体的大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握资助契机,结合资助工作的要义,抓住重要节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其次,诚信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实现常态化,确保具有实质性意义,开会走形式或简单地印发宣传资料,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行为,难以使诚信理念渗入申请助贷学生的思想,不易使他们树立失信可耻、守信光荣的观念。多途径资助只是手段,其最终目标在于“立德树人”。[4]再次,在认定工作结束后,要利用助学金发放的契机,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他们饮水思源,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用行动回馈社会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学生资助十年砥砺奋进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学生资助十年发展报告(2007-2016年)》要点[J].教育财会研究,2017(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曲绍卫,汪英晖.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问题及精准资助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7(7):91.

[4]毛圣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实审视与创新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6(9):67-69.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