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公务员担当能力研究

2020-07-04郑晓莹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公务员

郑晓莹

摘 要: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公务员担当能力的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务员担当能力中,为民服务是根本,敢于担当是关键,胜任力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同时也存在责任心不强,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善,等担当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要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须提升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以提升公务员的担当能力。

关键词: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务员;担当能力

一、引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担当,已成为党的政治话语中的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担当是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官德素质,是激发斗志、凝聚人心,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

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呼唤公务员担当能力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必须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引领新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切实提升自我担当能力,努力践行无愧于使命、无愧于时代的责任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公务员担当能力界定

能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的能力强调的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Martin Lodge和Kai Wegrich将能力视为组织内部的素质和技能,认为能力是行政机关被期待拥有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一系列技能和素质。能力包括结构上的和程序上的条件,从而使政府机关能够完成具体职责,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有能力面对上级领导和公众的期待。 因此,笔者认为,能力是行为主体在既定环境下为了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运用已有的资源、知识和技能等所具备的潜在技能和素质与实际呈现的有效程度的统一。

“担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朱子语类》:“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以及《辞海》释义就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担当作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延伸,适用于任何部门和单位组织对于合格、优秀、行为主体的界定和教化。徐珂,徐桂士认为担当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 即强调处于工作岗位上所应具备的主观动机和精神品质。苏加毅从素质角度提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担当是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官德素质,是激发斗志、凝聚人心,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 即强调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条件。综上来看,担当强调行为主体内在精神品质与外在能力表现的匹配统一,两者缺一不可。而公务员作为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其担当能力应主要体现为依法履职过程中内在为民服务意识与外在胜任岗位工作能力条件两方面,良好的公务服务动机意愿与潜在的岗位素质和技能是衡量公务员担当能力的关键维度。

三、担当的内核

1、为民服务是根本

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就指出:“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們时代的劲草、真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落到实处。担当是为人民而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讲担当就是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2、敢于担当是关键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就是负起责,担当就是坚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对敢于担当精神的内涵作了“五个敢于”的高度提炼和深刻阐释,“五个敢于”是新时代党呼唤、人民期待的敢于担当型干部特质的具体表现和要求。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迫切需要一大批敢于担当型干部,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3、胜任力是基础

胜任力即资质、才干、素质等,McClelland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人所具有的对工作绩效有显著贡献的一系列特质”。 公务员的胜任力也就是公务员是否拥有能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从“能够担当”的层面来说,干部是否“能够担当”取决于其能力素质,即处理复杂问题、化解复杂矛盾等应对急难险重情景的能力要求。 联合国人类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决定各国发展的因素是国民素质,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公务员的素质和胜任能力尤其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胜任力在担当能力中尤其重要,只有具备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才能够去进行有效担当,并更好的实现担当。

4、制度是保障

公务员担当能力的完善与提升不光靠自身的素质能力,还要靠制度来支撑,制度建设是保障。建构一套能够有效培育和维护广大干部担当意识、意愿与能力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培育和维护干部担当精神,让干部敢于担当,敢于承担一定的担当风险而无后顾之忧,并同时激励广大干部想担当、敢担当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担当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1、责任心不强,担当意识淡薄

责任心不强体现在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愿承担责任,甚至将责任抛之脑后。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非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和其他错误思想造成的权责错位。“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遇到矛盾绕着走、碰见困难躲着行”等都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工作中出现错误,遇到挫折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要有勇于改正错误的意识和担当。

2、能力不足,不能胜任担当

若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却不具备能够担当的能力,往往难以胜任工作。由于能力不足,对有关业务政策掌握不透,对有关情况不熟悉。自己拿不准政策,不熟悉情况,总是担心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害怕出丑、丢人,导致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畏缩不前,不敢担当,究其原因还是能力不足的表现。

3、制度不完善,害怕担当

由于法治化尚在建设中,相关制度和法治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为干部主客观责任担当精神赖以实现所必需的、提供保障的制度体系依然存在不健全、不协调、不匹配的困境。干部考核评估和选拔晋升制度尚不够健全尤其是科学有效的容错纠错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等,敢于担当的干部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时,往往还会面临着各种牵制和阻力。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后盾,为公务员免除后顾之忧,为公务员的选拔晋升提供保障,造成公務员害怕犯错,害怕担当。

五、公务员担当能力提升路径

1、提升担当意识和责任感

敢于担当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推不闪、不敷衍塞责,敢于负责、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作敢为。 ,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刻树立责任意识,学会承担责任,才能勇于面对挑战,敢闯敢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担当意识。党员干部要常怀爱民之心,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肩负起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2、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而制度不好也可能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还会走向反面。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明确要求,这对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工作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第一、完善容错机制

改革过程中可能会犯更多的错,可能会有更多的失误,也可能会走更多的弯路。那么,容错机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也就更加突出。要明确容错纠错责任主体,规范容错纠错的处理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从严规范容错处理程序。 让那些真正敢干事、想干事的干部不会由于担心受到单位以及群众的误解而在工作中缩手缩脚、不敢担当,对敢于担当型干部的公平对待,保护他们敢于担当的积极性。

第二、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物质激励首先要有以工作绩效为依据的奖金、工资以及福利激励等物质激励。 通过公平公正的奖惩,让担当的领导干部有所收获,激发担当的动力。要将敢于担当型干部安排在关键岗位,让他们有职有权、有为有位,在选任干部时,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不惟资历学历,不搞“圈子”、关系,公平公正地选用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任人唯贤,鼓励改革、宽容失败,使勇担当、敢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六、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

1、提高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史国史,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此外还要要经历实践的历练,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只有经受大风大浪考验和锻炼,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反复磨练,才能不断丰富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智慧,增强工作能力。

2、激发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思想僵化、固守陈规的干部难以实现有效担当。因此,要重视培养公务员的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打破原有思维方式,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寻找发展新的突破点。还要善于创新方法,例如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锤炼良好的个性品质。此外,还要形成持续有效的创新能力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要成为提升公务员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以激发公务员创新动机,开发公务员的创新潜力,提升公务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梅金.才能评鉴法【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Lodge M., Wegrich K., The Problem-solving Capacity of the Modern State: Governance Challenges and Administrative Capac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13-21.

[3]徐珂.徐桂士.敢于担当不等于“拍胸脯蛮干”.[J].人民论坛,2018(08):15.

[4]苏加毅.领导干部必须心中有责敢于担当.[J].人民论坛,2016(S2):54-5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_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zgrdw/npc/lfzt/rlyw/2018-10/19/content_2062828.htm

[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David C.MeClelland.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28).pp.1-14

[8]萧鸣政.用哪些指标来评价敢于担当型干部[J].人民论坛,2018(08):32-34.

[9]秦学伟.年轻干部应扣好担当这颗扣子[J].领导科学,2015(15):39.

[10]陈世香.为干部担当构建良好制度环境[J].人民论坛,2019(09):30-31.

[11]刘旭涛.《美国公务员绩效激励机制之经验借鉴》,行政与法,2018.

[12]万庄.关于完善干部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的几点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8(10):86-89.

[13]孙建梅.基层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结构与测量[J].领导科学,2016(26):28-30.

[14]梁丽芝,郑凤娇.创新型国家构建中的公务员创新能力提升探讨[J].理论月刊,2007(04):158-160.

猜你喜欢

公务员
“三个经济”的陕港交集点何在?——我省青年公务员赴港“求解”
篮球公务员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就业歧视的十年观察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适得其反
公务员聘任制亟需配套“组合拳”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