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城市突周记

2020-07-04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3期
关键词:潼南内江遂宁

在成渝地区的发展历程中,只有重庆、成都两座核心城市的崛起显然是不够的,解决“中部塌陷”问题,是唱好成渝发展“双城记”中不可或缺的一出大戏。怎样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经济圈内中部地区,以及小城镇协同发展?在做大做强重庆、成都两个“极核城市”的同时,如何让更多的中部城市参加进来,成为经济圈的支撑点?这是建设双城经济圈的一大关键。

重庆

永川:产城景融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

2019年4月9日,永川区出台《深入推动成渝城市群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6项任务: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协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协作共兴、推动市场有机融合、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协作。

在新的定位下,位于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永川,依托交通优势、产业优势、职教优势进行“产城景"融合,发挥承东接西重要功能,促进产业、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实现双赢效应。

永川区委书记滕宏伟表示,永川将依托成渝高铁,向西串联四川沿线市县、至东连接重庆主城;依托渝昆高铁,向南可沟通四川泸州、宜宾等地;依托朱沱港直接融入长江经济带。

2019年,永川一口气签下长城汽车、东鹏陶瓷、晨阳水漆、雅迪电动车4个百亿级项目,逐渐形成“一城六园”产业格局。

永川有重庆市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现有职业院校16所、常年在校学生14万人,其中90%为区外、45%来自贵州、四川等地。永川拥有各类片区机构63个、科研机构和技术中心24个。

下一步,永川将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交通、产业、功能的提升加速吸引生产要素及人口,加快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城区人0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既向重庆主城加快融入,承担好主城功能疏解,又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发挥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永川还将在“景”上下功夫,加快每500米一个市民公园、每1000米一个休闲广场、每2000米一处湖泊景观建设,把城区建成景区的客厅、让景区成为城市的花园。

荣昌:“三区一城”打开重庆西大门

荣昌是重庆的“西大门”,位于成渝两地的“黄金结合点”位置。正因如此,荣昌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格外关注,对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也更为敏感。

“荣昌是国家第一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正在推进国家畜牧科学城建设。”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借助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荣昌将大力推进成渝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国家畜牧科学城等“三区一城”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担负责任、作出贡献。

曹清尧表示,荣昌要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变成成渝两地融合发展前沿地,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点。

2019年7月9日至10日,重庆党政代表团赴四川省考察学习期间,双方召开了川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座谈会,签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等"2+16"协议,掀开了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在签署的16个专项合作协议中,荣昌区参与签署了3个协议,是参与川渝合作项目最多的区县之一。

荣昌参与签署的3个协议中,由荣昌提出并牵头形成的《深化川渝合作推动内泸荣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积极探索创新园区合作模式,推动泸州国家高新区、内江国家高新区、荣昌国家高新区、永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载体平台,在机制、产业、人才、科技、物流各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地域产业品牌。

潼南:产业布局不仅“卖菜”还“卖高科技”

潼南处于重庆、成都1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区位优势突出。“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根本还是产业发展。”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潼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蔬菜、柠檬、油菜、花椒、小龙虾这五大农产业被誉为潼南农业的“五朵金花”

作为成渝地区的菜篮子,潼南是成都和重庆蔬菜保供基地,鲜菜销售占重庆市场的30%~40%,占成都市场的15%~20%。同时,潼南的蔬菜还出0到韩国、8本等国家,被誉为“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目前,潼南的柠檬种植规模达到32万亩,其中有5万亩是标准化种植,从种植到深加工,潼南正在加速建设国家实验室,集中全国研究柠檬生产和加工的专家做好柠檬的发展,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潼南种植油菜规模高达30万亩,产量全市第一。作为全国第三大小龙虾养殖基地,潼南每天向重庆主城区供应小龙虾达10吨~15吨。还形成了8.6万亩的花椒种植规模,预计会在今年突破10万亩。

曾菁华说,潼南在不断发展与探索中,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五朵金花”无论是品牌、品质还是品种,都在成渝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突出优势。

今年重庆市政府报告提出,要把潼南、铜梁、涪陵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潼南升级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通过了审核和验收,正在审批的过程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确定以后,潼南在招商引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更具优势、更有机会。

曾菁华表示,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也将在潼南实现生产制造。

过去潼南只"卖菜”,今后的潼南还将向大家卖“高科技"产品。

四川:

遂宁:立体交通让“节点”变“支点”

凌晨1点,当整座城市入眠时,遂宁顺意通物流公司的工人们却在忙前忙后,"2018年以来,由于成遂协同加快发展,运往成都的‘遂宁造产品明显增多,当年下半年起,公司仅物流单项收入每月就增加了10万余元。”说起工作业态的改变,顺意通物流公司董事长罗余锦一语道破了关键所在。过去,公司往返成遂的物流車常常是上午10点空车出发,下午5点或6点满载而归。在搭,上协同发展“顺丰车”的同时,遂宁立体交通建设释放出的红利,也让和顺意通一样的公司尝到了甜头。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处于成渝发展主轴。从地图上看,遂宁与成都、重庆成等距分布,处于成渝经济发展的节点。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遂宁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遂宁坚定把联动成渝、融入成渝城市群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举,不断提升战略举措,推进区域合作。

在此次成渝经济发展的升级战中,遂宁也嗅到了从“节点”变“支点"的机遇,从交通入手,是遂宁谋求转变落下的第一枚棋子。

三星电站项目办公室因为遂宁市交通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的到来比往常热闹,工作人员正在比选研究涪江复航工程三星船闸补建工程方案。涪江复航工程是由遂宁和重庆潼南区共同合作的重点项目,目的是要打通从遂宁市城区至重庆合川的涪江航段。

项目涉及7级电航工程,2处位于遂宁境内,5处位于重庆境内。要实现涪江复航,就要逐一打通涪江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航运卡点。遂宁港下游的首道门槛三星船闸补建工程和重庆双江航电枢纽工程至关重要。

这只是遂宁融入成渝经济圈,打造陆海空网络交通的一个缩影。

据悉,遂宁已建成四川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拥铁路"3向7线”243公里、高速公路“1环8射”359公里,实现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高速连接,构建了至成渝及周边城市90分钟交通圈,奠定了成渝交通枢纽优势地位;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衔接,“4环4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从在建项目和预计开工项目来看,遂宁正加快推进成(遂)达万高铁、绵遂内城际铁路、渝遂城际铁路和遂宁动车运用所建设,到2022年初步建成“6向15线"铁路网络;加快推进遂德高速、南遂潼高速、盐遂乐高速、成南高速扩容、遂渝高速扩容建设;同步建设遂宁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涪江V级航道复航工程,牵手长江经济带;加快遂宁安居机场建设,配套服务成渝,开通遂宁至国内重要城市的空中航线。

在交通的带动下,遂宁绿色食品、新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迅速崛起,正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现代产业高地,为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安:产业打底抢占发展先机

1月148,川渝合作高滩经开区产城融合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这意味着高滩园区从广安和重庆合作的平台,正式升级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合作的基地和工业平台。

在1月3日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后的第三天,广安立即召开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抢抓利好机遇,在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吸引更多优势资源汇聚广安。”

地理上左右逢源的广安早已将产业发展作为联动成渝的结合点,在高滩园区,每天收看重庆新闻联播、读《重庆日报》,是园区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日常,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了解重庆政策信息,寻找政策、项目落地高滩的“契合点”。

2019年,高滩园区固定电话还启用了重庆区号023,在四川省率先实现了一地双号,助推园区企业进一步深度融入重庆,联动发展。自2019年9月开工建设的前锋区智能家居产业园,在短短5个月里,已引进天宇方木业、豪迈家居等家居项目53个,有30余个来自重庆,4个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省委有部署、区位有优势、合作有基础、平台已搭建、凝聚了共识是广安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的优势和基础。”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坚定表示。

据广安市经济合作局局长李婧介绍,广安50%的工业项目为重庆配套,每年75%的农产品销往重庆,每年60%的游客来自重庆,2019年签约引进来自重庆的项目205个。而成渝经济圈将为广安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但在此前,广安还需要在多方面夯实产业基础。

为此,广安提出将坚定围绕"341”现代工业产业招商,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强化“以商招商”,打好领导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借力招商等系列“组合拳”,分季开展招商引资突击攻坚行动,锁定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瞄准"3类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开展突击攻坚,力争引进落地一批重大工业项目。

加快推动邻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武胜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等川渝合作共建园区提档升级,推动高滩经开区孵化中心、西部硅谷等项目加快建设,督促重庆丰恒中滩园区方便火锅、休闲食品等竣工;广安市商务局还将坚持背靠成都抓机遇,面向重庆抓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促进广蓉、广渝经贸交流和产业合作……

广安与成都、重庆的合作,已走在了全省前列,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谋划了先手之棋。

内江:文化为媒打造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

如同成渝地区其他的市区一样,在成渝经济圈划定后,内江也在第一时间思考着如何利用这次机遇,全面提升内江发展。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在3月底赴重庆大足区学习考察时指出,当前,内江加快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四区块”,实施“五项重大行动计划”,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江愿意同大足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以共建合作试验区为抓手,促进两地更深层次全面对接、更高水平联动发展,携手谱写深化川渝合作发展新篇章。

近日,内江与万达集团签约,联手打造以“夜经济”为特色的文旅小镇,这样的大动作背后,正是内江挖掘自身优势,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的一次实践。

除了交通、产业等领域的同步融入外,内江还将眼光聚焦在了“文化+旅游"上。

早在2018年,内江便吹响了建设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的集结号,大力推进的“三五八”方案,聚焦成渝“周末经济”,做精、做优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美之旅、乡村之旅、体育之旅等特色品牌,日渐成熟的“一日游”“二8游”精品线路,吸引成渝地区游客纷至沓来。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认为,即将开工的“内江万达文化旅游小镇”是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宣誓”,可能会重新改写内江产业结构,重塑成渝地区经济版图。

新经济、新消费需要载体,2025年,小镇开门迎客后,将有效把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16座大中型城市的巨大旅游市场潜力转化为市场资源优势。

“项目可能会重新定义内江作为傳统配套城市的新站位。”汤继强对内江未来充满信心,“有这么一个杠杆项目,就能聚集人气、财气、高新技术等更多要素资源,撬动内江城市发展。

责编:向雯

猜你喜欢

潼南内江遂宁
潼南:城乡融合花绽放 高质量发展路通畅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矮晚柚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似风吹旧了小巷
一次诗歌的旅行(组诗)
人才的“新家”
The Ine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Minority Groups and Majority Group in China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共同推动内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