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2020-07-04邓龙波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课改

邓龙波

【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课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目的也有了根本的改变,基于此,必须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做出优化和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促进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目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并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提升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观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项培养学生道德观的重要课程,通过良好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问题,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初中生而言的重要价值,因为其不是考试的主要科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难免表现出不在意,课程教学基本上是流于形式,道德与法治课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新课改推行以来,教育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学科,在教学中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结合新课改要求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新课改对教育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推行以来,我国教育的开展目的以及要求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教学要求上,更加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结合现代先进的技术以及用发展的眼光来重新设置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发展升级,强调思想与精神层次的渗透教育。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成长和生活感受加以關注,并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教学以及生活中重视对学生情感的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而言之,新课改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依靠现代化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来实现,把思想道德培养落到实处,而不是对理论的口头教育。只有贴合生活设计,才能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的效果提升。

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忽视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良久,但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更加重视对文化类学科的教学,对于考试范围之外的学科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种落后理念作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就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形式化和流程化。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中开小差、做其他的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道德与法治课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花费应有的时间来学习这个课程。对于初中生这个思想观念正处于发展和成型阶段的群体而言,在正确道德与法治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方面的忽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而言,这样的教学理念既是对新课改重视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的忽视,也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价值的忽视。

(二)实际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中也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利用,因材施教的根本就在于此。新课改后的教学,也必须要做到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并结合学生的个体性特征来开展教学,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然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是全部采用大众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作用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是一种忽视,两极分化的教学效果就此得以凸显,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提升,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课改对教育的要求

新课改提出以后,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其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来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最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正确观念培养效果的提升。虽然新课改推行已久,但是依然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沿用传统的单一、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这种落后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师无法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和观念能够全面充分地进入并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被动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抵触等负面情绪,大大降低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教育效果。这样既浪费了教学时间,也无法实现对初中生正确思想与法治观念的培养。

三、新课改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调整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在新课改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做到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端正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不利于课程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对教学理念做出调整,要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等内容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此外,教师还要改变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以此来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的时候,教师可

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自己的集体生活,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良好的教学方式在提升教学效果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在良好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改善课程氛围;其次,要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小组探究等多种学生主体性强的教学活动;最后,还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上开展情境模拟等灵活性高、体验度强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法律在身边”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播放,再通过自主探究等探究方式来搜集生活中的法律故事,最后再选择一个小的法律故事来进行情境演练,以此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实践也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它的教学和应用都需要直接体现于实际生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把实际生活代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改善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更容易完成对道德法治观念的内化,从根本上完成对初中生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的渗透。例如在教学“社会责任”等内容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列举生活中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案例,以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在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得到了更高的重视,提升其教学效果是新时期教育的重点。要实现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的,并结合其要求和目的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在各种创新和优化行为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以此为前提来开展教学,是确保一系列创新和优化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周琼.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数码设计(下),2019(3):282.

[2]黎志武.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魅力中国,2018(42):98.

[3]刘磊.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51):123.

[4]刘东德.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9(27):66.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创设“研学案”导学情境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