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课程游戏化中的微课程探究

2020-07-04张义平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微课程幼儿

张义平

【摘 要】幼儿课程游戏化是遵循幼儿教育大纲的重要举措,它使幼儿课程更加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相符,所以在幼儿课程游戏化开发中,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借助微课程等新兴的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开发。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为例,以开发游戏化、生活化的幼儿课程为目的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幼儿;课程游戏化;微课程

实施游戏化、生活化的幼儿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幼儿课程游戏化中加强微课程的开发,需要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相符,紧密结合幼儿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课程的开发水平,最终促进幼儿教学成效的提升。《铺路》是大班幼儿的主要课程之一,为强化幼儿的参与度,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需要切实开发游戏化的微课程,发挥微课程在教学内容中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的作用,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最终促进《铺路》课程得到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实施。

一、微课程开发中始终秉承生本原则

在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中,为切实强化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始终秉承生本原则,引导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自由地学习和创造。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彰显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的生本性,需要在开发中切实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中始终要注重游戏精神的把握,尽可能地给幼儿更加充足的空间,从而达到幼儿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效果。课程游戏化的核心就要注重游戏精神的渗透,着力实现自主、自由、愉悦和创造。这就需要在游戏精神把握中尽可能地给幼儿足够的表现空间、表达空间、交往空间、创造空间。通过《铺路》微课程的应用,让幼儿积极投入游戏课程之中,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快乐地享受和学习。因此,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幼儿想法,当决定铺路之后,就需要引导幼儿自主绘制小路的设计图,引导幼儿在铺路游戏活动中大胆设计,从而得到多条形状不同的小路:有的幼兒画的是波浪形的,有的幼儿绘制的是折线形的,有的幼儿绘制的是弧形的……在此基础上,可要求每个小组的幼儿推选几张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图,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设计意图说出来,最后采取投票的方式确定最佳的铺路施工图。这样,在游戏化课程开发中,幼儿得到了选择权,而教师主要是做好对其的引导,有助于轻松而又快乐活动氛围的营造,促进生本理念的彰显。

二是紧密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引导幼儿亲身参与到铺路活动之中。在《铺路》微课程开发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获取亲身体验的机会,并给他们提供更多动手和动脑的条件与机会。让幼儿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就能在游戏化课程中实现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在正式开始铺路活动之后,每一步的操作都是让幼儿亲自完成。比如矮树丛的搬移、铺路材料的搬运、路面的铺设等环节,均由幼儿亲自完成。在整个环节中,教师还需引导幼儿感受植物根部的力量,从而让他们养成在劳动过程中采取戴手套保护小手的习惯,并科学地选择工具,正确地使用工具,从而在铺路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还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得到的每一种感受与经验均是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取,所以也是对生本理念的有效彰显。因此在微课程开发中需要切实注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所设计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游戏化和人性化特点[1]。

二、微课程开发中注重应用生活元素

幼儿课程不仅要游戏化,而且还要做到生活化,充分借助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事物与环境。因此,在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中,需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应用,在课程内容选择时应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相符,敏锐地观察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点所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抓住时机,并切实强化生活元素的渗透。因为幼儿每天生活中往往隐含了大量的教育契机,需要基于现实生活的视角来发展和寻找存在的教育价值,有时候往往一件很小的生活事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实施大班铺路系列活动时,需要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当完成晨间锻炼之后,需要组织幼儿到操场中开展操节活动,但是在操场附近由于经常有绿植,所以往往需要从绿植的两边绕行,此时就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来减少绕行,从而开展铺路的微课程,引导幼儿发挥生活经验和借助前期积累的铺路经验进行实践,从而促进铺路微课程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回忆和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小障碍,我们在处理这些小障碍时采取了哪些方式方法,然后提示他们这些方式方法的实施实际也是一种铺路的过程。比如在拼积木游戏时,有时候很多积木游戏做起来较为复杂,那么就需要看图纸说明来完成,而这个过程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将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看成是一种铺路的过程,从而引导幼儿意识到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微课程开发中注重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驱动幼儿迎难而上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幼儿兴趣与需求的关注,才能更好地把握幼儿课程的核心价值,所以在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中,要切实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引导幼儿结合活动内容的实际来解决和探讨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之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比如在铺路实践过程中,有的幼儿发现自己所设计方案的实时性较难,而有的则较为容易,此时就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别人的容易而自己的却很难呢。当幼儿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来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参与到铺设小路的行列之中。最后,再对每个小组铺设的小路进行投票选取最美小路、最弯小路等等,并做好对幼儿的激励,有助于幼儿成就感的激发。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找准了幼儿的需求点,结合幼儿的需求来提问,能很好地将幼儿的兴趣激发出来,能有效地提升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效果[2]。

四、微课程开发中注重家园互动效果

为促进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的成效,促进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教师需要切实加强与幼儿家长的互动。在开展铺路活动之前,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说明活动的背景和预设的想法,并且加强与家长对活动实施情况的分析,这样就能邀请家长参与到其中,也可以让幼儿与父母一起来选择铺路材料。家长的参与,有助于幼儿对铺路材料的选择,从而促进课程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幼儿想法的了解,通过家园互动,确保游戏化课程得到顺利高效的实施。此外,有时候还可以请家长直接参与到活动之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增强亲子互动效果,使得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更具有生活化和亲和力。

五、微课程开发中注重培养问题意识

由于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所以在大班幼儿《铺路》微课程开发中,需要意识到课程在实施中势必会遇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在课程开展中着力做好问题的解决。在课程游戏化活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对幼儿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乐于动手,还要加强对课程进程的关注,加强对幼儿的跟踪和支持,以持续寻求新的问题和幼儿新的兴趣点所在,这样幼儿在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就能培养问题意识。比如幼儿在铺路活动中,遇到一些搬不动的矮树丛,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工具来替代徒手;当遇到所选路径有坑洼时,可以提醒他们采取铺草皮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就能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常识的认识,并安全地使用工具来促进问题的处理。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发微课程中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相应的情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程的不断进行中去发现新的活动、解决新的问题[3]。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课程游戏化中的微课程在整个幼儿课程游戏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微课程的开发,并在微课程开发中始终坚持生本原则,以幼儿为导向,切实注重幼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强化幼儿对问题的认知,从而促进课程游戏化的顺序实施,让幼儿快乐地游戏、学习、生活,茁壮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润冰.幼儿园微课程中材料开发方案及对策研究[C].荆楚学术,2020:91.

[2]许佳.追随幼儿,铸造健康教育堡垒——幼儿园“班本微课程”的儿童化建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108.

[3]杨双双.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幼儿活动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254.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微课程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