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建设有利于班级管理的优质小组

2020-07-04易会荣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易会荣

【摘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组是班级的基层管理组织,在班级基础管理组织的构成、作用发挥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高效、优质小组,如何在小组内形成管理机制,如何让普通的小组合作向学习共同体转变,从而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关键词】小组合作  班级管理  小组责任分工  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94-02

自为之,不若与人为之;与少为之,不若与众为之,此不易之理也。

——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

小组是班级的基层管理组织,但是我们常见的小组,仅仅是老师收作业、发通知、检查学习情况时的一个基本单位,其管理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实际上,构建出高质、优秀的小组不仅能让小组内部产生内在的凝聚力,开展小组之间的各种竞争等活动,也能推动班级蓬勃发展。下面具体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小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有效的班级管理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以及更佳的学习效果,让班级事务能够井然有序、运作顺畅,让班级成员互动良好、感悟融洽,也能使学生学习到自治、自律,表现出恰当的行为,使班级能提供完整、全面的课程。[1]但我们往往发现,单线的,一对一的教育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仅靠教师一人去改变学生力量不足够,而让同伴影响同伴,利用这种力量往往能使工作事半功倍,而最好的手段就是小组内的合作。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发挥以下作用:

1.提高班级凝聚力。因为小组有了共同的目标和频繁的交流,会互相团结,学生更有集体荣誉感。

2.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小组合作给了小组中的同学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学生做事积极、主动、有效率,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增强。

3.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锻炼与人沟通交往能力,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巧妙组建优质小组

小组是班级的重要部分,一个小的集体的构成也有讲究。组建优质小组,我们一般会坚持以下做法:

1.遵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及性格互补、学科互补、成绩互补等原则自行编排,把性格不同的学生编排在一起,让他们从性格上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有利于自身個性的完善和发展。

2.教师提出分组规则,学生自行组合。比如小组男女比例不能完全失衡;人才比例要均衡,即不能让学习、特长等各方面的人才都集中在同一个小组。学生根据这些要求自由组合成小组,然后在小组内自由选择座位。这样组内每个成员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3.组长与组员双向聘任制。教育并非单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学生间的相互认同、争论、妥协,反省和同化对于孩子来说教育作用甚大。鉴于上,我认为有一定小组管理经验的班级可采用双向聘任制的方法。组长在班级内挑选自己心仪的信任的组员,同时组员也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的小组。用这种方法,尊重组长选择的权利,有利于组长开展工作,组员也会有“危机感”,担心因为自己不好的表现没有组长聘任。但同时,组员也有挑选组长的权利,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对组长的行为进行了监督和约束。

三、建立合理的小组管理制度

1.帮组长走好工作前三步。

培养好一批好组长对做好小组管理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一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的组长呢?

第一步,帮组长开篇布局。让每个组长明白班主任的管理思路,自己的工作目标、职责等。

第二步,帮组长树立威信。组长的上任要有仪式感,给组长发“聘书”,公开场合表扬优点,缺点则私下说。组内出现的问题先交给组长解决,组长能解决问题了,威信自然就提高了。

第三步,给组长方法支持。组长上任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可以把平时工作中收集到的案例与他们分享,也可以让组长与组长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没有人天生有管理能力,但都是会在实践中提高。

2.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让孩子对班级工作、小组工作充满热情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每个人在班级里、小组里承担一项工作。他们付出了爱,自然就对这个集体充满爱。因此,要想激发小组活力,就要科学分工。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曾引用过卢梭的话:“任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教育每个学生为小组合作,为班级服务。可以这样操作:

提出小组目标,小组内自选服务岗位。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情况制定自己小组的目标、口号,在这些目标的导向下,让学生选择组内合适的岗位,使目标具体化,岗位目标化。如组内总有一个孩子没完成作业,怎么办?可以让一个孩子当“作业督促员”,每天负责督促组内的同学认真登记作业,按时上交,有时候还可以电话催促,那位不交作业的同学有不会的,不光是他,组内的其他同学也能主动帮忙。在这种情况下,不交作业的同学情况大有改善,管理作业的同学本身的积极能动性也提高了不少。

虽然小组内的岗位责任制能有一定成效,但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还不具备成熟的行为能力,有时候忘性大,有时候遇到点压力就不干,要鼓励孩子,给孩子支招,不能因为孩子没有做好工作就完全否定他们。

3.挑起小组间的“战火”。

班级常规管理制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竞争。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劳动卫生、体育比赛、作业收交等各方面。这样的评比方式,发挥了小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了班级建设。

比如班级卫生,班主任经常头疼有两个犯懒的孩子逃跑了,或者干活敷衍,要让自己亲历亲为地管也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因此建议可由一个小组一起承包完成,班主任不介入分工,由组长安排,监督,当日值日情况良好则可以在加分系统中给整个小组加分。在班级评比总结中,可奖励分数排名靠前的小组,这样比奖励个人更能促进班级成员间的通力合作,也有互相帮助的意识。

四、小组合作,迈向探究、创造、表现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

班级管理的成功能让课堂更高效,而有效的课堂管理也会积淀成良好的班风。课堂中我们可以利用班级建立的小组体系,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使普通的小组合作学习向学习共同体转变。

小组合作不仅让组员们在班级常规上成为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集体,同时在课堂上,因为有了主动分组为基础,有了“荣辱与共”的团队评价机制,有了“风雨同舟”的学习小组认同感,因此也有了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组内分工明确,会的同学带动不会的同学,不会的同学也会主动质疑请教会的同学,组内成员在学习中也有不同的职责,有负责记录的,有统计时间的,有梳理问题与答案的等等,可见,学习共同体不同于一般的小组合作,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能显著提高。

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里面,他们可以自由、自信地来学习,来表达,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接受度很高,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会尊重、倾听、悦纳,发现学习的乐趣。

结语:

全国合作教学研究会会长王坦教授说过,许多人也都承认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操作了一段时间后,却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不能坚持,要有耐心。合作学习的操作应用是要求我们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要逐步探索和改进的,需要我们的用心研究和实施。小组内的合作,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教育目标,让学生学习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需要我们长期的执着与坚守。

参考文献:

[1]张民杰.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