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数感的路径探微

2020-07-04鲁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

鲁艳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数感;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1-0045-01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而提升他们对数与运算的敏感性,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一、依托生活积累,促进数感启蒙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展开教学,能够成功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形成新的教学生长点,使学生在解读信息、分析数据等活动中实现数的应用,初步建立数感。

例如,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首先让学生去数苹果、桌子、数学书等物体的数量,感悟数的存在。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材料认识20以内的数,这样可将抽象的数变成直观的形,促进学生顺利建立数感。再次,引导学生把20以内的数与生活中的事物或自己的学具结合起來,使具体的形象与抽象的数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对数形成鲜明的表象。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如教师报一个数,学生数出相应的小棒或摆出相应的圆片,也可以是学生同桌报数、同伴摆学具,还可以是一个学生摆小棒,其他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或写出相应的数。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具体的数形成初步感知并自然延伸思考,在不断内化体验中建立数感。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顺利建立数感。

二、用活教学情境,加速数感领悟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因此,教师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当然,教师要紧扣教学主题,将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在多重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形成相应的数感,教师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会使用人民币。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设计数学训练题:“有一个同学,自己储存了一些零钱,具体为7张1角、5张2角、3张5角的钱币。如果要用这些钱购买单价1元的铅笔,应该如何设计取钱方案?”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主动进行讨论交流,最终形成共识:(1)取2张5角的钱币,因为5+5=10(角)=1(元);(2)取5张2角钱币,因为2+2+2+2+2=10(角)=1(元);(3)取1张5角、1张2角、3张1角的钱币,因为5+2+1+1+1=10(角)=1(元);(4)取1张5角、2张2角、1张1角的钱币,因为5+2+2+1=10(角)=1(元);(5)取1张5角、5张1角的钱币,因为5+1+1+1+1+1=10(角)=1(元);(6)取2张2角、6张1角的钱币,因为2+2+1+1+1+1+1+1=10(角)=1(元);(7)取3张2角、4张1角的钱币,因为2+2+2+1+1+1+1=10(角)=1(元);(8)取4张2角、2张1角的钱币,因为2+2+2+2+1+1=10(角)=1(元)……这里,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提示,要求学生展开独立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对数形成深刻的感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三、指导运用实践,促进数感提升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理解数、运用数的情境,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可通过解读一些典型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真正明晰数的意义,促进学生数感的提升。

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出示计算题3.8×5.2后,让学生先进行判断:“你知道这道算式最后的乘积有几位小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估一估:“你知道这个乘积大概是多少?”“它的乘积必定大于多少,小于多少?”问题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究:这个乘积一定大于15,小于24,因为3.8大于3,5.2大于5,所以它们的乘积一定大于15;同理,因为3.8小于4,5.2小于6,所以它们的乘积必定小于24。最后,教师让学生练习并进行展示,通过分析、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这样教学,既使学生学会判断、估算等策略,又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发展,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利时机,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