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与救赎

2020-07-04黄丹

戏剧之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他者自我镜像

黄丹

【摘 要】影片《少年的你》将镜头聚焦于“校园霸凌”的青年亚文化,用灰青色调奠定了影片的伤痛基调,采用青春疼痛叙事的叙事手法,将青春定格在残酷之上。本文将基于拉康的镜像理论,从影片中人物的自我建构和自我救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镜像;他者;自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132-01

一、他者与自我建构

拉康认为,6-18个月的婴儿在照镜子时,开始会以为镜中的形象是他人,后来意识到是自己,这时婴儿能够认出镜子中自己的形象,并在这个阶段充分认识到自我。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在此之后婴儿开始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的主体意识开始萌芽。

拉康认为自我始终是一个空洞的存在,主体在镜中所认同的并非自我本身,而是对象化了的自我,因此“自我即是一个小他”。陈念的无父、贫穷背景使她极度自卑,而母亲的离去更导致她无依无靠,需要自己保护的母亲、欺凌自己的同学、指责自己没和同学相处好的老师等人都无法作为认同的对象,此时同样孤独无依、被人欺负的小北就成了陈念自我认同的对象。作为混混的小北每天在社会上漂泊,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当小北脱了衣服给背上的伤上药时,陈念站在帘子后偷偷地看,既觉得伤痕触目惊心,又崇拜小北敢于反抗、以暴制暴的勇气,这种认同的观看就是“凝视”。拉康认为,凝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看,而是一种“逃避象征秩序的方式”,当陈念凝视小北时投射了自己的欲望,是一种欲望的投射[1]。当徐渺在学校门口向陈念哭诉自己被迫施暴的经历时,陈念将自己想象成小北,充当起了保护他人的角色,护送徐渺回家。因为这种认同和凝视,小北以暴制暴的态度成为陈念被欺凌时的“理想自我”,于是影片中出现了两次陈念反抗魏莱的桥段。第一次是刚与小北认识,企图用暴力遏止魏莱的欺凌,将她扔过来的排球又砸向她,但却再次遭到魏莱的报复,被推下楼梯;第二次是陈念答应不报警后,魏莱还无休止地说陈念母亲的坏话,瞬间激起了陈念的“理想自我”,于是狠推了魏莱一把,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影片中类似的自我认同还有很多,例如魏莱一直将自己的母亲作为自我认同的对象,总将“我妈说”挂在嘴边,把母亲作为精神标杆的魏莱在潜意识中将母亲的形象幻化为自己的形象,面对警察的审问从容淡定地撒谎,在警察的“规训”中依然没有醒悟,最终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二、“误认”与自我救赎

拉康认为,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场景都能成为镜像体验,自我的认同离不开镜中影像,主体的每一次认同都是在期待、想象与理想化,并内在的化为一种自我约束后,发现之前的认同是一种误认,然后开始寻找新的认同[2],而这种不断在认同与“误认”之间重复的过程就是主体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救赎与自我重构的过程。

中国式的成长语境使个体对群体认同的镜像产生迷恋,人们不自觉地向群体靠拢。一开始的陈念将自己认同为群体的一员,群体中的成员都致力于高考,學习成为第一要务,所以当胡小蝶作为特殊的个体遭遇校园霸凌时,陈念并没有站出来为她做点什么,但胡小蝶自杀前的话点醒了她,让她发现镜中的形象并非自己,仿佛是一种“误认”,于是当大家都在拍照、议论、围观胡小蝶尸体的时候,她走上前去恻隐地为她披上了一件外套,而这也是她成为新的被欺凌对象的原因。当陈念遭受校园暴力时,其他依附于集体的人也没有施与援手,大家依然都在集体氛围中默默地学习,把陈念的遭遇作为茶余饭后的趣事,此时陈念更加证实了自己之前对群体的“误认”。同样,影片中的徐渺作为被迫的施暴者,一直将魏莱作为自我认同的对象,按魏莱的标准来建构自身的形象,在镜像的驱使下,对魏莱言听计从,逐渐成为他者的自我,与她们组成“三人帮”一起欺凌胡小蝶和陈念。胡小蝶的自杀导致徐渺被请家长,使她开始意识到之前的镜像认同似乎是一种“误认”,于是开始动摇,当拿着一筐小白鼠追陈念时,她知道陈念就躲在垃圾箱里,却选择了回归自我、放过了她。当陈念有小北保护,魏莱她们无法下手之后,便将霸凌的魔爪伸向了徐渺,将她从施暴者变成了受害者,此时徐渺更加确定之前的认同是一种“误认”。

人的一生将经历无数次镜像认同,尤其是在成长阶段,每一次认同与“误认”都是一次成长的生成,这种自我否定也必然带来无助和疼痛。陈念发现对群体的“误认”之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冷眼旁观给胡小蝶带来了巨大伤痛,于是遇见有同样背景的小北之后,便将他作为了新的自我认同的对象,承担起保护母亲的角色,但后来却因为其中的暴力驱动误杀了魏莱,于是又意识到对小北的认同其实也是一种误认,因此在小北替自己顶罪后,依然选择自首,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完成了自我救赎。

三、结语

影片中的青少年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多次的镜像认同,却又在“误认”中醒悟,在认同与“误认”的重复过程中逐渐长大。影片聚焦于校园欺凌的热点话题,将社会问题与青少年的成长并置,展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焦虑和不安,同时引起人们对校园欺凌这个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史敏.电影<告白>的精神分析读解[J].戏剧之家,2014,28(1):82.

[2]申朝晖.<狗十三>:镜像映射与症候探微[J].电影评介,2018,40(20):30-35.

猜你喜欢

他者自我镜像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