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4张玉丽

戏剧之家 2020年19期

张玉丽

【摘 要】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已经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有效环节。本文将围绕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演唱特点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其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日后教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戏曲表演技巧;民族声乐演唱;发音技巧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37-01

戏曲表演技巧具有多样性,在实际的应用环节中,要充分根据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特点出发,掌握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演唱特点,将具体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训练中,始终坚持创新性思维,使之适应当前民族声乐演唱教学发展需要。

一、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演唱特点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包括唱、念、做、打,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有效融合在一起。戏曲表演主要有程式化、歌舞化、戏剧化、节奏化等特点。戏曲表演的美学要求主要是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同时,戏曲表演更加重视形式美,充分发挥艺术的娱乐功能,坚持寓美于教的发展理念。戏曲植根于民间,体现出一定的群众性特点。

民族声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借助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进行不断发展与完善,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与科学性。民族声乐的艺术性特点较为突出。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既包括戏曲演唱又涉及曲艺说唱,具有韵味浓郁的声乐风格[1]。

二、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一)戏曲表演技巧中发音技巧的应用

发音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由于地区之间的方言存在差异性,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发音不清楚现象时有发生,咬字不准确,不利于提升民族声乐演唱教學质量。为此,教师要进行严格的发音训练,并制定科学的发音标准,训练学生的发音,保证字正腔圆。第一,注重在清唱过程中训练发音,准确掌握发音位置,尽量与美声发音区别开来,在高位发音。由于戏曲表演来源于生活,要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与生活相结合,要深入到生活当中,掌握歌曲内容,保证曲调的抑扬顿挫,将自身的情感有效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掌握发音技巧。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对学生的发音进行指导,针对咬字不清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将音声与气息有效结合。第二,在歌词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流利地说出唱词,并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加强训练,要学会放松,掌握呼吸技巧。

(二)戏曲表演技巧中气息技巧的应用

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要将气息技巧有效融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气沉丹田,在发声时要提升清晰度,吐出的气息要沉稳,要训练学生在演唱时逐步提升自身声音的穿透力,保证声音铿锵有力,提升演唱效果。学生上台表演时,要尽量克服紧张的情绪,调整呼吸,保证呼吸平稳,有效提升表演质量。教师在训练学生气息的过程中,要从当前声乐教学的实际出发,在转换声调的过程中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将不同的唱腔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规律,摸索出符合自身需要的气息技巧,有助于为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如,每天清晨引导学生练习吸气与保持气,吸气时要少而深,气沉至丹田,然后数数,数数时要均匀、稳健、灵活,两肋间要保持气。还可以通过跑步的方式进行训练,增强体质和肺活量,有助于提升气息训练效果[2]。

(三)戏曲表演技巧中舞台表演技巧的应用

舞台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是关键,要在实际的演唱环节中,将肢体语言有效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在舞台上,学生要掌握灵活的表演技巧,将唱、念、做、打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音乐背景选择最佳的动作进行表达,适当加入眼神以及动作,可以在形体表演课上进行四肢协调训练,保证在舞台上身姿挺直。调整好身体状态和心情,用肢体动作展现出声乐演唱中或欢快或兴奋或忧郁或悲伤的情绪,要保证外在形象和动作的契合度,将手部动作、面部表情、体态、步伐等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时,在不同的演唱环境下要学会灵活运用,使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

三、结语

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样性,要将发音技巧、气息技巧、舞台表演技巧充分结合在一起,切实掌握戏曲表演技巧与民族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逐步丰富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内涵,有助于促进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09):175-176.

[2]吕智超.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9,(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