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振兴视域下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0-07-04裴璐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楹联文化

【摘要】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具有用词对仗等文化特征。楹聯文化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对楹联文化的研究,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山西闻喜县寺底村有创作楹联的传统,在当代社会颇受重视,有固定的创作群体和传承群体,并在节庆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场合广为应用。楹联成为寺底村的标志性文化,对传统村落的振兴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楹联;文化;寺底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有实用性、鉴赏性等特性,经久不衰。楹联的特性是用词对仗、声律和谐等,而诗词歌赋是人们熟知的一种文学形式。两相比较,楹联可能在应用性等方面稍显薄弱。但实际上楹联是集传统文学形式为一体的应用性文学。艺术源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楹联艺术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以情感的流露和思想的深刻来进行创造和升华的。它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被应用在各种场所中,除了会被挂在宫室、亭台中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庆贺、哀挽等场合,因此楹联被分为春联、哀挽联等不同的类型。楹联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如五代后蜀孟昶的“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是被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副春联,最早被记录于宋代张唐英的《蜀梼杌》中。楹联习俗在与汉字汉语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发展,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当今文化振兴的大环境中,对于楹联文化的发展,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推陈出新。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词汇也日益丰富新颖,楹联要反映时代精神,就必须吸收时代的新词句,才能表现出一个时代不断发展的面貌。我国自古就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哲学观点,对偶艺术既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也是人类共同的美学准则,我们只有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发展楹联文化,使楹联创作迈向更高的层次,使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而关于这一点,山西闻喜县的寺底村无疑做得很好。

2017年8月,我们一行人在闻喜寺底村村委会成员的配合下,对寺底村的楹联文化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重点是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文化振兴的视角入手,关注楹联文化对于寺底村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

一、寺底村村落概况

寺底村位于闻喜县境内,涑水河畔。闻喜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北侧,是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接壤之地。东与绛县、垣曲县相接;北同侯马市、新绛县相连;西与万荣县、运城市接壤;南与夏县为邻。闻喜县现辖7镇8乡,而寺底村就是属于这众多乡镇中的侯村乡,以农耕经济为主,耕地面积有两千多亩。寺底村由于村落中盛行的楹联文化而被人们称之为“对联村”。楹联成为寺底村的标志性文化,对村落传统文化的振兴有积极的作用。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楹联文化的繁荣兴盛对于寺底村村落文化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也正是由于楹联的实用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才使寺底村能够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不被湮没和消亡。

二、文化振兴下的寺底村楹联文化现状

(一)楹联文化的兴起

楹联的兴起,始于五代时期。粱章钜等学者就曾在《楹联丛话》中提到:“楹联之兴,肇於五代之桃符。”由此可见桃符是楹联文化的初始形式。楹联是在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变迁而形成的文化形式之一,而村落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寺底村历史底蕴深厚,自古就有“下了刘古庄坡,秀才比驴多”的俗语,正是寺底村文化底蕴深厚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达。同时,也正是由于村民较高的文化程度,才使寺底村的楹联文化得以兴盛和发展。楹联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对寺底村村落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还促使寺底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更加健全。

(二)楹联的传承

楹联文化是寺底村村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文化,是寺底村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底村从“河东楹联文化村”到成为为数不多的“中国楹联文化村”之一,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使楹联文化得到更加全面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寺底村还通过开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楹联文化的传承。培训班是2017年由寺底村的楹联协会组织开办的。楹联协会是寺底村重要的村落共同体,由爱好楹联的村民共同组成,负责日常的楹联活动的组织和评选,是寺底村楹联文化的主要创作群体和传承群体。楹联文化的传承带动了寺底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楹联文化的传承不仅对民众的精神文化影响巨大,同时也对寺底村的政务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村委会的人介绍说,从他们这一届领导班子开始管理村务、服务村民之后,他们服务的宗旨是“弘扬国粹,文化兴村”,用文化产业带动所有的产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打头,那么文化从哪一方面体现呢?主要是从楹联文化方面。寺底村村委会院子的墙上贴有《联律通则》及联律歌。同时,在村委会还有寺底村楹联协会成员们的活动室,里面陈列有一些往年成员们所写的一些优秀的楹联作品以及成员们的获奖证书。近年来,寺底村还建立了文化讲堂、文化长廊、展览室等,力求楹联能在寺底村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种种现象都在向我们说明寺底村村民对楹联文化的重视。

三、楹联文化的发展

从古至今,关于楹联的著作有很多,分类标准也多有不同。如粱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将楹联分为故事、格言、佳话等多个方面。陈方镛也在《楹联新话》中将楹联分为两大部分,按使用处所分为时事、廨署、院宇、园林等,按功能分为庆贺、哀挽、胜迹等。他们不仅探讨了楹联的起源,还从楹联的创作方法等不同的角度对楹联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不同学者对于楹联的分类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楹联的历史演变,同时也可以帮助现代学者对楹联文化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2012年9月,寺底村将诗联学会会员的佳作编写成书,出了专集《柳荫集》,将成员们的佳作都罗列其上。《柳荫集》中汇聚了大量的楹联作品,并将楹联作品根据楹联的作用分为了五大类,分别是诗作类、联作类、文章类、常识类、礼仪类等,例如:挽联“杏花迟红,苍天永落分别累;柳枝早翠,大地长存眷恋情”;乔迁联“合家共庆乔迁喜,盈门秀色;亲友同欢事业兴,满室春风”。学者对作品的记录和保存,突出了楹联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寺底村将其看成是一种文化,并将楹联文化当作本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使寺底村能够凝聚人心,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时,楹联文化的兴盛也促进了寺底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楹联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寺底村传统文化的振兴与传承,推动了楹联文化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也正是由于楹联文化的传承,使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诠释。

注释:

①清·粱章钜.《楹联丛话》.中华书局,1987年,第7页.

②陈方镛.《楹联新话》.中华书局,1932年,第1页.

参考文献:

[1]戴海光.楹联与新文学关系建构及方法论转向的范本——以《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为考察对象[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武莹.中国传统文化之楹联略谈[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柯申,安雯娜,柳威力.平仄间的韵味——徽州楹联文化赏析与保护[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9).

[4]方国武,李枭银.文化振兴视域下徽州楹联价值阐释[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8).

[5]张小华.中国楹联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裴璐(1995-),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

猜你喜欢

楹联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教育让校园洋溢古韵新风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谁远谁近?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做人像楹联 做事如随笔
楹联雅味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