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探析

2020-07-04周灵灵完世伟

河南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效应能源效率

周灵灵, 完世伟

(1.郑州大学,郑州 450001; 2.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目前全球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在考虑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还必须关注能源和环境约束. 能源效率的改善能兼顾经济增长和能源环境约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在国际和国内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G20在2016年制订了《G20能效引领计划》[1],致力于推动更多的能源效率合作,鼓励G20成员国根据自身需要和本国国情,积极开展能源效率项目,采取有关政策和措施,大力提高G20成员的能源效率水平. 伴随着对能源效率政策的重视,对能源效率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如我国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强调要建立健全能源政策动态评估机制,强调对《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2]实施及时合理的政策评估,定期对能源政策的战略目标、执行效果等进行科学评估,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修订政策.

传统思维下人们认为,能源效率政策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该政策的节能效应和碳减排效应. 因此,对于能源效率政策的评估主要关注其节能减排效果[3-4]. 从图1可以看到,传统思维下,能源效率政策投入使目标部门的能源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在保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使该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减少.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能源效率提高可能会导致能源需求的减少,降低能源价格,反而会促使人们消费更多的能源,带来回弹效应,从而抵消一部分能源效率提高所导致的能源消费量的减少[5]. 回弹效应的存在使能源效率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少人因此质疑能源效率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近些年,人们开始从更广泛的角度关注能源效率政策的作用,认为能源效率政策能够作用于更广泛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认为改善能源效率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能源节约,还可以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效应[6]. 但是这些效应一直以来都被忽略,导致能源效率政策的作用普遍被低估. 廖华和魏一鸣[7]认为能源效率不是一个孤立的度量结果,它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密切相关. 能源效率的涵义不仅在于它的工程技术或热力学方面的效率涵义,更在于它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涵义. 因此,本文认为,在进行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时,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从多维效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并为能源效率政策评估实务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在解释多维效应含义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论述能源效率政策的多维效应,并讨论不同效应与节能效应的关系;探讨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的方法体系,并从理论和方法上提出多维效应下的能源效率政策评估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 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与类型

1.1 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理论新视角——多维效应

能源效率的多维效应(Multiple Benefits),也叫“非能源效应(Non-Energy Benefits)”或者附加效应(Additional Benefits),它包括能源效率政策实施所带来的不同部门的广泛的正面影响[8]. 在多维效应视角下,能源效率政策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还有助于其他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如促进就业、增加人民可支配收入、增进健康、增进人民福祉、减少能源贫困等(如图2所示).

1.2 能源效率政策的多维效应类型

图2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作用机制Fig.2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under multiple benefits

一部分学者对能源效率政策的多维效应进行了研究. Pye 和McKane[9]认为,节能只是能源效率政策众多目标和效应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的中心目标,将能源效率项目的全部效益进行量化测算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能源效率政策的效果. Skumatz[10]一直致力于研究工业能源效率政策的非能源(Non-energy)影响,其研究列出了生活成本的节约、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舒适性的提高、照明质量的提高等20种非能源效应. Mills和Rosenfeld[11]构建了一个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的理论框架,有助于人们理解除了节能之外的其他效应. Worrell 等[12]指出,能源效率政策的多维效应在大多数研究中都被忽视,认为能源效率政策的多维效应包括5 种:减少浪费、较少排放、运作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Trianni等[13]认为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能源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节能和碳排放的减少,而很少关注能源效率提高所带来的其他社会经济效应,而正确理解能源效率的内涵对持续性节能和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6]构建了一个包含微观个体层次、产业层次、国家层级和国际层次四个层次的能源效率多维效应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健康和福利的增加、减少能源贫困、产业竞争力提高、减少碳排放等多维效应都被考虑在内. 根据已有文献,本文认为能源效率政策的多维效应已经延伸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在包含经济、社会、能源、环境和技术的综合系统中考虑其多维效应.

1)宏观经济发展效应. 能源效率提高可以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支撑经济增长,产生宏观经济发展效应,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发达国家采用能源效率政策主要目的是以减少的能源消费来达到特定产出;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般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通过能源效率提高来增加其可以使用得能源总量. 也就是用更多的能源消费产生更多的经济产出. 能源效率政策使发展中国家的可使用能源最大化,从而减少贫困,实现可持续增长. 宏观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GDP的增长、创造就业岗位、贸易收支平衡、减少公共财政支出等.

就已有研究来看,大规模能源效率政策的采用对GDP的增长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由于能源效率政策所推动的GDP年增长率在0.25%~1.1%之间. 这主要取决于部门和能源效率政策的投资规模. 每投资100万欧元每年所带来的就业潜力大概在8~27个工作岗位之间.

2)社会发展效应. 能源效率政策的社会发展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缓解能源贫困、增进健康和社会福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据最近的评估数据,全球约有1.2亿人口仍然无法使用电,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当能源供应商提高能源效率时,就能够给家庭户提供更多的电力,从而减少能源贫困.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穷人大多数都居住在能效不佳的房子里,负担不起能源产品或者能源服务,当能源产品价格下降时,贫穷户将会更有能力负担更多更好的能源产品和服务. 他们也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收入满足其他生活需要.

通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和减少能源费用支出,建筑能源效率政策能显著改善居民的健康和增强居民福祉. 在居民住宅方面,保温和供热系统改进所带来的健康和福祉的增加,其社会意义远远大于节能所带来的价值[14]. 健康和福祉效应对弱势群体如小孩、老人和有风湿病、关节炎、哮喘等疾病的人意义非比寻常.

不管在哪个收入层次,对于个人、居民户和企业而言,能源效率改进所带来的能源消费支出的减少都能有效增加可支配收入. 增加的可支配收入最终流向对经济增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回弹效应的大小. 一般来讲,如果人们将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直接用于消费更多的能源,如住宅能效提升使冬季的供暖费用降低,居民为了提升生活舒适度,将室内温度升高,所节约的收入则直接用于支付能源费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较高的回弹效应;但如果人们将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用途如增加家庭教育投资、购买其他生活必需品等,则回弹效应相对较小.

3)环境可持续效应. 能源消费是影响环境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最有效的途径,这一点已经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识. 在各个部门,能源效率提高在减少户外污染物,如二氧化硫、颗粒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会在经济、环境和居民健康领域引发一系列联动反应. 支持公共交通计划、低碳机动车、鼓励行走、跑步等出行方式的能源效率政策尤其重要. 在我国,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以及较大的煤炭发电比例,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2003年,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城镇人口健康费用支出大约在157亿到520亿人民币之间,占我国GDP的1.2%~3.3%[15]. 与此同时,能源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能源消费减少和碳排放减少还能有效降低土地污染和水污染,从而减少海洋酸化,降低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4)工业竞争力效应. 能源效率政策给工业企业带来的效应主要包括:增强产品和能力利用、减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改善工作安全条件、降低生产运作和保养成本. 这些效应有利于增强企业生产力、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 Worrell 等[16]研究了能源效率提升政策与工业竞争力的关系,在所研究的77 个案例中,确认存在224种不同的“非能源效应”. 这些非能源效应能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工业竞争力,也跟个体工人们的日常工作环境如工作安全、工作满意度等息息相关. 目前很少有研究测算能源效率政策所带来的工业竞争力效应的具体数值,但Pearson和Skumatz[17]的研究表明,工业竞争力效应价值相当于能源节约价值的40%~250%.

5)能源系统安全效应. 在世界范围内,能源系统的安全受到4个方面风险的威胁:化石能源可开采量的日益耗竭,地缘政治使某些地区无法得到足够的能源资源,贫困国家或者地区在经济上负担不起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外部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消费减少能有效降低这4个风险,提升能源系统安全性.

2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提高的回弹效应

2.1 回弹效应对能源效率政策的影响

一直以来,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能源效率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 能源效率提高可能会导致能源需求的减少,降低能源价格,反而会促使人们消费更多的能源,带来回弹效应,从而一部分抵消或全部抵消能源效率提高所导致的能源消费量的减少. 因此,在对能源效率政策效果评估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实际节约的能源消费量往往低于之前预计可以节约的能源消费量. 当人们仅仅关注能源效率政策的节能效应时,回弹效应的存在确实降低了能源效率政策的有效性. 加上考虑到跟节能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的减少,让能源效率政策设计者不得不更加谨慎地评估能源效率政策可能带来的回弹效应的大小.

对于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的关注,使人们重新审视回弹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节能虽然非常重要,但它仅仅是能源效率政策所能导致的众多效应中的一项. 在很多种情况下,回弹效应并不只是一种坏现象,它也可以有正面的影响. 通常回弹效应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的:收回效应(Take-back Effect)、消费效应(Spending Effect)和投资效应(Investment Effect). 收回效应是指当能源效率提高使某种能源产品或者能源服务的价格降低时,人们选择消费更多的该种能源产品或者能源服务;消费效应指的是能源消费者将因能源效率提高所节约的开支用于购买其他能源消耗产品;投资效应则是指由于受到某项能源效率政策的刺激,投资者加大对能源效率产品或者服务的投资,从而直接刺激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 例如,针对房间保暖性改善这一能源效率政策,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节约采暖费和室内温度提高. 家庭户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需求和行为在这两种结果之间进行选择,以寻求家庭效应的最大化. 预算比较紧张的家庭更可能会选择节约采暖费,从而使该能源效率政策起到节能的效应;而预算相对宽松,且追求室内舒适性的家庭可能会选择用节约的能源提高室内温度,从而保持或者增加能源消费,在这种情况下,该能源效率政策的推行不但没有降低能源消费,反而使能源消费量增加,导致了回弹效应的产生.

回弹效应的大小受到能源服务需求弹性、能源替代其他投入要素的容易程度、特定能源服务消费的饱和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在测算回弹效应的过程中,由于所采用的样本、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数据的差异性,对回弹效应大小的测算值差异很大,可以从0%~100%. 但总体来说,发达国家回弹效应一般会比发展中国家回弹效应小;短期回弹效应一般会比长期回弹效应小. 如Sorrell和Dimitropoulos[18]在总结了对于个人交通反弹效应的研究后发现,短期直接回弹效应在20%~25%之间,但是在长期内这个数字可能高达80%.

2.2 多维效应视角下回弹效应的新启示

在多维视角下,当考虑到社会福利增加时,人们重新思考回弹效应存在的意义. 回弹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放在特定能源效率政策背景或者经济背景下来考虑. 如果某个特定能源效率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节能,那么回弹效应确实可以看作是该政策的一种非期望产出;但如果某个能源效率政策不仅关注节能,而且还关注其所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目标,则回弹效应所导致增加的能源消费很可能有利于其他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 例如,回弹效应引起能源消费增加,但增加的能源消费可以用来改善人们的健康、缓解能源贫困、改进工业生产率等.

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能源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较大,因而能源效率政策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回弹效应. 此时回弹效应可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因为多消费的能源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特定的政策目标下分析回弹效应的意义. 厘清能源效率政策的节能效应与其他多维效应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回弹效应,以辨别回弹效应是降低或者增强了能源效率政策的效果.

2.3 节能与其他多维效应的关系

节能与其他多维效应的关系是我们在理解回弹效应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不同多维效应对回弹效应的影响;有些效应的实现是以能源消费为代价的,所以会产生回弹效应,而有些效应的实现,如环境效应,则对能源消费没有明显的影响. 另一方面,回弹效应对达成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的影响.有些效应与节能直接相关,此时回弹效应对实现这些效应会产生影响;而有些效应则独立于回弹效应之外.

分析节能与其他多维效应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分析哪些效应会被回弹效应影响. 虽然很多的效应都与节能有关,以至于任何回弹效应都会影响到这些效应的大小,但仍然有些效应是不受回弹效应影响的,表1详细列出了哪些效应会导致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从而引发回弹效应.

表1 各个多维效应与节能的关系Tab.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ltiple benefits and energy saving

3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方法

多维效应的新视角给能源效率政策的规划、推行、监控和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多维效应视角下评估能源效率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更是其中一项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多维视角下的评估实行起来比传统的评估更加复杂,因而实施难度增加. 以下几个因素制约了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的评估:首先,用以量化非市场效应成本与收益的方法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对某些多维效应的量化存在困难;其次,能源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效应相互交错、相互影响,非常复杂,人们有时候很难将该效应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效应区分开来,因此因果关系较难确立;最后,这样的评估比传统评估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导致评估成本的上升. 好在传统的用来评估节能效应和碳减排效应的政策评估工具和方法基本上可以用来评估多维效应下的能源效率政策.

3.1 能源效率政策评估路径

能源效率政策评估可以分为两类: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事前评估主要用于不同的政策间进行评估和选择,而事后评估则是衡量所选择政策的实施效果. 但不管是哪种评估方式,所遵循的评估路径是一致的(如图3所示).

在图3中,我们看到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的第一步是基准情景设置,这一步对政策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基准情景指的是当没有能源效率政策干涉下,对所需消耗能源的估计. 最终人们可以将基准情景下的能源消耗与能源效率政策实行后所消耗的能源进行对比,得出该政策的节能效应,从而评估该政策的实施效果. 传统的能源效率政策通常只关注其节能和碳减排效应,因此政策评估往往到此为止. 然而,在多维效应视角下,很有必要评估能源效率政策所带来的其他社会、经济、环境等效应. 对多维效应的评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跟节能相关的效应可以通过节能量直接推算,而另一部分需要单独测算.

图3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评估路径Fig.3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path under multiple benefits

接下来是对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的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考察的是评估方法和指标解释能力的稳定性,也就是当改变某些参数时,评价方法和指标是否仍然对评价结果保持比较一致、稳定的解释. 通俗些就是改变某个特定的参数,进行重复的实验,来观察评估结果是否随着参数设定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如果改变参数设定以后,结果发现符号和显著性发生了改变,说明不是稳健性的,需要寻找问题的所在. 最后,对该能源效率政策的回弹效应进行分析. 在多维效应下,在政策实施早期就对回弹效应进行估计对政策设计者和评估者而言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当该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节能或者碳减排效应时. 这有助于他们在政策设计时充分考虑回弹效应的影响,以平衡节能与其他多维效应,同时减少非期望产出.

图4 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方法Fig.4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evaluation methods

3.2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方法

多维效应下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方法. 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多维效应产出难以量化,因此很多时候对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的评估停留在定性的层面,如结构性问卷调查方法. 但仍然有很多机构和学者对定量化评估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并开发出一系列定量评估方法. 这些评估方法按照其数据复杂程度和研究范围的宽窄度,分布在图4所示的矩阵中. 其中,基本测算方法、财政乘数方法、分解分析法和节能供给曲线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容易操作. 如基本测算方法(Basic Calculation)是最简单的,主要用来对能源效率政策的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比如采用电子表格测算直接成本和直接收益. 该成本是指因推行能源效率政策所导致的成本,收益则主要指所减少的能源成本. 这种方法无法考虑到政策带给其他部门的效应,因而不能用于测算多维效应. 分解分析法(Decomposition Analysis)主要用于识别影响经济体中能源活动的密集度的社会经济因素[19]. 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型经常用于识别推动能源需求的外部因素和能源效率因素. 对于想理解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互动关系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该方法尤其有效. 欧洲环境协会(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采用分解分析法为OECD开发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框架模型. 但这些方法无法体现能源效率政策影响的复杂性. 在实际评估中,当无法得到高质量、系统且长时间段的数据时,可以采用以上较为简单的方法. 一旦可以得到更长时间段、质量更高的数据时,则可以考虑更加复杂的评估方法. 以下将对能源效率政策评估中更为复杂的几种方法进行介绍.

1)CGE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模型被广泛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评估分析,它能捕捉到经济体中主要部门之间哪怕是微妙的联系. 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估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关键部门、政策、消费者和政府间的关系. 由于CGE模型能够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宏观经济体内各个主体的动态关系,很多政策分析者采用CGE模型分析某项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2)宏观经济计量模型(Macro-economic Econometric Model).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依靠方程或者方程组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方程组的各个参数.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有历史数据可用,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所使用的数据全部都是真实的数据,因此比其他模型可信度更高.

3)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研究宏观经济体中不同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步是把一系列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与产出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表格中,第二步是根据投入产出表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消耗系数,第三步是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 投入产出分析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部门投入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到经济体中其他部门的. 不足的是投入产出模型对原始数据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但不可否认,投入产出模型是在宏观经济范围内分析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相对直接的方法. 投入产出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植入更加复杂的模型如CGE模型中使用.

4)局部均衡模型(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如果所评估的政策对其他部门影响不大,则倾向于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它主要用来对单个部门进行精细评估. 该模型的假设前提是该部门要达到市场出清,也就是供需平衡、价格与数量要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 局部均衡模型只关注单个部门,因此比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更为简单、易操作. 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世界能源模型就是以局部均衡模型为基础的,在每年发布的IEA世界能源展望(IEA Energy Outlook)报告中,使用了多个局部均衡模型,每个模型单独评估单个部门的能源需求水平,然后将各个部门的能源需求预测加总,并反馈给电力部门以决定电力价格;同样地,电力价格也将被反馈到各个模块中,如此反复迭代直到均衡实现为止.

5)自下而上工程模型(Bottom-up Engineering Model). 自下而上工程模型是局部均衡模型的一种,针对的是具体的某个部门. 它采用的技术数据,如新技术和旧技术的能源强度、市场数据等来测算政策的影响力. 跟其他局部模型一样,该模型认为需求是外生的投入变量. 该模型的主要优势是在评估中充分考虑到门槛效应和非线性关系. 比如,某项能源效率政策对能源价格有显著的影响,则自下而上模型可以在达到价格门槛时转换该部门所使用的技术[20]. 自下而上模型还能使我们深入洞察目标实现的过程,从而识别达到特定能源或者碳减排目标的最低成本技术组合.

在实际评估能源效率政策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模型并不容易. 很多因素需要考虑进来,包括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否充裕;可用数据的质量如何;政策影响评估的时间段的长短等. 为此,IEA(2014)制订了决策树(图5),帮助政策评估者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

图5 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模型选择的决策树Fig.5 The decision-making tree of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model choose

4 总结与展望

“多维效应”是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的一种全新视角,它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从多维效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能源效率政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并为能源效率政策评估实务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由于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关注该领域. 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再加上其自身的复杂性,对多维效应下的能源效率政策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维效应的识别以及多维效应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现有研究从不同层面提出能源效率政策所带来的多维效应,但总体上看,更加系统和细致的研究十分必要. 这主要是由于制定和推行能源效率政策的人往往是能源领域的专家,缺乏其他领域的经验,而多维效应却广泛地涉及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部门,因此,需要运用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识别多维效应. 此外,能源效率政策所带来的多维效应之间、节能和其他多维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了一张复杂的网络. 对于该复杂网络中各个节点和因果关系更加深入的研究,将会对能源效率政策的评估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评估过程中的指标和数据的研究. 在政策评估尤其是定量化评估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代表性指标的选取. 选取的指标是否具有代表性、数据是否可得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政策评估的效果. 在能源效率政策评估中,对于多维效应代表性指标的选取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目前研究较多的能源效率政策的宏观经济发展效应,现有评估一般用GDP的增长来作为代表性指标. GDP的数据虽然容易得到,但不能反映全部的宏观经济发展效应,因此可以考虑用人类发展指标(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等代表性指标.

3)评估方法的改进. 虽然大多数已有的传统政策评估方法都能在能源效率政策多维效应的评估中使用,但多维视角下的政策评估实行起来比传统的评估更加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现有研究方法倾向于对单个效应或者单一目标的评价,如采用CGE模型单独对能源效率政策的宏观经济发展效应进行评价;采用健康影响评价模型(Health Impact Assessments,HIAs)单独评价能源效率政策的健康和福祉效应等. 能够同时包含多种多维效应的综合评价模型将会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此外,现有评估方法要么是基于自下而上的工程模型,要么是基于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对这两种模型的融合使用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效应能源效率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跟踪导练(一)2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