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评价

2020-07-04张少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成功率规范化资料

张少丽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盐城 224000)

伴随近几年人类物质水平提升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常规化急救护理已然不能适应人类与现代化医学的护理要求,因此需寻求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急救干预方案,以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有资料显示,根据患者病情差异性采取规范化急救护理可进行急救流程的规范,进行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分配,若能将此急救模式引入危重症患者急救中对其生命质量有重大意义[1]。鉴于此本科室对42例患者行规范化急救护理,并将护理成果与对照组比较,下面就相关内容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固定时间段2018.11~2019.12本科室接治的83例急危重症患者开展研究。纳入标准:患者签订知情书;无传染性疾病;精神正常无异常。排除标准:肝肾肺严重病变;凝血功能及免疫系统障碍;非自愿参加研究;认知功能障碍。按照急救护理差异性对其实施分组,即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2),对照组男性人数24例,女性人数17例;年龄最大最小值23岁、68岁,均龄(45.5±10.3)岁;研究组男性人数22例,女性人数20例;年龄最大最小值25岁、65岁,均龄(45.8±10.4)岁。对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应用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急救护理予以干预,即为患者实施吸氧操作,进行心电图监测与皮肤清洁护理等。

研究组立足于上述护理基础上实行规范化急救护理:①与120联网,形成急救网络体系,于第一时间获得患者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急救药物、用具及简易急救措施),缩短院内急救反应时间。②由120与科室直接联系后抵达现场,于第一时间展开急救干预与药物支持治疗,如止血、清洁创口等,待病情平稳后将患者运输至医院实施规范化急救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应进行患者具体状况的全面评估,包括致病原因、具体表现与相关应激反应等,且将评估结果向上级医生实施有效反馈[2]。同时结合发病具体状况进行急救工作的全面落实,做好手术室清洁工作,建立急救小组,确立急救护理内容,有助于为患者赢取重要的急救时机。③全程急救护理工作由急救小组组长进行负责与指导,保证急救护理有序进行,并且护理中强化与静脉医务人员的沟通,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快速开通静脉渠道,确保药物迅速抵达机体内,依据机体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同时严密观察急救中机体生命指征变化,如血氧饱和度、睫毛反射与瞳孔变化等,并详细记录测定结果,及时向急救医生汇报,以调整与优化急救方案[3]。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抢救总耗时、成功率实施对比。

②对比两组满意度。按照科室自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满意度量表对本次急救护理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内容从护理操作专业性、急救流程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等级包括很满意(85~100分)、一般满意(70~84分)及不满意(低于69分)三项,总分100分,总满意度+很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通过SPSS24.0的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其中研究所需计量资料用t验证、平方差说明,研究涉及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表示,统计数据以SPSS24.0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以P表示。

2 结 果

2.1 抢救总耗时、成功率

结果表明,研究组抢救总耗时、成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具优越性,比较差异显著,于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下表。

组别 抢救总耗时(分) 成功率(%)研究组(n=42) 23.54±6.21 40(95.24)对照组(n=41) 31.24±7.85 33(80.41)t/x2 4.962 4.260 P 0.000 0.039

2.2 满意度

相比较之下,研究组总满意度提高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情见下表。

组别 很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研究组(n=42) 23(54.76) 18(42.86) 1(2.38) 97.62%(41/42)对照组(n=41) 18(43.90) 16(39.02) 7(17.07) 82.93%(34/41)x2 -- -- -- 5.142 P-- -- -- 0.023

3 讨 论

急危重症患者病况严重且发展迅速,采用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及护理,综合考量患者具体状况,防止在急救中因疏忽而导致急救效果不佳[4]。规范化护理旨在针对急危重症患者从接诊至急救结束后的护理服务,其中与120联网,构建急救网络体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缩短院内急救反应时间;由120与科室联系后抵达现场,并进行症状的有效评估,同时采取一系列急救护理,抑制病情进一步扩散,同时快速成立急救小组,进一步确立护理目标及内容,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急救时间;最后待患者病况平稳后安全转移,转移途中对其生命体征实施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医生实时汇报,有助于院方及时制定急救计划及护理措施[5]。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抢救总耗时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与总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提升幅度更为明显P<0.05,提示规范化急救护理于急危重症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除缩短急救时间外,亦能综合考量患者急救需求予以实效性干预,增加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急危重症疾病抢救中采取规范化急救护理效果令人满意,不仅有效将急救时间进行缩短,且基于满足患者需求上加强急救服务质量,有利于提升满意度,使用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成功率规范化资料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做好建筑工地规范化安全管理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