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SA联合微创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2020-07-04农瑞兰蓝梦颖韦福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微创下肢

农瑞兰,蓝梦颖,韦福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高血糖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足部组织破坏、下肢感染、溃疡,此病症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失去下肢功能,是造成糖尿病致残率高的原因之一。临床治疗方式有很多,但是单纯的治疗并不能起到根本效果,患者的病理变化未得到改善,故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很关键[1]。鉴于此,本研究就以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展开调查,旨在探析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主体,抽选62例接受DSA联合微创介入治疗,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分组,对照组31例,男:女=18:13例,年龄48~77岁,平均(63.59±4.66)岁,病史2~11年,均值(6.48±1.05)年;观察组3 1 例,男:女=1 9:1 2 例,年龄4 9 ~7 8 岁,平均(65.22±4.77)岁,病史2~12年,均值(6.51±1.07)年。基本资料的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全部实施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运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健侧股动脉穿刺,逆行插管至患侧动脉,依次对髂外动脉、胫前动脉、髂总动脉、腓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造影,若有下肢阶段性狭窄可行血管球囊扩张,扩张20s后造影检查,若有狭窄,继续扩张。术后行营养神经、抗凝等治疗。对照组行普通护理,主要根据手术进程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检查患者的身体并记录生命体征,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做好个人卫生护理,指导其健康饮食和基本生活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护理内容是:(1)心理护理。患者对治疗存在明显的紧张、恐惧和担忧情绪,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介绍手术的优势,并展示以往成功病例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心理暗示法、目光转移法以及音乐疗法等方式安慰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情,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顾虑,给予身心舒适的护理需求,并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健康指导。主动向患者讲解基本的保健护理知识和技能,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状况,通过发放宣传册、视频播放以及集体讲座等方式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糖尿病发病机制、病因、危害、预防措施等,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告知患者生活和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严格控制糖、脂肪等食物,减少辛辣、油腻性食物,适当的参与户外运动,禁止吸烟喝酒,每天检查足部,勤剪脚趾,做好足部保暖防汗护理,选择舒适的鞋袜,减少足部受创[2]。(3)并发症护理。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提前准备相关抢救药品,若患者存在明显疼痛,应给予热敷和止痛药,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发生;观察下肢皮肤和温度变化,及时更换下肢体位,轻轻按摩肢体肌肉,加速血液流动。注意观察足部肿胀出血情况,以免造成栓塞[3]。

1.3 观察指标

ABI值(踝肱指数)标准:分值在0.8以内表示中度疾病;0.5以内表示重度疾病。测量两组患者的血糖值(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对比两组并发症结果,如出血、感染、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用x2,定性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意义重大。

2 结 果

2.1 血糖及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糖及并发症结果(±s)

表1 血糖及并发症结果(±s)

组别 例数(n)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 并发症率观察组 31 5.61±0.43 7.57±1.24 2(6.45)对照组 31 6.98±1.54 9.36±1.72 8(25.81)t- 4.7707 4.7002 4.2923 P- 0.0000 0.0000 0.0383

2.2 ABI值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ABI值为(0.83±0.11),对照组患者的ABI值为(0.81±0.1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7491。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老年人极为多见的慢性代谢疾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加,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如糖尿病足,其发病率占据49.5%,若不及时治疗和防治,最终会面临截肢或终身残疾。

DSA联合微创介入治疗时近年来新型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通过数字减影造影检查能获取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位置,联合微创介入术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4]。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综合护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情绪指导,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开朗心态,通过讲解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掌握更多饮食、生活自护技巧,控制高血糖、高血脂,叮嘱并监督患者坚持足部护理,术后密切关注体征及病症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护理,综合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恢复。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而两组的踝肱指数对比差异不大。

综合上述,DSA与微创介入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病变症状,配合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控制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微创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