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分析

2020-07-03付潇华段蕴珂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

付潇华 段蕴珂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水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水环境的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作用价值及水生态环境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为水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

引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因此没有充分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地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得不牺牲环境来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水资源具有跨界性,各地域在行政划分上没有统一思想,还存在环境治理的分割现状,因此也有相互推诿的现象。依托河长制模式,我国在水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和体系框架处于不断摸索且实践的过程,取得一定的经验。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作用价值

为了尽快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对策,这一对策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却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缺乏污水处理标准和污水处理设备,很多工业污水在处理不当或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环境中,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现如今,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要点,其不仅恶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且限制了经济的持续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1]。

2水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1)生态用水被挤占。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但是却缺乏基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用水量不断增大,需水量也不断增大,造成水资源生态环境失衡。同时,人为的破坏河流、湖泊中水资源的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过大,造成水资源稳态失衡。生态用水过多挤占使用,造成水资源量匮乏,而人们的用水量却不会因此减少,这就容易导致水生态环境的稳定状态及使用功能出现问题,因此应得到人们的重视。

(2)水资源利用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故社会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力也处于一种持续增长的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当水资源利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势必会出现水资源过度开采的现象,并引发水生态环境的改变。水生态环境的改变意味着水资源总量的减少,若无法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则会导致水生态环境的发展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3)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到破坏。人为过多的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使用功能呈现退化状态,如河道的干涸、断流;水环境的污染、过度浪费使用等,都会导致水生态系统环境使用功能下降。此外,当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加上雨水量近几年呈现下降减少趋势,会导致水生态系统的使用功能呈现出恶化状态,同样也会发生地表层沉降现象[2]。

3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主要内容

(1)启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专项计划。对于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其实是一个相对漫长复杂的工作过程,需要各个地区乃至各个国家相互合作,分享合作治理方案,为保证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我国,已经启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专项计划,提升了全研究领域内对水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同时也由水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地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长期有效的水资源保护计划,涉及到农村用水灌溉、防洪排洪、居民日用水、生产用水等。对主要的供水资源进行水质的检测,并定期排查水质变化情况。

(2)积极推动河长制工作模式发挥作用。在推动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科学路径,融入现代环保模式,提升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适应当前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趋势。作为河长,要积极借鉴现代经验和模式,助推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前发展。作为一项传统性工作,很多河长认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空间有限,不积极主动进行创新,导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显著提升。随着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很多新型管理模式不断涌现,对于探索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创新也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河长,要结合现代管理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身特点,适应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提升综合管理效果。

(3)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第二产业的崛起及迅速发展是导致水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主要因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则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并加强对重工业的管控力度。其次,重工业企业应当加强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确保所排放的污水均能够达到基本的排放标准。而对于高污染企业,则可以适当进行淘汰,鼓励新型环保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的管理力度,鼓励从业人员减少高毒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

(4)加强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作的落实。在水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河流、湖泊等流域内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污染治理措施,对不同的水域区域进行全面治理,并开展和落实地区的水资源污染的调查工作,从实处加强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此外,要重点加强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提高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对不同流域、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污染现状进行有效的改善,以提升水资源防治的可持续性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过程中,要提升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现代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体系,提升环保工作效能,适应当前社会环保发展趋势。作为管理者和具体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思维理念,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河长制工作,提升环保工作渗透效果,适应当前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趋势。

参考文獻

[1] 邱若莲.以河长制为依托的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J].河北企业,2019(12):8-10.

[2] 宋浩静,宋贤萍.基于河长制视角的河南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陕西水利,2019(11):1-2,6.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