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小麦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2020-07-03马庆融张爱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张春民乐县生育期

马庆融,张爱琴

(甘肃省民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民乐734500)

小麦是民乐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在2万hm2以上,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民乐县二类地区栽培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试验,从经济性状表现及产量结果等方面观察其在民乐县的适应性,从而筛选出适宜民乐县二类地区栽培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民乐县新天镇王什村,海拔2192 m,年平均气温2~4℃,年降雨量300 mm,土层深厚,土壤供肥能力上等均匀。试验地前茬作物为马铃薯,秋泡地,地势平坦,灌水方便。

1.2 供试品种

参试春小麦品种共15个,即甘育4号、银春10号、陇春41号、宁春4号、酒春4号、武春9号、永良15号、宁春51号、陇春36号、临春37号、张春22号、宁春11号、陇春30号、张春21号、张春106号,以当地主栽品种永良15号为对照(CK)。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5个处理,3次重复,共45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试验总占地面积1 200 m2。采用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量450 kg/hm2。施过磷酸钙1 200 kg/hm2、碳铵1 050kg/hm2,化肥全部以底肥施入。于5月20日、7月12日各灌水1次,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物候期和生育期 生长期观察记载物候期。按1个小区小麦50%达到该物候期标准作为该小区物候期的时间,以该小区小麦出苗到成熟期的天数为该处理小麦的生育期。

1.4.2 株高的测定 在小麦蜡熟期用钢卷尺随机测定20株小麦株高,取其平均数作为本处理的株高。

1.4.3 穗长的测定 在一个小区内随机抽取20株小麦,用钢卷尺测量穗长,取20株穗长的平均数为本处理的穗长。

1.4.4 穗粒数和小穗数 在一个小区内随机抽取20株小麦,调查其有效穗粒数和小穗数,分别取20株的穗粒数和小穗数的平均数为本处理的穗粒数和小穗数。

1.4.5 千粒重的测定 在一个处理的小麦晒干后用四分法抽取500 g,然后再数1 000粒,然后用1/10 g的天平称重作为该处理的千粒重。

1.4.6 株数的测定 每个小区测1 m双行数其株数,计算单位面积基本苗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于4月3日播种,出苗情况各品种均相差不多。生育期最长的是永良15号(CK)、张春22号、张春21号、张春106号,均为8月16日成熟,生育期136 d;其次是陇春41号、宁春4号、陇春36号、宁春11号、陇春30号均为8月15日成熟,生育期135 d;银春10号、酒春4号8月14日成熟,生育期134 d,生育期最短的是甘育4号、武春9号、宁春51号、临春37号,均为8月13日成熟,生育期133 d,最短生育期比永良15号(CK)早成熟3 d。

表1 物候期记载

表2 经济性状

2.2 产量结构和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最高的是临春37号(113.2 cm),最低是武春 9号(74.7 cm),两者相差38.5 cm,临春 37号比永良 15号(CK)(83.1 cm)高30.1 cm,武春9号比永良15号(CK)低8.4 cm;穗长最长是张春22号和银春10号(10.9 cm),最短是临春37号(6.41 cm),两者相差4.49 cm,张春22号和银春 10号比永良 15号(CK)(8.6 cm)长 2.3 cm,临春37号比永良15号(CK)短2.19 cm;穗粒数最多的是甘育4号(53.4粒),最少是临春37号(30.9粒),两者相差22.5粒,甘育4号比永良15号(CK)(35.7粒)多17.7粒,临春37号比永良15号(CK)少4.8粒;小穗数最多是陇春30号(18.3个),最少是陇春41号(12.9个),两者相差5.4个,陇春30号比永良15号(CK)(17.9个)多0.4粒,陇春41号比永良15号(CK)少 5个;千粒重最高是宁春 11号(57.94 g),最低是银春10号(42.84 g),两者相差15.1 g,宁春11号比永良 15 号(CK)(44.18 g)多 13.76 g,银春 10号比永良15号(CK)少1.34 g;株数最高是宁春4号(930万株/hm2),最低是甘育4号(585万株/hm2),两者相差345万株/hm2,宁春4号比永良15号(CK)(795 万株 /hm2)多 135 万株 /hm2,甘育 4 号比永良15号(CK)少210万株/hm2。

表3 产量结果

2.3 产量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产量位居第一的是张春106号,折合产量为8 244.15 kg/hm2,比永良15号(CK)增产1 100.55 kg/hm2,增产率为15.4%;第二位是甘育4号,折合产量为8 004 kg/hm2,比永良15号(CK)增产860.4 kg/hm2,增产率为12%;第三位是陇春30号,折合产量为7 723.8 kg/hm2,比永良15号(CK)增产580.2 kg/hm2,增产率为8.1%;产量最低的是武春9号,折合产量为5 482.8 kg/hm2,比永良15号(CK)减产 1 660.8 kg/hm2,减产率为 23.2%;其次是临春37号,折合产量为5 922.9 kg/hm2,比永良15号(CK)减产1 220.7 kg/hm2,减产率为17.1%。参试的15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的产量高于永良15号(CK),折合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张春106号、甘育4号、陇春30号、宁春4号。有10个品种的产量低于永良15号(CK),折合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宁春51号、张春22号、陇春41号、宁春11号、酒春4号、张春21号、银春10号、陇春36号、临春37号、武春9号。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5个品种,折合产量7 500 kg/hm2以上的有4个,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张春106号、甘育4号、陇春30号、宁春4号,这4个品种适合在民乐县二类区(海拔2 200 m左右)进行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张春民乐县生育期
新丝路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借 刀
借刀
甘肃省民乐县第八届“思温杯”师生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扶贫结出教育“幸福果”——民乐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借刀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