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地区部分围绝经期体检女性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02刘帝辛林明冉利梅聂四平金鹰

贵州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肥胖率高血脂油炸

刘帝 辛林明 冉利梅 聂四平 金鹰

(1.贵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与妇幼保健学系,贵州 贵阳 550004;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

肥胖不仅威胁我国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还会降低人的自然寿命,增加早死危险性[1]。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分泌减少且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性亢进,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促进脂肪吸收和储存,更易导致肥胖。因此,我们应关注围绝经期女性的身体健康,了解围绝经期女性超重及肥胖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围绝经期女性肥胖的防治指明方向。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8年6至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786名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研究。排除既往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性肥胖及服用激素类药物引起肥胖者。本研究通过贵州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研究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完成问卷调查,并按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将年龄划分为四段。BMI(kg/m2)=体重(kg)/[身高2(m2)]:18.5 kg/m2≤BMI<24.0 kg/m2为正常,24.0~27.9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2]。

2 结 果

2.1围绝经期女性不同年龄组BMI分层分布 本次调查中,不同年龄组BMI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42,P>0.05)。围绝经期女性超重率占比27.99%、肥胖率占比6.49%。平均年龄为(49.19±5.70)岁,BMI平均为(23.30±3.33)kg/m2。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BMI分层分布[n(%)]

2.2围绝经期女性不同因素下BMI均值比较 不同因素下,BMI均值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高于城市,且BMI均值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既往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者BMI均值高于无病史者。BMI均值随饮食口味(偏淡、适中、偏咸)的加重而增加;BMI均值随对腌熏、油炸、肥肉制品喜好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见表2。

表2 不同因素下BMI均值比较

表3 不同BMI分层下各因素比较(n,%)

2.4围绝经期女性超重、肥胖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具有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居住地、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食盐口味、腌熏制品及油炸、肥肉类喜好为协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农村,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口味偏咸,喜食腌熏、油炸/肥肉制品为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围绝经期女性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续表

影响因素β值SEWald(2值P值OR (95%CI)高血压病史有0.9600.25913.7500.0002.612(1.572~4.338)无1糖尿病病史有0.6730.5101.7420.0181.959(0.722~5.318)无1高血脂病史有0.6520.2139.3530.0021.919(1.264~2.913)无1食盐口味偏淡-0.1640.1970.6880.4070.849(0.576~1.250)偏咸0.0140.2480.0030.0361.014(0.623~1.649)适中1腌熏制品经常0.2320.4610.2540.0151.261(0.511~3.110)偶尔-0.3930.3041.6650.1970.675(0.372~1.226)不吃1油炸/肥肉类经常0.7860.4073.7350.0382.195(0.989~4.872)偶尔0.2760.2830.9500.3301.317(0.757~2.292)不吃1

3 讨 论

本次调查中,围绝经期女性超重率占比27.99%、肥胖率占比6.49%。农村超重、肥胖率(39.68%、14.29%)高于城市(26.97%、5.81%),高于2013年张丽等[3]研究中农村围绝经期女性超重率的31.6%、低于其肥胖率的29.9%。

肥胖的高患病率以及其作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4]。本研究中,不同年龄组围绝经期女性各BMI分层构成比无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食口味、腌熏、油炸制品及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者,BMI均值水平具有差异。超重、肥胖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下降,此结果同尹香君等研究一致[5];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在农村,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口味偏咸,喜食腌熏、油炸/肥肉制品为围绝经期女性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达无以上病史者的2倍;经常食用油炸/肥肉制品者超重/肥胖发生率是无食用者的2倍。因此,在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控制体重至关重要。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环境相对潮湿,当地居民多喜食腌熏制品。相关研究提示,膳食盐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具有关联性,降低膳食盐摄入量有助于减少肥胖的发生[6]。同时,随着围绝经期女性体重的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7]、乳腺癌[8]、房颤[9]、脑卒中[10]的危险性增加。如今,饮食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快餐食品及外出就餐涌入生活,且高脂饮食与肥胖存在密切的相关性[11]。因此,加强健康宣教、提倡合理均衡膳食在超重、肥胖的预防中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肥胖率高血脂油炸
远离油炸食品的美味陷阱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悠闲茶餐厅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油炸冰激凌到底有多少个?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