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02郭焕利邹武军

贵州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透明膜表面活性胎龄

郭焕利 邹武军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的高发疾病。早产儿由于肺发育极不成熟[1],肺泡缺乏一种叫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导致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出现嗜伊红透明膜,气体难以达到肺泡内,导致肺不张,难以发生气体交换[2]。猪肺磷脂注射液是从猪的肺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临床治疗HMD的常用药物。孕周是评价胎儿发育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不同胎龄HMD患儿其肺发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均采用PS治疗,其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3],这是临床新生儿科需要明确的问题,以指导临床不同胎龄HMD患儿治疗方案制定。本方案对我院收治的不同胎龄的HMD患儿均采用PS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等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出生时胎龄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儿胎龄在35周以下共42例设为低胎龄组,一组患儿胎龄在35~38周共38例设为近足月胎龄组。低胎龄组患儿中男22例,女20例,胎龄30~35周,平均(33.42±2.05)周,出生时体质量1.21~2.34 kg,平均值为(1.90±0.43) kg,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17例,出生时Apgar评分4~7分,平均(5.38±1.62)分。自然分娩32例, 剖宫产14例。近足月胎龄组患儿中男20例,女18例,胎龄35~37周,平均(35.72±0.54)周,出生时体质量1.41~2.50 kg,平均值为(2.21±0.48) kg,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15例,出生时Apgar评分4~7分,平均(5.62±1.73)分。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常规治疗,如辅助通气、抗感染、恒温保育、营养支持、水、电介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并均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肺)治疗。生产商:Chiesi Farmaceutici S.p.A.,注册证号:H20181201,规格:1.5 mL∶0.12 g,首剂100~200 mg/kg体重,气管内滴注。临床医师根据患儿病情决定后续给药量和次数,通常12 h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后按照每隔12 h给予100 mg/kg的剂量给药。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 d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完成一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率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对两组患儿的辅助通气时间、需氧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进行记录并行组间比较。

1.3.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患儿经治疗12 h后,发绀、吸气呻吟、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动脉血气指标恢复正常,X胸片显示肺部文理清晰则判为显效;经治疗后患儿发绀、吸气呻吟、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X胸片示肺部阴影有改善,则判为有效,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动脉血气指标及X胸片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者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动脉气血指标检测 患儿治疗前、治疗后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气指标(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率比较 两组患儿完成3 d治疗后,低胎龄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近足月胎龄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低胎龄组患儿治疗前后PaO2、SpO2上升幅度及PaCO2下降幅度均高于高胎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2.3两组患儿治疗效率相关指标比较 低胎龄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需氧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较高胎龄组患儿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率相关指标比较(d)

3 讨 论

早产儿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患儿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面部青紫、吸气性三凹征及呼衰等症状。是影响早产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5-6]。临床治疗以尽快纠正患儿通气换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常用治疗措施以氧疗、机械通气、给予促进肺泡发育药物等措施[7-8]。胎龄是衡量胎儿发育成熟度最为关键的指标,胎龄越短胎儿娩出后身体各项指标均较弱。肺的发育成熟度受胎龄影响较大。临床超过80%的HMD患儿为早产儿。HMD是新生儿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9]。早产儿肺泡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其肺泡的通气功能受限,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导致血气交换出现障碍,继而影响到患儿的循环功能、神经功能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10]。临床治疗HMD患儿以氧疗、机械通气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同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尽快促进患儿肺顺应性,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但临床部分研究显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HMD患儿时,疗效并不稳定,部分患儿对药物的敏感性不高,致使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耽误患儿的治疗时机[11-12]。不同胎龄HMD患儿其肺发育程度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其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是否是导致治疗HMD患儿疗效不稳定的原因,临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13]。本方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的HMD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的差异,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HMD患儿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低胎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近足月胎龄组患儿高。分析原因可能与HMD患儿肺发育成熟度有关。肺泡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水平是衡量HM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该物质水平越低,气体进入肺泡实施气体交换的途径阻塞越严重。及时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其可迅速提升患儿肺泡实施气体交换的功能,快速改善患儿缺氧状态,促进其炎症状态改善,综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升其临床效率[14]。低胎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及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也较近足月胎龄患儿具有明显的优势。说明低龄HMD患儿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敏感性高于近足月胎龄HMD患儿。临床在选择HMD患儿的治疗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儿胎龄,对于近足月胎龄患儿适当增加其它改善肺泡功能的药物,以增强治疗疗效[15]。

综上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低胎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疗效及效率均较高胎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高,可能与低胎龄患儿肺发育较高胎龄患儿发育更不成熟,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敏感性较强有关。

猜你喜欢

透明膜表面活性胎龄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鉴别诊断实际价值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