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C术后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观察

2020-07-02杨建单涛

贵州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凝胆管胆囊

杨建 单涛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府谷县人民医院,陕西 榆林719400;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4)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类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但此种手术方案若处理不好,也存在着诸如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不仅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时甚至可危及到生命安全[1-2]。因此,及时寻找造成胆管损伤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治疗结果,旨在有效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从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且在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患者95例进行研究,男56例,女39例;年龄25~68岁,平均(43.7±2.8)岁。入选标准[3-4]:(1)符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指征;(2)胆管损伤均在术后产生;(3)年龄≥25岁。排除标准:(1)开腹手术者;(2)随访3个月内失访者。

1.2研究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历数据资料,统计造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原因,并确定胆管损伤的类型。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的治疗方式及不同时期的治疗结果。疗效评价[5-6]为优: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且经CT检查显示结果正常;良:术后发生轻微的胆管炎,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病情可控;差:术后有严重的胆管感染或胆管狭窄等相关症状。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多项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算F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术后胆管损伤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胆管损伤的类型中,电凝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断离伤及夹闭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损伤的原因中,手术操作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胆管损伤的类型及原因分析[n(%)]

2.2患者的治疗方式分析 给予胆管吻合手术联合T管支架引流者35例,占比36.84%,其次为冲洗引流30例,占比31.58%。见表2。

表2 患者的治疗方式分析[n(%)]

2.3患者不同时期的治疗结果分析 随访3个月,95例患者自术后7d至术后3个月的治疗结果变化差异不大,其中术后3个月的优良率为94.74%(90/95)。见表3。

表3 患者不同时期的治疗结果分析

3 讨 论

在临床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作为胆囊切除的一种重要的微创手术方案,通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应用较为广泛。但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实施此类术式后可能会引发相关并发症,胆管损伤或胆漏即为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及处理,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7]。因此,分析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经过研究后发现, 胆管损伤的类型中,电凝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断离伤及夹闭伤;而在胆管损伤的原因中,手术操作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原因。提示电凝损伤是主要的胆管损伤类型,而造成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是手术操作损伤。原因可能是因为术者在术中操作不慎或经验不足致使部分手术步骤触及患者的胆管并造成损伤。有学者[8-9]报道指出,手术医师在实施手术时若未充分掌握患者胆囊周围的解剖结构,在使用电凝设备时更易于损伤胆管,特别是在出血的条件下,受其干扰后往往较难明确胆囊周围情况,进而导致电凝损伤。而夹闭伤可能是因为手术医师在术中盲目钳夹,并错误地结扎了患者的胆管所引发。针对出现的胆管损伤,本文术中给予胆管吻合手术联合T管支架引流者35例,占比36.84%,其次为冲洗引流30例,占比31.58%。事实上,对于胆管损伤的治疗,应视损伤情况实施处理,针对侧壁损伤相对较轻,且断端比较整齐者可予以吻合缝合,置T管支架引流。针对胆管横断损伤<2 cm者,应先将断端制成斜面状再给予吻合,置T管支架引流。针对胆管损伤比较严重者可予以胆肠吻合术,再配合冲洗引流则可较好地改善症状。本文随访3个月后,95例患者自术后7 d至术后3个月的治疗结果变化差异不大,其中术后3个月的优良率为94.74%(90/95)。提示相关治疗措施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需注意,术者在决定治疗措施时应先检查患者胆总管完整性,再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手术完成后则需严密确认未发生胆汁渗漏之后再为患者关闭其腹部切口,此举可较好地避免病情反复[10-11]。针对胆管损伤的预防,笔者认为术者应强化胆囊和周围解剖结构的认识,在术中发现有炎症或者出血时,需先处理其胆囊管,彻底游离胆囊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再实施切除手术。同时,电凝设备的应用需由手术经验较为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若术中有出血过多的现象,则应考虑给予中转开腹,避免盲目使用电凝夹止血,从而对胆管产生不可逆的损伤。Li LX等人[12]亦报道证实,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虽能够获得微创的有点,但也需考虑手术操作的并发症风险,对于可能存在的胆管损伤应尽可能地做好充分评估,给予针对性地预防处理,方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应尽可能地规避可能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并对发生的术后胆管损伤尽早处理,尽可能地降低胆管损伤。

猜你喜欢

电凝胆管胆囊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