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S指导下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0-07-02王桂林

贵州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咪酯国药准字芬太尼

王桂林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宜宾 644000)

BIS(脑电双频指数)是一种麻醉意识深度监测数据,它通过对原始脑电波进行回归分析,利用非线性相位镇定原理排除干扰的脑电信息,并将筛选出的脑电信号经由标准化、数字化转换为可视的量化指标,其数值范围为0~100,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脑部活动能力越好,也意味着麻醉抑制的程度越浅[1-2]。靶控输注主要利用计算机对患者的药物输注速度、浓度进行有效控制,其操作方式便捷,变化快速,有助于减少临床患者因麻醉过深或过浅而引发的应激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率[3]。为进一步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在BIS指导下进行靶控输注的手术麻醉效果,本文选取了98例实施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收取时间: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及麻醉方法

1.1研究资料 从我院需要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98例(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掷骰子”的方法将他们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52~68岁,年龄均值(58.72±3.31)岁;体质量38~69 kg,体质量均值(52.23±4.16) kg;身高145~178 cm,身高均值(161.32±3.35) cm。观察组年龄50~66岁,年龄均值(58.68±3.28)岁;体质量37~70 kg,体质量均值(52.25±4.18) kg;身高144~179 cm,身高均值(161.36±3.38) cm。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纳条件:(1)本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子宫切除术的相关手术指征;(2)本研究所选患者均已知晓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条件:(1)合并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8h禁食,且在开放静脉通道后均通过美国Aspect公司生产的A-2000XP型BIS麻醉深度监测仪对两组患者的BIS值进行监测。

1.2.1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术前给予患者0.5 mg/kg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67458,生产单位: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0.05 mg/k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031071,生产公司: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麻醉诱导,待麻醉起效后通过TCI-III型靶控输注泵入0.15~0.20 mL/kg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10368,生产企业: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期间控制患者血浆中药物靶浓度为0.60 μg/mL。确认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0.50 mg/kg维库溴铵并实施气管插管,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控制通气频率为10~14 次/分,潮气量为8~10 mL/kg,吸入氧流量为2 L/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5~45 mmHg。手术过程中持续泵入0.10~0.40 μg/(kg·min)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2,生产工厂: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进行麻醉维持,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间断性给予1~2 mg维库溴铵及1~2 μg/kg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维持肌松,控制BIS值为40~60。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使用肌松药物,手术结束5 min时停止使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

1.2.2观察组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如同对照组,手术过程中靶控输注0.15~0.20 mL/kg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022992,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0.10~0.40 μg/(kg·min)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其余操作如同对照组。

1.3评价项目 (1)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包括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3项[4]。(2)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对比: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气管插管拔管后5 min(T3)的心率及血压(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进行监测记录。(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包括恶心呕吐、躁动、肌肉震颤3项[5]。

2 结 果

2.1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如表1,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2.2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对比 如表2,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及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及血压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如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49,(%)]

3 讨 论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术式,多用于治疗子宫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严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疾病,一般根据患者年龄及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会采取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全切除、次广泛切除、广泛切除等切除方式,切除途径也很多,包括经腹部、经腹腔镜、经阴道等[6-7]。手术麻醉是通过麻醉药物或其他方式实施的一种中枢神经及其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以此来达到手术过程中的无痛目的,以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与应激反应[8]。以往术者多依据自身手术经验对镇静、降压药物进行调整,但容易出现麻醉过浅或过深的情况,从而引发患者苏醒延迟、应激过度等不良情况[9]。BIS作为患者麻醉意识深度的检测数据,一般情况下认为40~60是最为理想的麻醉深度。靶控输注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随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给药剂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安全性。

依托咪酯作为一种非巴比妥类催眠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速、作用时间短、易于恢复的特点,可帮助患者维持脑灌注,减轻颅内压力,且未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常将其用于手术麻醉诱导[10]。据相关研究资料发现,虽然依托咪酯在临床麻醉维持上的应用概率较低,且容易对肾上腺皮质产生抑制作用,但该作用效果具有一过性的特点,一旦停止输注药物,将不会对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任何影响[11]。瑞芬太尼作为一种阿片类抑制药物,具有明显的镇痛、短效的特点,且持续输注下不会造成积蓄,有90%以上的药物可经由血浆或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排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中[12]。作为短效类的药物,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靶控输注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对BIS造成明显影响。

由文中数据对比可知,虽然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对比差异不明显,但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说明在BIS指导下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安全性更高,可降低对患者心血管的影响程度。

总而言之,BIS指导下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提高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有效率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咪酯国药准字芬太尼
更正声明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依托咪酯丙二醇溶剂与脂乳剂和异丙酚临床麻醉效果的比较探讨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