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健瘘带联合护理宣教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应用探析

2020-06-30简琳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血液

王 静,简琳娜,王 霞,鄢 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随着现代肾脏病治疗技术的进展,血液透析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动静脉内瘘作为患者血液透析中最重要的血管通路 , 其功能状况直接影响着血液净化效果[1]。因此,在此期间需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引发动静脉内瘘的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进而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6月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血透患者40例,予常规护理宣教(对照组),同年7-12月的患者40例使用新型健瘘功能带联合护理宣教(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52.4±2.3)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50.9±2.2)岁。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宣教,护士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使用一种新型健瘘功能带联合改良式书面和口头护理宣教方式:

1.2.1 健康教育

护士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演示新型健瘘功能带的使用方法,于坐位或站位时可将上肢前臂悬于胸前功能位,以促使静脉回流控制水肿,兼顾保暖。告知术后伤口护理及保护手术侧肢体的注意事项,发放资料并宣讲肾衰正确的营养摄入方法及心理疏导培训,积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1.2.2 动静脉内瘘护理

指导其使用新型健瘘功能带进行健瘘操的锻炼方法,反复强调血管通路早期狭窄、闭塞或感染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并将纸质版资料发放给患者作为书面学习材料,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配合程度。开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后,患者更应高度重视内瘘处的护理,从而尽量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间。生活中如遇内瘘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

1.2.3 电话追踪随访

专职护士术后定期电话随访,就内瘘的使用和维护方面长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内瘘处血栓、感染或出血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对比

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5.0% 较对照组22.5%明显较低,且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对比 [ 例(%)]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 95.0% 较对照组 82.5% 明显较高,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 [ 例(%)]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根本保障,是维持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具有创伤小、容易穿刺、血流量充足且不易交叉感染等优点,但是人体内可以造瘘的血管并不多,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要实行保护措施,动静脉内瘘早期和透析期间的护理极其重要,护理得当可减少内瘘并发症[3]。但若护理不当,则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血栓、感染、出血等,从而对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4]。这些并发症发生机制为:内瘘术会增加患者静脉内压引起出血,而术后免疫力降低和营养缺乏可引起感染,手术导致患者血管弹性变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血液粘度,从而引起血栓。在内瘘术后的维护工作中采用一种新型健瘘功能带联合改良式书面和口头护理宣教方式,即可有效帮助患者预防和护理上述并发症,并能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促进其术后有效康复,进而提升其满意度。本文研究中,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且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且P<0.05。因此可见,新型健瘘功能带联合护理宣教对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血液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