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在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2020-06-30马燕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产科新生儿

马燕霞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85)

护理质量是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生儿身体抵抗能力较低,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如护理工作质量欠佳,将会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鉴于此,本研究对新生儿护理质量提升方式加以分析,讨论PDCA管理形式的应用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56例,利用奇偶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28)与参照组(n=28)。实验组新生儿男14例,女14例。年龄分布1-16d,均值(8.78±2.31)d。胎龄分布36-41周,均值(39.41±1.37)周。参照组新生儿男16例,女12例。年龄分布1-15d,均值(8.75±2.28)d。胎龄分布36-42周,均值(39.47±1.41)周。新生儿年龄、性别、病种、病情、治疗方式结果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 方法

参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予行PDCA护理,计划阶段(P),对产科新生儿相关护理工作加以总结,并找出护理中存在的隐患,于学术网站之中检索相关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调解其护理内容[2]。实施阶段(D),按照护理计划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并针对新生儿常见风险进行预防性护理,包括窒息、黄疸等,完善母婴床旁会形式,并对产妇早吸吮进行指导。检查阶段(C),在每个月月末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发现护理纰漏、隐患进行总结。调整阶段(A),针对总结期间发生的各项纰漏、隐患和问题,调整其护理计划,调整后再行贯彻实施,进而持续性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水平[3]。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工作质量加以评估,包括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沟通交流、护理文书,每项标准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护理工作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56例新生儿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沟通交流、护理文书质量水平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 结 果

对比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水平数据(见表1),实验组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沟通交流、护理文书质量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新生儿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沟通交流、护理文书质量水平比较[分]

3 讨 论

产科护理工作异于其他科室,由于产科中新生儿年龄较小,其生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且新生儿免疫系统欠佳,故造成新生儿护理难度较高,极易发生护患纠纷及护理纰漏。对此,本研究就新生儿护理实施PDCA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实验组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沟通交流、护理文书质量水平高于参照组。PDCA管理模式亦称之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该管理形式针对临床护理各项风险及隐患加以控制,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其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性水平。PDCA管理模式包括护理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及调整阶段,上述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逐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进而降低产科护理纰漏,是提升其护理效果的重要措施。

综合以上结果,对新生儿护理工作开展PDCA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水平,其应用效果明显,因此,PDCA管理于新生护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产科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