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中小学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探析与策略研究

2020-06-29莫青妮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措施问题

莫青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价值多元化、经济多样化为农村群体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所以很多农村青壮年男女都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但是也给他们带了困惑,很多学生变成了留守儿童,给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德育尤其是农村学校德育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日常生活习惯养成在各学段德育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小升初过程中,远离家人寄宿于学校,这就要求培养他们生活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从农村中小学德育衔接出现的问题和城乡德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诸多问题。本文以良口乡中小学为例,结合其中小学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德育衔接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德育衔接;日常生活习惯;问题;措施

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为目的,而小升初的德育衔接管理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思想上、学习上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因此,做好小升初的平稳过渡,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为往后的初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探索出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与设施设备,使学校相关的工作管理部门能够探索出德育教学规律,找到合理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学校德育教学的发展。依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我校由小学刚升上初中的学生以及良口乡各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調研,发现德育管理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在采取相应措施。

1 良口乡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就良口乡许多村小学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父母不够重视,学校德育管理滞后,少数民族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难提高。

1.1父母的重视度不够。

良口乡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很多家长思想闭塞、落后,且较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品格的养成关注度不高。再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多元化、经济多样化以及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群体提供了较大的就业机会,很多村里的青壮年男女外出务工,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身边缺乏父母完整的家庭教育,从小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力薄弱,很多父母只是在经济上补偿孩子,却没有在精神上正确地引导,再加上隔代教育的弊端,所以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1.2学校德育管理滞后

首先,在多民族聚居地的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是很便利,各村小学教学点分散,不集中,学校的管理松散、滞后,当学生升到初中时,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已经形成,很难扭转学生已染上的不良习惯;其次,在当今学校以及社会竞争的压力下,过于重视学生的智育成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下,给予学生德育教育的时间比较少;再者,中小学认为德育教育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学习文化课程上,而德育教育的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学校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才简单地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学习。最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德育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德育教育的内涵。农村中小学也没有相应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行德育衔接教育,出现了小学不管,初中难管的现象。

1.3少民族地区的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难以提高

相继普九之后,时代迅速发展,但是中小学的德育一直处于低迷甚至是退化的状态,特别是思想和教育较为落后的山区。

良口乡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有苗、侗、瑶等民族。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同,都是随着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与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民族风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和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而良口乡又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其落后不仅是因为经济落后,更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存在很多陋习,所以很多不良的民风民俗都影响着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比如,在苗族村子里,很多小孩子在未成年时,家长同意并且允许他们上桌喝酒,甚至抽烟等,这就与我们中小学生行为准则相违背的。由于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且风俗不同,家长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管理较差,甚至没有管理,再加上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所以学生很难得到及时的合理的引导与纠正,当他们由小学步入初中时,学生身上已经有很多的不良习惯,很难再去扭转。

在良口乡中学,由小升初刚入学的初一新生日常卫生以及学习习惯比较差,存在很多问题:1)宿舍不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吐痰,吃完零食的包装袋直接塞在席子地下,天花板与门窗的蜘蛛网随处可见;2)不注重个人卫生,身上汗味很重,衣服不及时更换,袜子不洗且乱扔在床底,留长指甲等;3)厕所不及时冲刷,整个宿舍臭气熏天;4)饮食卫生习惯差,饭前便后不洗手,饭桌上都是饭菜残渣跟骨头,有些人甚至直接喝水龙头的水;5)个人自理能力差,相当多的同学床铺乱七八糟,一堆脏衣服不及时清洗;6)作息时间观念差,午休或者晚眠铃声响后,还乱串宿舍、讲话、吹口哨、打闹,起床铃声向后又赖床;8)过度沉溺于手机,玩游戏、网络恋爱、网络约架;7)没有爱护公物意识,浪费水电、践踏草坪、涂刻桌椅墙壁现象非常严重等等。

2良口乡中小学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养成举措

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缺失父母的重视与引导,良口乡中小学的学生存在很多问题,给学校的德育管理带了很多的难题与挑战。要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得到健康发展,提高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及时着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我校在针对良口乡中小学的学生,特别是是小升初学段的学生以及初一新生积极探索良好行为养成的举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明确日常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目标

依据中小学身心特点,针对六年级学段以及七年级学段的学生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解决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做好小升初的平稳过渡,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思想上、学习上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往后的初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制度育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养成教育,将学生的行为常规制定成学校、班级的管理制度,也就是校规、班规等。首先,本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初都会由政教处牵头举行关于德育常规管理的全校性的常规会议、班级主题班会。其中,日常行为规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次,利用学生会管理制度,让学生互相监督,学生管理学生,再通过各项评分量化来给班级之间进行评比,利用周德育的流动红旗次数作为先进班级的参考分数项。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互相督促、自我检查、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比如:1、宿舍内务方面,每个宿舍设了宿舍长,负责督促值日生打扫宿舍卫生和内务整理,而学生会成员负责给每个班级的每个宿舍进检查打分。午休后、晚眠熄灯后,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学生会巡查宿舍进行检查。通过学生会的监督机制后学生的内务、午休以及晚眠纪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食堂就餐方面,分配好每个班级的就餐区域,有本班安排值日生在三餐后进行打扫,学校值日领导会在学生就餐时间进行检查有没有插队、乱倒饭菜、乱扔碗筷等现象,如有会第一时间纠正学生并且通报到班主任群,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如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会进行表扬,而学生会成员则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卫生检查打分,通过监督打分评比,学生就餐秩序以及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实行“学生会管理制度,学生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互相督促”的機制,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细化、量化并且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约,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2.3开展实践活动,加强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针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检查与考评。比如宿舍内务问题比较严重,我们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按照军训的标准对宿舍进行整顿,宿舍里面所有的被子、枕头都要朝着一个方向,衣服叠好不能乱放,书包靠墙放好;床底下划一条直线,所有的鞋子都要整齐的沿着直线摆放,且鞋跟朝外;牙膏、牙刷放在洗漱水槽上方并向一个方向整齐划一;天花板、门窗不能够有蜘蛛网;厕所便盆要冲刷干净没有污渍等;这些要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达成目标,通过评比让他们之间互相竞争督促。将这项活动加入到学生会常规检查当中,在公布栏上将评比结果展示出来,如有扣分项目及时反馈整顿,好的继续发扬。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树模范,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改掉不良生活陋习。

2.4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周”

刚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用将近一个学期并以“周”为活动时间强化适应初中的德育教育,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从“适应”变成“常态,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2.4.1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周。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起床、就寝、回家;按时就餐,不将食品带入教室;及时清扫教室、寝室和卫生区域;讲究卫生,不乱贴、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不随地大小便。

2.4.2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周。参加升国旗仪式,学生要穿校服,行注目礼,唱国歌;语言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举止文明,不推拉拥挤,不追逐打闹;注意仪表,衣服整洁,不留怪异发型,女生不化妆等;不进行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将手机带入校园;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帮助、文明交往,爱护公物,拾到别人财物及时交给管理部门。

安全习惯养成教育周。安全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妥善保管钱物,未经他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不偷窃,不勒索别人的财务;养成防火、防电、防溺水的良好习惯;遵守交通规则,不驾驶机动车;不欺负同学,打架滋事;不攀爬围墙校门等;注意饮食安全;不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2.4.3健康习惯养成教育周。积极参加两操,做好每个体育操的动作;组建班级球队,平时积极锻炼身体,开展各类有益体育活动;举行校运会、新广播体操比赛。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周。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探究、独立思考、切磋交流的习惯;充分利用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诚信考试,不作弊的习惯。

2.5建立班主任队伍,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而班主任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学生很多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而形成的。班主任就像是班级的一面旗帜,一个风向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积极示范、不怕烦琐、感召全体。比如,在午休、晚眠时间,班主任都要及时到达宿舍清点人数,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心理现状,对宿舍里面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学生,并督促他们及时解决或纠正。而一个班主任的力量是非常小的,班主任们只有团结一致、互帮竞争、互相帮助,才能够形成一堵充满凝聚体的墙,保护自己的学生拒绝不良陋习,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学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之间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设立班主任奖励机制,评比校级、县级、市级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主任们的育人作用,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2.6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需要全体老师、学校各管理部门之间团结互助。班主任只有一双眼睛,不能一天无时无刻地关注到自己本班的学生,需要科任教师帮助督促。科任老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明确知道德育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教师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科任教师要加强德育教育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中小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上体会良好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内涵以其重要性。

3结语

由于良口乡中小学,教学点分散,不集中,初中生基本都是寄宿生,良口乡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在研究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在资料搜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差。另外,我校是农村乡镇中学,师资比较薄弱,教师们对教育科研理论相对欠缺,钻研不够,科研水平急需提高,以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学校相关的工作管理部门能够探索出更多德育教学规律,找到合理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学校德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东.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与思考[J]. 江西教育科研,2001,(10):18-19+22.

[2]窦远林. 关于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8):71-72

[3]梁美凤. 社会主义新年农村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德育问题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08,(09):32-34

[4]高志兵. 探索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路[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03):73-74

[5]李富善.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与有效对策探析[J]. 考试周刊,2018(53):22-22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