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学习小组活动的组织和评价

2020-06-29张嘉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级英语学习小组教学模式

张嘉

摘 要:高级英语是我院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由于课程内容难度较大,教学活动预期和实践的效果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方法,从高级英语课程中学习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入手,总结实施成效与待改善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改善现有操作模式,推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高级英语;学习小组;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高级英语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阅读经典原文,继续夯实语言基础,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如能将教学主体更多转向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思考和表达,就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由于高级英语课本内容篇章长、难度大、修辞多、背景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硬件、课堂人数等客观问题的干扰,教师往往很难兼顾知识点传授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学习小组活动,是老师努力进行主体调整时,广泛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能有效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但实施过程有很多细节有待改良。

二、高级英语课程中学习小组活动的实施现状

1.高级英语课程目标

我院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描述如下: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語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如下目标:词汇量达到1-2万左右,能熟练掌握运用其中绝大部分单词及其所涉及的各类短语和习语,提高词语辨析能力。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译达到英语专业等级考试八级或以上水平;口、笔译能力能承担常规双语互译任务;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能从文体修辞、历史文化等专业角度对英美文学原著进行分析归纳、评论欣赏;掌握语言学基本原理,能以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分析比较。

该课程对师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这一阶段又面临专业等级考试、考研、实习等多项即将面临的现实压力,因此老师们必须兼顾帮助部分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习小组活动的组织

首先,学生自愿分组;分组后,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分配,包括对课前预习单词的测试,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句子分析,修辞、语法赏析,口语练习等;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与监督,记录学习过程与各小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达到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主动性。

小组活动完成之后,将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比如各小组派代表发言,翻译文章、分析修辞手法与语法、展示课文思维导图等,学生看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别人的欣赏,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从中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对小组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与鼓励,同时提出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从中总结经验,促进学习小组活动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3.学习小组活动的评价

学习小组活动运用于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之后,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和教师指导监督,能较好的掌握英语知识技能,学习兴趣有所增长,效果有明显提高。

首先,学习小组活动中通过对单词的测试,语法的合作学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英语基本技能,打好英语基础。小组成员在这项任务完成过程中,相互监督和比赛,也相互帮助,绝大多数任务能脱离老师指导完成。在学习小组活动中,通过小组任务的完成,学生的词汇量有所提升,对词汇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积极性提高,对于语法的学习更加主动,英语语法水平总体上升。其次,通过小组活动中学习任务的全面性,比如听力练习,句子翻译,文章理解等提高了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对长难句的掌握,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等。同时,小组活动中的口语对话练习和写作训练,通过小组活动,有效分解了压力,减轻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通过小组内的讨论,扩宽了同学们的思路,促进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小组活动中涉及到背景知识查阅的部分,通过知识众筹,既减轻了任务难度,也提高了任务完成效率,同时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

三、学习小组活动的优缺点分析

在学习小组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其优点与不足并存。整个过程使高级英语教学更符合现今学生们的需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优点

学习小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形成内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也在不断观察和总结,此项活动的加入有助于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1.1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合作精神

小组活动有利于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老师和小组成员一起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绝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但班级中包含了各种性格类型、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空间。此外,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相互帮助,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展开积极主动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学习小组活动可以使不同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互补。在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才华,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形成关于高级英语课程学习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合作精神。

1.2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以学习小组活动中的单词打卡环节为例,借助手机软件,通过小组比拼和相互提醒,能促使同学们长线坚持积累单词;通过学习小组活动中的分组阅读和分析理解课文环节,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不同观点提出后,通过交流与合作达到观点互通,优势互补,老师指导的范围可以聚焦到最难的部分。这些组内活动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对名篇的深入分析和透彻理解。

1.3教学模式的发展

为了能在整个活动中发挥最好的指导与监督作用,指导课堂活动有序进行,教师在每个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与组员合作包括讨论、对话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能改进传统班级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从而促进高级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完善;老师在此過程中也能主动吸收新的理论和经验,突破固有模式,不断创新,达到双赢。

2.问题

学习小组活动在具体实施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比如教学资源的缺乏,课堂的无序性等。控场不利时,容易走入误区,降低课堂效率。

2.1教学资源有限

信息时代的资源是丰富的,但跟授课内容关联度最大的资源呈零散分布。不少学校在多媒体使用方面仍有限制。活动中常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查询资料,但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规模、空间有限,无法随时给学生提供更多该课程所需的资料。同时,学生查阅资源的途径有限,收集的资料往往较为零散,不够全面。

2.2任务时间分配不均

在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监督学生进行活动,但学习小组活动的实施需要大量时间,而课堂时间有限,有些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有效的安排时间,布置任务,常常造成任务完成时间过长,时间利用不够合理。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课文的翻译,当进行整篇翻译时,学生往往在翻译完文章后,时间就已经过去大半,对于其他部分,比如修辞鉴赏、语法分析等有所忽视,造成学习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同时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2.3课堂的无序化

在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时,由于高级英语课程难度较大,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导致许多学生无法集中在任务本身,常会有偏离任务的倾向,将原本的任务要求抛之脑后,整个任务程序陷入无序状态。在讨论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每个人的意见各有不同,致使课程陷入混乱局面。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在与他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发生争执。而教师无法时刻注意到每个或者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无法对课程任务进行及时调整与纠正。

2.4学习小组活动的形式化

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些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而只是独立学习,完成任务,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有些学生英语口语基础相对较差,喜欢把学习任务当作笔头练习完成由于学生听力口语基础普遍较差,任务下达后,不少学生马上埋头动笔,将自己的观点先记录下来,到需要发言时,拿起文稿直接念。而其他学生在同学发言时,还是继续埋头动笔,很少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也很少将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使用。

在合作学习中,不少学生仅仅局限于对自己收集整理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而缺乏对彼此之间观点看法的吸收总结。而各小组进行调查分析时,小组间很少注意其他小组的观点看法,不能将其他小组的有效分析进行整合归纳,而仅仅局限于陈述自己小组的观点。如果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出现观点分歧,很少去考虑分歧的原因与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也很少承认自己观点中的不足之处,常常以完成合作任务为主要目的,不太重视合作过程的学习吸收,使学生在活动中缺乏实质上的合作精神,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够主动。

四、解决方案

学习小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会直接影响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现提出如下解决路径:

1.活动设计的细节优化

在学习小组活动中,由于活动设计不够合理,例如任务难易程度、课程时间分配等导致整个活动的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整个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教师应该优化活动设计,注重活动中的细节处理。

1.1注重任务布置的合理性

教师的任务设定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着手分析,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导向进行任务计划制定,否则学生会失去参与的欲望和态度。 同时,任务的难度等级也需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如果太简单失去挑战性,则无法激发学生思考与创新的能力,如果太难超过了学生普遍的承受范围,则会让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对英语学习的渴望。

1.2注重整体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关照到每一位学生,不能顾此失彼,努力使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到教学任务与活动当中。在选择具体任务执行方式时,尽量安排小组作业、对话问答等交流性的活动方式,而尽量少用独立阅读、自主翻译等缺乏交流内容的方式。许多学生有学习动机与计划,但不太愿意行动。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注意学生学习特点、心理特征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方式,注意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合作学习能顺利地进行。

1.3灵活创新的使用教学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是有很多教师都被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完全限制住,没有自身的创新运用,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也没有灵活性,使整个活动过程过于呆板陈旧。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授课经验改造一些操作性不强部分,提高整本教材的实际利用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每一单元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顺序调整。同时,还可以将高级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与其他的相关的材料进行结合,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这篇文章就可以与其他英语相关材料相结合,比如相关的短片,自然灾害的英语视频等,在介绍飓风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台风、泥石流、滑坡等其他自然灾难的词汇,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目前一些高校的软硬件设施方面来看,很多方面还有待改善。图书馆中的英语相关书籍较为陈旧,多媒体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在大学英语中应用。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更新更全面的信息,这些都会对高级英语教学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可以考虑加强软硬件方面建设,完善多媒体设施,增加专业实训室,允许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同时扩充、更新图书馆的英语资料,让学生能在课堂之余有更多的途径寻求知识,查阅相关资料。

3.固定评价与奖励机制

科学的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是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合理的评价、奖励等可以对教师和学生的任務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英语学习情况,感受到自身的英语进步,加强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混合型评价方式达到共同进步。除了小组内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完成情况做一个自我初步评价,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还要做好总结工作,使学生在总结中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评估自己有没有到达学习目标,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制定适应自身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各小组完成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之后,教师及时给予评估与反馈,提出整个活动中的优缺点,记录评价的结果。把每次的评价结果保存下来,期末时进行总评,以保证小组活动中学生任务完成水平的稳定性。同时,适当给予一些奖励,比如赠送英语相关书籍或者其他小奖品给表现较好的同学或小组,提高学生对高级英语的学习主动性。

五、结论

学习小组活动是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方式,然而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难度也比较高。因此需要教师与学生都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寻找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任务安排过程中也要求教师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要,使任务更加合理,富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学习小组活动这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式更好地运用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推动高级英语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同时促进高级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推动高级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凤清:《合作互动学习课探究》。载《文理导航》,2015年第10期第42页。

[2]陈树英:《语言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载《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2-114页。

[3]贺瑜:《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索》。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第114-115页。

[4]刘采敏、楚向群:《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型高级英语课堂教学》。载《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第2期。

[5]王玢诗:《体验式教学法在高级英语人文知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101-102页。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学习小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