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常见问题控制举措及案例分析

2020-06-29王永平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控制措施高速公路

王永平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控制举措,如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等,不断提高环境评价评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致力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控制措施

对于高速公路而言,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但是也影响着沿线的生态环境。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较长的线路和较广的影响范围等,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所以要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然而在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要加强控制措施的制定,致力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良好的控制效果,防止环境隐患的出现。

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问题分析

1.1 声环境影响评价

首先,目标描述的全面性不足。一般来说,带状在高速公路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介绍所属声环境功能区执行标准方面,其全面性不足。其次,执行标准的准确性未发挥出来。一些高速公路项目地址为农村地区,而且没有对相应声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再次,预测参数缺项现象严重。在噪声环境预测过程中,相关噪声源强预测参数严重缺失,如车流量和车型等,而且针对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超标区域,标注的完整性也存在不足。最后,评价等级并不准确。以某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受噪声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增加并不多,对声环境导则进行分析,评价等级为二级,但是在项目建设后,实际受影响人数普遍增多,达到一级评价等级,由于报告没有及时作出调整,所以仍然按照二级进行评价,这叫做降级评价。

1.2 环境风险评价

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期间,面对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的出现,极容易造成高速公路环境风险的出现,不仅会加剧危化品泄露、爆炸等事故的出现,而且严重污染到周边水源和大气环境。首先,没有合理划分水环境敏感点位置和线路关系,在项目经过水源保护区的影响下,应将项目线路经过的一、二级保护区之间的位置关系予以高度明确。其次,环境风险评价没有落实到位。规划水源保护区,是项目的重要一项工作内容,针对项目对该保护区的环境影响,没有做到深入分析,而且环境风险防范工作也没有执行到位。最后,缺少充分的环境风险应急能力论证。在计算事故池容积方面,相关依据极容易出现缺失现象,而且对于事故池大小和位置也比较模糊化。

1.3 生态环境评价

首先,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重要生态敏感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划定边界不明确或缺少对应拐点坐标;其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多以定性评价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数据偏少,不足以支撑生态环境评价结论。

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控制举措

2.1 声环境影响评价

首先,对建设期敏感目标进行准确描述。在敏感点中,主要体现在居民点和学校等类型之中,应将其声环境功能区类型、声环境敏感目标数量等进行明确化,在项目所在区域,如果存在声环境特殊敏感点,如学校,应将师生和住校师生人数进行明确化。总之要准确、完整地描述出声环境的各个项目。

其次,准确预测运营期噪声。在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要予以高度关注。在预测内容中,应将敏感目标环境噪声影响预测等纳入其中。在加强噪声预测过程中,应积极践行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为后续规划控制提供合理依据。昼夜噪声预测值、贡献值,应体现在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预测内容之中,将各个不同声功能区昼夜噪声超标量进行准确标注。

再次,对评价等级进行实时调整。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确保评价等级的合理性,并不断予以调整。

最后,加强噪声防治。在高速公路环评项目中,噪声治理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建设期内,要密切联系施工,加强低噪声路面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对噪声源强进行控制。要想不断提高运营期的降噪效果,在道路两旁应加强声屏障、隔声窗的设置,并将后期跟踪监测力度提升上来,确保降噪措施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2.2 环境风险评价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防止接触到一级水源保护区,如果距离较近或密切接触,应将各水源保护区的工程方案详细列举出来,并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体现出来,为环境影响比选结论的获取创造条件,并加大预防力度。在跨越水体桥梁的情况下,应加强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设置,并对物料运输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容积事故池的设置,确保良好的防渗设计效果,有效收集好危化品事故废水。

此外,对于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来说,要密切联系项目情况,确保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加强联动机制的构建,密切联系生态环保等部门。

2.3 生态环境评价

高速公路应避免与自然保护核心区、缓冲区等相接触,在项目选址初期阶段中,应加强生态论证,正确选择工程环境保护方案,并从环境敏感区所在位置、范围等要求出发,将这些环境敏感区与高速公路工程间的关系予以理顺,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详细列举出来。同时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环境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應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为了直观有效反映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尽可能利用列表清单、图形叠置、指数法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等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前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及程度等。

3 案例分析(以西北区域某高速公路为例)

3.1 工程概况

某高速主线建设总里程为41.538km,全线设置特大、大桥11896m/26座,中桥132m/2座,涵洞59道,隧道14250m/9座,互通立交3座,分离式立交2座,涵洞式通道12道,小桥式通道2道,高速公路管理所1座,全线共设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2处,停车区1处,养护工区1处,隧道管理站1处,隧道变电所10处。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m,建设期为3年。

项目沿线涉及声环境敏感点总数为31处,其中民居25处,养老院1处,学校3处,寺庙2处,临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同时穿越2处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桑科乡水源地和洒哈尔水源地,邻近2处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达麦乡江马沟水源地和王格尔塘乡崖玉沟水源地。

3.2 声环境评价及措施

3.2.1 评价等级

本项目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和4a类标准的地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明显增加(大于5dB(A)),噪声影响人口为沿线村庄居民、学校师生和敬老院老人,影响人口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声环境按一级评价。

3.2.2 声环境预测及措施

通过模式预测可知,本项目沿线声环境敏感点总数为31处,其中民居25处,养老院1处,学校3处,寺庙2处。敏感点超标统计情况见表1。

本次评价主要针对近、中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降噪措施,若敏感点超标量小于2dB,则运营期跟踪监测,若监测发现超过2dB则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若敏感点预测结果远期超标,则需在运营期对敏感点进行中远期跟踪监测,视监测结果决定补充建设降噪措施。针对各敏感点远期超标情况,本次评价建议项目预留专项环保资金,费用由运营养护单位负责预留和管理;根据监测结果及受交通噪声影响敏感点的要求适时采取噪声治理措施,如声屏障、隔声窗等。运营期声环境减缓措施及经费见表2。此外,建设单位应配合沿线各级规划部门,加强公路两侧的土地规划控制,在未采取措施前,公路两侧噪声超标范围内不宜新建居民住宅、学校等噪声敏感建筑。

3.3 环境风险评价及措施

3.3.1 危险品事故风险分析

根据该项目沿线重要路段(指跨河、村庄等路段)的调查材料,结合预测交通量,对重要路段危险品运输事故污染风险的发生率进行估算;对运营期间运输有害危险物品的车辆在重要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水体及重要村镇产生破坏性污染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潜在的污染风险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上述结果表明,本项目运营期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很小,并且考虑到运输的化学及其制品中不全是危险品,上述预测值偏高。由此可知,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敏感路段出现交通事故而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很小。根據从沿线公安交警大队了解的情况,近几年没有发生过危险品运输事故及其它环境污染事故。本项目设有完善的安全服务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护栏等,建成后,道路服务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敏感路段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很小。就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而言,在水域路段最大的危害是当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桥梁路段出现翻车,致使事故车辆掉入河中,从而使运送的固态危险品或液态危险品如农药、汽油、有毒有害化学品等泄露而污染河流水质。但这种事故的可能性极小,由于桥梁两侧均有坚固的安全护栏,可阻挡车辆掉入河中,危险品又均系密封桶装或罐车运输,故出现泄漏而影响水质的可能性也很小。

尽管此类突发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发生其危害性极大,且其发生具有随机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可结合公路设计,从工程和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预防手段来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并设有必要的安全检查,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同时要求公路管理部门做好应急计划,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够及时与当地公安、环保、交通等主管部门取得联系,组织调动人员、车辆、设备、医药,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污染影响降为最低。

3.3.2 风险应急措施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并在水源地保护区路段两端设置警示标志和限速标志,采用加高加固钢性护栏、实心防撞墙等防撞设施,降低危险化学品进入保护区的风险,并设置视频监视、交通事件监测测、动态信息发布和交通诱导等设施,桥梁两侧设置防撞栏和桥面设径流收集设施,将桥面径流导入桥梁附近的事故池内,事故污水用罐车运至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

3.4 生态环境评价及措施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如下:项目建设对当地土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当地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产生大的影响;项目建设对当地农业生态的总体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不会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影响;项目的建设对沿线动物的正常活动和生活习性影响较小;项目取土场、弃渣场和施工场地设置合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较小。

施工期采用土地资源保护、植被资源保护、水土保持与防护等管理及工程措施,营运期要求道路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取弃土场的管理和养护,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养护,及时清理沿线固体废弃物,此外,邻近种质资源保护区路段悬挂“禁止随意丢弃垃圾”警示牌,设置减速标志和警示牌,提醒司机谨慎驾驶,减速慢行,最大限度避免车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小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结语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在区域之间的信息和人员交流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压力与日俱增,所以必须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避免项目建设和运营影响到环境,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朱云波,张祝林,刘潇,冯阳,申晓.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及评价[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06).

[2] 王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评价要点[J].海峡科学,2018(11).

(作者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控制措施高速公路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