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突显“四个战略支撑”

2020-06-29李中年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武装军队革命

李中年

纵观中国军队建立90多年来听党指挥、完善兵种、提高战力、强军兴军的历史,先后走过了反抗独裁需要武装、工农割据需要武装、抗日解放需要武装、执政治国需要武装、和平发展需要武装等多个发展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执政、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作为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和认识中国军队的光荣历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在新时代里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一、反抗独裁需要武装

1.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孙中山在广州创建的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发起了北伐战争,在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基本推翻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

3.在國民革命军胜利进军之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为了独吞胜利成果,先后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并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走上了“分共”“剿共”的反革命之路,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屠杀在了血泊之中。

4.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惨痛教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并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二、工农割据需要武装

1.当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指导中国革命在南昌、长沙、广州等城市的起义受阻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作出了“向农村进发”的战略选择。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游击战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星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了“燎原之势”,先后建立了十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4.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并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5.由于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和博古、李德等在军事上要求红军执行“御敌于国门之外”和“毕其功于一役”等左倾错误路线,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6.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抗日解放需要武装

1.国共两党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及其抗日武装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信心。

2.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面对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破裂和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再到战略决战,先后发起了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最终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4.为了赢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以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要,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四、执政治国需要武装

1.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内,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全国城乡,有力地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了社会治安;坚决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进攻为主”的策略,顺利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对外,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参加对美作战,于1953年7月迫使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并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殊死较量”的伟大胜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1949年4月和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部队正式成立,1966年组建导弹部队,2015年导弹部队改名为“火箭军”,实现了兵种完善、立体国防的战略目标,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战略支撑点。

3.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创业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参加了工农业大生产运动,承担了“两弹一星”等军事科研基地的建设任务和抢险救灾任务,体现了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

4.面对越南和印度在双方边境线上挑起的事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予以了坚决有力地回击,保卫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5.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和澳门,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开始,也为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了强有力的军事和政治保证。

6.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之路,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推动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随着辽宁舰、歼-20、特种兵、火箭军、五大战区、电子信息化装备等的研发和建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于军事领域,中国国防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五、和平发展需要武装

1.解放军依法协助地方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参加重大安保行动及处置其他各类突发事件,主要承担防范恐怖活动、核生化检测、医疗救援、运输保障、排除水域安全隐患、保卫重大活动举办地和周边地区空中安全等任务。

2.中国军队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加强国防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新的贡献。

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证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時积极承担联合国安理会赋予的海外维和任务,发挥了世界和平维护者的大国担当。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60、70周年和抗战胜利日等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展示了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以及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坚强决心。

5.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时有抬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受到冲击。中国军队坚决履行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能打胜仗的初心和使命,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担负起新的使命任务,那就是突显“四个战略支撑”的作用,即“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6.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这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

7.中国军队积极慑止和抵抗侵略,保卫国家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反对和遏制“台独”,打击“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在太空、网络空间等的安全利益,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

8.中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勤俭建军方针,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需求,合理确定国防费规模结构,依法管理和使用国防费。

9.中国军队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

六、有关的习题演练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 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D.武昌起义 广州起义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的史实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遵义会议

D.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3.下列不是中国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及其抗日武装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作战的是( )

A.汀泗桥战役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4.下列符合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需要武装”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和澳门 ⑤2015年导弹部队升级为“火箭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5.材料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如果有人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予以挫败,捍卫国家统一。

材料二: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将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军队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威胁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战略支撑,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三: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上述三则材料均摘自《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曾经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外部干涉势力”是指哪个国家?历史上某些人或国家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予以挫败,捍卫国家统一的两个史实。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请你列举“中国军队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威胁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战略支撑”的两个史实并分析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回答: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是什么?

(4)依据三则材料,对比和感悟中国不同时期的国防发展史,它对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1)美国。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和澳门;等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3)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4)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必须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等等。

猜你喜欢

武装军队革命
爱红妆更爱武装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上淘宝女军迷也能武装自己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中国的出行革命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