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局集团公司新建高铁联调联试安全管理实践与启示

2020-06-29方文清王文君

中国铁路 2020年4期
关键词:行车高铁列车

方文清, 王文君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

0 引言

联调联试是新建高速铁路开通前动态验收的关键环节,是复杂的系统调试优化过程,涉及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房建等专业,由于开通初期设备不稳定,参与联调联试的人员对设备、环境未完全适应,安全风险较多,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确保安全是高铁联调联试工作开展的基础[1]。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局集团公司)2019年7月21日—11月4日开展了新建武汉—十堰高速铁路(简称汉十高铁)、新建郑州—万州高速铁路(简称郑万高铁)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工作,以“科学指挥、周密安排、精心调试”为指导,以“确保安全,有序进行,如期完成”为目标,严格按照试验大纲、实施方案等文件相关要求,对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的各项工作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采取多种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了2 条新线联调联试各项测试工作。

1 工程概况

新建汉十高铁是湖北省第1个由地方主导建设的非国铁控股及代建的高铁项目,自汉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引出,经孝感市、安陆市、随州市、枣阳市、襄阳市至十堰市,线路全长399.126 km,设计速度350 km/h(孝感东—云梦东段设计速度为250 km/h)。全线设孝感东、朋兴(预留)、云梦东、安陆西、随州南、随县、枣阳、襄阳东、隆中、谷城北、丹江口南、武当山西、十堰北等13座车站。

新建郑万高铁位于河南省、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全长818 km,正线设计速度为350 km/h。邓州东(不含)—襄阳东由武汉局集团公司管辖。本次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及运行试验范围为新建郑万高铁邓州东(不含)—襄阳段,线路全长99.829 km。汉十高铁与郑万高铁在襄阳东站并站,十字交叉汇合。

2 风险点分析

2.1 基础设备状态有待优化

联调联试标准比开通运营线路标准高,调试速度为设计速度的1.1 倍。联调联试期间,各专业行车设备还处于调整优化阶段,设备质量未达到最佳状态,各系统相互之间的匹配关系未进行验证调试,给试验列车的开行带来不确定风险。

2.2 两条高铁行车组织相互穿插

郑万高铁既是跨局高铁线路,又与汉十高铁十字交叉,襄阳东站是汉十高铁和郑万高铁交汇的枢纽站。在同步联调试验过程中,襄阳东站汉十场与郑万场的场联试验相互穿插,同时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联调联试计划、施工计划上相互干扰,安全风险加大。

2.3 试验环境存在隐患

新建线路外部环境复杂,区间防护栅栏、通道门、站区内各施工进出口存在封闭不彻底的隐患,增加人员机具上道的风险。山区隧道灰尘较多,容易造成检测设备探头、检测车油箱等设备故障,影响检测精度及效果。

2.4 施工与试验相互影响

联调联试期间,部分站后剩余工程及试验发现问题的克服整改等施工作业与行车试验工作交叉,干扰正常的试验计划。调试期间,天窗时间有限,部分施工单位无计划施工、提前上道施工、施工机具和路料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偶有存在,给人身和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2.5 参试单位众多,协调组织复杂

参与联调联试的单位涉及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输、安监、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房建等各个单位及建设单位、检测测试单位,还涉及路外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专业多、人员多,协调和配合的事宜较多,结合部问题较多,协调组织工作复杂[2-4]。

2.6 关键岗位人员临时抽调

关键岗位人员主要包括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动车组司机、随车机械师、设备管理单位的应急人员。大部分人员是从各地方抽调的新进人员,对新建高铁线路的环境、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联调联试期间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处于不断适应阶段,缺乏应对联调联试期间突发状况的经验[5]。

3 安全管控措施

3.1 统一指挥,明确责任

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开始前,成立由武汉局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工作领导小组,会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科院集团公司)、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组成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现场指挥部,全面加强对联调联试工作的组织领导。武汉局集团公司科信部、运输部专人负责联调联试相关工作,相关设备管理单位专班专人驻扎联调联试指挥部,其他部门和单位参会人员相对固定,所有试验工作由联调联试指挥部集中统一指挥。

明确设备管理单位作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安全责任;落实运输部门行车组织主体责任、公安部门治安保卫主体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调接管设备“四权”(设备管理权、设备使用权、行车指挥权、施工管理权)后,按既有线管理[6]。

3.2 完善各项准备工作

3.2.1 做好联调联试大纲的编制、预审、审查工作

在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大纲编制过程中,与铁科院集团公司相关专业人员加强沟通,将武汉局集团公司对汉十、郑万高铁总体开通安排、工程进度体现在大纲中;武汉局集团公司同步制定联调联试实施方案。

3.2.2 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联调联试期间的行车办法、运输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规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停送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联调联试期间各项工作的标准及程序。

3.2.3 做好联调联试培训

联调联试开始前由职教部和机辆、工务、电务等专业部门对参试人员进行联调联试安全培训。组织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及管理干部熟悉站场设备及其平面布置,安排设备厂家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使调度员、管理干部和车站值班员能够掌握高铁联锁、CTC 等设备排列进路、辅助改方等基本操作方法。提前安排机务、车辆部门培训学习,掌握综合检测列车的驾驶操作及检修注意事项。

3.2.4 提前熟悉现场,防止隔离模式下超速

编印全线设备技术资料、各站平面图等技术资料,提供给调度员及机车乘务员熟悉现场设备布局。根据试验要求,逐级提速等多项试验内容,要求综合检测列车以隔离模式运行,人工控速,联调联试开始前,在各终点站前方设置5、10 km 终点距离牌,在各限速区位置设置限速牌,安排机车乘务员现场熟悉重点限速点位置。

3.3 创造“真空”试验环境

3.3.1 清理路内环境,实行调试区与施工区的硬隔离

在接管设备前,督促建设单位对现场电缆沟盖板、路材路料、工程垃圾及线路上的漂浮物进行清理,对隧道灰尘进行清理,避免测试设备受损导致测试数据失真。组织建设、施工单位对轨道车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进行清理,将轨道车放入各综合维修工区并做好防溜、隔离措施。

做好联调联试区段与工程未完部分施工地段及外部环境的隔离。对区间封闭网预留的通道门加锁,钥匙交工务段管理。对车站地道口、天桥口、进站口、出站口进行封堵,钥匙交车站管理。

每日试验前先行检查列车,确认试验环境,确认是否有材料器具或异物遗留、沿线树木倾覆、站台限界不良等问题,机车尾部安排添乘人员看守,防止列车部件脱落。

3.3.2 全面清理路外环境,对路外施工实行监管

每天对现场进行清理检查,在路基、桥台、站区通道等关键位置设置巡守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在路基地段按照“每公里一人”的标准防护。对邻近线路的施工现场进行逐一检查,对可能影响试验环境的挖机吊车进行劝阻,加强对邻近高铁线路的路外施工项目监管,在综合检测列车通过前停止施工;对不符合标准的上跨电力线进行改迁;对桥下搭盖的房屋,线路附近的广告条幅、大片彩钢瓦、危树、废弃临时梁场等进行清理。

3.3.3 对破坏试验环境的行为及时处置

联调联试开始之初即明确规定,发现违规进入网内的行为,第1 次警告,第2 次约谈,第3 次考核。在联调联试期间,严格执行试验、施工、添乘、行车等各项纪律要求,通过以上措施,惩戒相关责任人,警示各单位吸取教训。

3.4 优化试验计划

3.4.1 科学编制试验方案

联调联试现场指挥部依据铁科院集团公司提出的计划安排,结合试验进程、检测结果不断优化方案,通过精简上线次数减少安全风险。在襄阳东郑万场联调联试实施过程中,提前与郑州联调联试指挥部沟通商定、统筹安排,通过时间、空间上的硬隔离,实现检测列车的行车安全。在汉十高铁西段联调联试期间,优化先行检测列车计划,安排检测列车在枣阳站存放过夜,解决先行检测列车机车乘务员出乘过早引起的过劳风险。

3.4.2 精心组织计划实施

次日试验方案发布后,运输组与司机进行交底,对次日试验计划内容及关键环节进行解读,要求机车乘务员做到“六清楚”(行车凭证清楚、试验速度清楚、列车进路清楚、临时限速清楚、停车地点清楚、试验要求清楚)、开车前“三确认”(确认试验计划、确认开车条件、确认行车凭证)。在试验过程中,紧盯试验进度,力求做到每个试验序列测试有效。遇到车辆故障、线路设备故障等不可预知事件时,及时调整试验计划[7-8]。

3.5 强化过程控制

3.5.1 坚持盯台制度,实时掌控现场进度

现场指挥部实时盯控综合检测列车运行情况及进展,查看临时限速是否按要求下达,确认试验场景是否满足要求,提前联系前方车站准备好相关列车进路,防止列车进路错办。实时掌控综合检测列车运行状态,有多列动车组同时试验时,调整试验动车组在空间、线别和时间上实现隔离。针对突发异常状况,及时采取扣停列车、变更进路、修改运行计划等处理措施。

3.5.2 严格添乘纪律,落实逐级提速签认制度

根据每日试验内容,组织相关专业部门随车添乘,并严格控制上车人员,1 人1 证1 牌上车,无关人员禁止上车。在逐级提速试验时执行签认制度,工务、供电、建设单位共同确认设备状态,满足逐级提速条件后签字,行车指挥人员最后把关,以安全为前提,防止试验列车超速、冒进。

3.6 严格施工管理

按照“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要求,列车开行期间,停止一切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设备使用的施工作业,禁止人员上道作业。按照施工管理办法,执行登销记制度,严令禁止无计划施工、超范围施工、提前上道施工及机具路料清理不及时等行为。

3.6.1 科学安排天窗,减少试验干扰

优化天窗时间,除影响联调联试安全的施工外,其他施工统一安排,集中安排1~2 d的“大天窗”进行设备整治。使联调工作既张弛有度,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天窗资源,提高克缺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夜间作业后行车的安全风险。

3.6.2 施工方案审查

对接触网短路测试方案、ITC 测试方案,分别由供电部、电务部组织专题会议审查。对于信号测试方案,运输部在安排计划时,与铁科院集团公司计划人员对每条试验进路逐条核对,不断优化试验内容。

3.6.3 重要施工专题论证

针对郑万高铁唐河特大桥增设温度调节器、襄阳东站有砟轨道Ⅱ级缺陷整治等重要的施工作业、疑难问题,由武汉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家进行攻关,梳理风险点,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控制措施,明确主体责任。督促施工单位上足人员、材料、机具,高标准完成施工整治任务。

3.6.4 实行带班制度

现场整治、克缺作业时要求建设单位领导现场包保,设备管理单位干部带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派干部现场盯控,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设备整治,作业后各单位进行联合检查,确保作业后设备质量达标,共同对工具材料进行清点,工完料尽,防止异物遗留[9-10]。

4 结束语

联调联试是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必备环节,采用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是联调联试安全开展的重要保障。武汉局集团公司在汉十、郑万2条新线同步联调联试过程中,把握安全管理主动权,树立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坚守安全底线,通过上述一系列安全控制措施,有效防控了联调联试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实现了汉十、郑万高铁联调联试安全有序目标,为其他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行车高铁列车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高铁会飞吗
穿越时空的列车
雾霾天行车安全
夜间行车技巧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