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生命观对生命教育之启示

2020-06-27邓兰

中国德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挫折孔子道德

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应广泛吸收《论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的有益思想,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推陈出新,使生命教育真正落地开花,达到“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之目的。

生命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人的生命意义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是教育的本质。当前我国生命教育研究多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难以很好地适合我国国情。而关于生命教育,且看我国《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无一不是针对“生命的智慧”所进行的教育。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为例,从生命的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分析其传达出的生命观思想,以期为发展更符合中国文化内涵与特色的生命教育提供借鉴。

一、珍视自然生命,正视生命的长度

在孔子的生命观中,首要的是对人的自然生命的重视。自然生命指个体的物质存在,如身体、组织、器官等身心系统,包括躯体生命与心灵生命两部分。

(一)养护躯体:养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健康的躯体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孔子对自然生命的珍视,首先体现在他对自己及他人躯体生命的养护上。

其一,珍视自身生命。孔子对饮食起居之细节十分讲究,并归纳出保全身体、怡养生存的法则。对待饮食,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非常重视饮食的精细,注意养生,并提倡不吃久放、烹调不当或不合时令的食物,以免有损身体健康。对于所处环境,如孔子所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即不靠近危险或发生动乱的地方,避免以身犯险,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反对这种无谓的生命付出。其二,尊重他人生命。有一次,孔子的马厩被烧了,孔子退朝回家知道后,问“伤人乎”,没有提及马的事情,由此可见孔子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之意。卫灵公曾向孔子询问打仗之事,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身为万圣之师的孔子,又怎会不懂打仗的事。但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亲眼目睹各诸侯国相互争霸、无数生命在战争中丧失的惨景,因此十分厌恶战争,不愿为卫灵公献计。孔子对战乱的排斥与抗拒之心,正体现出其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二)笑对挫折:树立乐观的生命态度

孔子一生带弟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一路上遭遇过许多困苦与挫折。他曾和弟子自卫国南下时,因长相貌似曾祸害过匡人的阳虎,被匡人围困。孔子的弟子均很着急,但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即使身处困境,孔子也并未怨声载道、一蹶不振,而是以随遇而安的心态,安慰随行弟子并乐观面对挫折。面对挫折,应树立乐观的生命态度,增强情绪调适能力。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生命,会发现挫折不过是生命里的小插曲,不影响生活总体向好的发展方向。如此,也便能更理性地看待自身遭遇与社会发展,坦然地面对挫折,而不会拘泥于一时的困境。

除了“畏于匡”,孔子还曾遇到在陈绝粮、过宋被追杀等挫折与灾难,但他都从容面对并最终转危为安。这也启迪世人,在面对挫折时,除了保持乐观的态度,还应具备转化挫折的能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跨越挫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会将挫折转化为人生发展的动力,让生命在战胜苦难中绽放鲜艳的花。这样人才能越挫越勇,变得更坚韧顽强。

(三)礼遇死亡:尊重自然的生命规律

何谓生?何谓死?对此,孔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方面,他认为死亡并不是需忌讳的话题,而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规律。在河川边,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其认为人的一生从生到死,是一个如流水似的动态过程,人的出生就意味着走向死亡的开始。正因为死亡的存在,人才能感受到韶华易逝,应把握今朝、迎向未来,而不是任时光荏苒。倘若没有死亡,生命将毫无意义可言。人应以正面健康的态度礼遇死亡,尊重自然的生命规律,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死亡的内涵,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人也应从死亡中明白生命的唯一性与珍贵性,从而更加敬畏生命。

另一方面,孔子提出生先于死,应学会由死观生。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曰:“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見,孔子虽在谈论“死”,但落脚点在“生”。若将生命看作一条线,出生与死亡即线的两端,是命定的存在,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但两端之间的时间该如何安排,却是人能自己主宰、自主决定的。人应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无限的价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

二、舒张社会生命,拓展生命的宽度

社会生命是个体与人、自然及社会形成的交互关系。舒张社会生命,应帮助学生树立民胞物与的情怀,明白如何与自然及社会中的他人和谐相处。

(一)敬畏自然:与自然共存共生

孔子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的生命,坚持“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钓鱼时,孔子只用一竿一钩,而不截流网鱼,避免单次捕鱼数量过多;狩猎时,孔子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歇宿的鸟,因为他认为鸟通常都在飞行,如果鸟白天待在巢里,那它一定在孵育雏鸟,不能射杀。这些细小的行为,诠释了孔子敬畏自然的心态及追求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思想。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凭借日益先进的技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占据着极大的主动,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走向对立与紧张。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若人们无视自然的法则、肆意打破自然的平衡,恐怕迟早会遭致自然的报复,使生命在污染、病毒、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生命教育应提升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让人明白万物生命的平等性,学会与自然共存共生。

正如孔子甚是欣赏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融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生命教育也应培养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使人在自然气息的滋养下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样,人才能从心底敬畏世间万物的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创造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关照他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现实中的人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其生命是一种“共在”,不仅属于自己,也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属于生活共同体的社会。个体生命作为社会化的存在,为促进社会有序发展,应做到如下两点。

首先,应遵守公德伦理,建立为人处世的生命准则。孔子提出君子应克己复礼、约之以礼。这里的“礼”,即是社会规范,也是为维护群体生存而制定的法则。社会是联系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若人人不遵守社会规范而按自身想法肆意妄为,社会将陷入无序与混乱。故人应用“礼”要求自己,克服造成人心麻痹堕落的私欲,呈现德性本我。同时,孔子理想中的人应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谦谦君子,遇事反求诸己,而不苛责他人。若每个人都能自律,做到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将极大程度避免社会矛盾的产生,减少由于冲突造成的生命损耗。

其次,应关爱他人,养成与他人相互尊重与包容的生命态度。与人相处时,一是讲“仁”。人类正因自古以来就有守望相助的特性,才能从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灾难中存活下来。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人应胸怀社会,保持仁爱之心,关心帮助他人。此外,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给别人。二是讲“信”。现代社会是建立并运作在信用制度之上的,社会人群相互的信任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若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社会将难以运行。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三是讲“智”。现代人每天接触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易作出错误判断而与他人产生矛盾。孔子提出人应“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做到“择善固执”。与人交往时要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慎思明辨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在遇到价值两难问题需思辨判断时,方能坚守仁善的本质。

三、涵养精神生命,提升生命的高度

孔子认为精神生命最能大限度突破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局限,增强个体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绽放人独有的生命价值。

(一)至于道:树立生命理想

孔子认为立志然后求道,是人一生重要的方向。生命理想对人的生命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故其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他曾与颜渊、子路等人讨论个人理想,坦言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由此可见,孔子孜孜追求的生命理想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非汲汲于个人私利。

人只有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时,才能彰显生命的最高价值,故生命重要的是对仁道理想的追求而非功名利禄的企求。因此,君子“谋道不谋食”且“忧道不忧贫”,这是读书人的使命感。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使人的价值观逐渐产生偏颇。教育体系的实用功利主义使学校越来越难以培养出胸怀天下的君子,反而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缺乏为社会创造福利的远大格局,局限在狭隘的个人世界里。倘若教育培养出一群高智商却冷漠的“机器人”,必为社会发展埋下隐患。有道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生命教育应鼓励人立下远大的志向并付诸行动,终其一生追求生命理想的实践,将个人的福祉与公共福祉联结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据于德:涵养生命道德

孔子极为重视人格修为,认为道德是评判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最基础标准。他所说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就是指君子孜孜以求道德,而小人追逐利益。孔子也多次强调“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即认为君子日日向上致力于进德修业,而小人日日向下谋求私欲。

人可以不高尚,但一定不能低劣。人可以不伟大,但一定不可以不崇高。梁漱溟曾言:“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人活着不仅是为了谋生存,更重要的是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良好的道德有助于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修养,从而更好地实现生命意义。德性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上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物质享受所无法给予的。当今社会,有些人为了私利去坑害他人,这样的人即使获得了一时的利益,也终会被社会唾弃,难以获得长久的幸福。道德塑造个体生命的镜像,良好的道德可增益人格,陶铸人的风骨气节,生命教育应注重涵养人的生命道德,帮助人掌握道德的本质、陶冶道德情感并养成道德习惯,成长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成于乐:超越生命局限

孔子生平极重视礼乐,常以礼乐教人。关于礼乐的重要性,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句中可见。孔子认为音乐得白天地之和,与天地之序相合,具有移风易俗、涵养性情之效。真正懂得音乐之人,必是温和、纯善之人。故子曰:“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礼乐的本质,礼乐可陶冶人性、调节情绪,使人成长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除礼乐教化外,音乐更丰富了人的艺术涵养,使人格生命趋向至美的境界。孔子闻韶乐可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已融为孔子生活的一部分。

当前重智主义的教育使学校与家庭过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熏陶。连最能丰富人精神世界的美育,也远离高雅与神圣,沦为艺术技能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生命的自由与惬意。美育具有怡情的作用,可提升人对生活之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助力人养成高尚情操与良好性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生命教育應注重美育对人的重要价值,通过美育增强生活的仪式感、高尚感与意义感,使人能超越生命的局限,更加热爱生活、挚爱生命,并获得终极幸福。

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人不应该像器具一样成为工具,而应实现个体生命自觉,成长为完整的人。我国的生命教育应广泛吸收《论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的有益思想,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推陈出新,使生命教育真正落地开花,达到“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之目的。

[邓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何蕊

猜你喜欢

挫折孔子道德
Holism in Education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跟踪导练(五)(2)
挫折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终身不遇
道德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