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县梯子沟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2020-06-27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6期
关键词:尾砂粉质尾矿库

李 琛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46)

1 工程概况

该尾矿库位于成县黄渚镇小岭村梯子沟内。尾矿库地理坐标:E105°43′58.52″、N33°57′13.40″。地形地貌上属于西秦岭南坡侵蚀构造的中高山区,海拔1733m~1124m,相对高差609m,地形切割强烈,山势险峻,多悬崖、峡谷,该尾矿库已运营21年,现已停止生产,初期坝体采用10m高浆砌石坝体和20m高碾压土石坝加固而成。堆积坝采用上游法筑坝,形成4级堆积子坝,外坡比1:1.8和1:2.0,中间设置2条马道。

2 勘察方法及工作量

共布置勘探线3条,每条勘探线上布置不少于6个勘探点,共布置19个勘探点。勘探点间距21.8m~49.2m,勘探线间距15.5m~36.7m,孔深5.6m~27.8m,总进尺262.8m。目的是查明尾矿坝坝址区地层情况;查明尾矿的沉积规律、胶结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查明坝体内浸润线位置,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获得坝体稳定性分析剖面。

3 尾矿库区岩土工程条件

3.1 地层与岩性

①-1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土质不均匀。经人工回填碾压的碎石土为主,成分以灰岩等颗粒为主,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占50.0以上。颗粒以棱角状居多。由大量粉质粘土及尾砂充填,粉质粘土含量约占20%左右。①-2素填土(Q4ml):浅黄色,硬塑。②尾粉砂(Q4ml):灰白色,呈稍湿~湿,松散~稍密状态。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碎屑及硫化物为主。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约占50%以上。颗粒粒度不均,呈"千层饼"状,整体成松散状,局部含粉砂及泥质,成分单一,具水平层理,呈"透镜"状。③尾粉土(Q4ml):浅灰色、灰黑色,呈稍湿~湿,饱和,可塑~软塑状态。土质较均匀,切面较为粗糙,无光泽,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局部夹5mm~20mm薄层尾粉砂及尾粉质黏土层。④碎石土(Q4dl):浅灰色、呈稍湿~湿,饱和,中密~密实状态。成分以灰岩及石英片岩为主,多呈次棱角状,一般粒径5mm~10mm,约占50%左右,最大粒径超过100mm,由大量粉质粘土及尾砂充填,粉质粘土含量约占20%左右,局部角砾含量较高。④-1粉质粘土(Q4dl):黄褐色、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含有少量角砾及碎石,碎石含量不超过20%,颗粒母岩成分以灰岩为主。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中等。⑤灰岩(D):灰白,中风化,矿物成分以碳酸钙为主,隐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层面及断面均呈灰色,硬度相对较大。RQD值10%~20%。

3.2 坝体的材料组成

堆积坝的初期坝和堆积子坝由碾压土体和尾矿料堆积而成。由于后期对尾矿坝体加固,采用粉质粘土进行碾压加固,为硬塑状态。尾矿料主要由尾粉砂、尾粉土组成。堆积坝内的尾矿料呈灰白色,上部呈松散稍湿状。

3.3 库内尾砂的一般沉积规律

依据室内尾砂颗分的试验结果分析可知,根据剖面情况,尾砂在水平方向上,尾矿沿坡面向前流动过程中,细的颗粒随矿水的移动,颗粒逐渐由粗变细,靠近坝体的尾砂颗粒较粗,向库内逐渐变细,以粉土居多。

在垂直方向上,受初期坝相对倾斜地形影响,在垂直断面上颗粒由下向上逐次由细变粗。受排放尾矿时间的间歇性,放矿量、放矿浓度、压力等多种不固定因素,尾矿夹层较多,层理明显,多呈现互层形式。

靠近坝体区域,粗尾矿砂沉积较多,以尾粉砂为主。在远离坝体区域,尾矿砂向库内逐渐变为尾粉土,且由上至下尾矿总体呈现由粗变细的趋势。

3.4 物理学参数的确定

在充分考虑野外原位测试、室内常规试验等各种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规范综合确定计算剖面上各层岩土的天然重度γ、饱和重度γsat、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列于表1。

表1 稳定性计算参数

根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的4.6.3规定,计算过程中地震烈度为Ⅷ度时,水平方向地震系数取0.07,垂直方向地震系数取0.047。

4 稳定性分析

尾矿体颗粒细小,为散体堆积物。尾矿库的稳定性计算,主要还是沿用经典土力学理论,将其视为边坡。计算方法以极限平衡法为主。本文同时采用这2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的稳定性计算为尾矿库堆积现状。模型考虑正常运行、特殊运行和洪水运行3种工况。因尾矿库所处地区降雨量丰富,洪水运行时假定尾矿体全部饱和。特殊运行为地震烈度Ⅷ度时。

4.1 分析方法

4.1.1 瑞典圆弧法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s-最小稳定系数;Ci-第i条块滑面黏聚力(kPa);φi-第i条块滑面内摩擦角(°);ai-第i条块滑面与水平线夹角(°);li-第i条块滑面长度(m);Wi-第i条块滑面的土体重量(kN);Wqh-水平地震惯性力(kN);Wqv-垂直地震惯性力(kN);Yed-圆心至水平地震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m);Yc-圆心纵坐标(m)。

4.1.2 毕肖普法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s—斜坡稳定性系数,Wi—第i条块边坡土条重量,单位:kN,αi—第i条边坡土条倾角,单位:°,li—第i条边坡土条潜在滑面长度,单位:m,Ci—第i条边坡土条的内聚力,单位:kN/m²,φi—第i条边坡土条的内摩擦角,单位:°,Cz—地震影响系数,为0.2。

4.2 计算评价标准

根据《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50547-2010)6.0规定,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不应小于表2规定的数值,根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的23.2.12规定,四、五级尾矿坝稳定性最小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5。

表2 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

5 稳定性分析

5.1 分析方法的确定

当用圆弧法进行稳定性计算时一般需要假定多个不同的破坏网弧面,通过试算找出多个不同的F,以确定最小的稳定性系数。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计算剖面、计算参数与运行情况,分别用毕肖普法、瑞典圆弧法进行尾矿库现状坝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共进行3种计算方案工作。

5.2 计算结果分析

按照计算方法进行破坏圆弧的搜索,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稳定性计算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尾矿库现状正常运行条件下3种条件下2种方法计算所得的最小安全系数均均满足表4的要求,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简化Bishop法所得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比瑞典圆弧法得出的结果要高3.57%~7.14%。沿着破坏圆心的轨迹线,圆心越靠近坝体,所得安全系数越小,这就意味着,与坝体下基岩或硬土层相切的圆弧将是最危险滑弧。

正常运行条件:坝体及滑动带土体均未达到饱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均为天然状态,坝体处于稳定状态。坝体整体稳定,计算结果与坝体现状调查结论一致。

洪水运行条件:滑体土由于地表水下渗等因素影响处于饱和状态,滑体重量加大,滑带土抗剪强度下降,坝体体处于稳定状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特殊运行条件:计算坝体处于稳定状态。

尾矿坝现状坝稳定性计算、分析可看出,通过对最危险滑移面的搜索,正常状态和洪水运行状态下,滑移面主要沿堆积坝坝面滑移。洪水运行条件下,浸润线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当浸润线位置较高,坝体趋于饱和状态时,坝体稳定性降低很多。

由以上计算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尾矿坝坝体在3种工况运行条件下,堆积坝体是稳定的,满足安全条件。

在洪水运行下,坝体接近饱和,自重增加,强度降低,该坝曾在“8.12”暴洪中遭到一定的破坏。故在尾矿库运营中,必须加强对库区和库内排水设施的管理,提高尾矿坝的整体稳定性。还要做好坝体的变形监测。

6 建议

①尾矿坝在今后的闭库过程中,对浸润线、位移观测等监测设施做好维护工作,加强浸润线及位移的不间断观测。②现状堆积坝坝体应保持排水通畅,做好人工巡查工作,对堆积坝体截排水渠做好维护工作,保证畅通性。③做好尾矿库的调洪验算,满足排水要求。④做好坝体绿化维护工作,应以植草为主。⑤加强对整个尾矿库的巡视监测工作,并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尾砂粉质尾矿库
影响钽铌尾砂白度的因素分析
某铁矿山尾矿库回采工艺设计实例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大屯锡矿立式砂仓最佳进料参数研究
长期运行尾矿库的排渗系统渗透特性的差异化反演分析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木质素改良季冻土工程性质研究
筑牢尾矿库安全防线
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