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24李家伟肖雯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李家伟 肖雯艳

【摘  要】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手术之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使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对脑胶质瘤肝细胞标记物在原发及复发肿瘤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对比,使用回归风险模型对患者再次手术的肿瘤体积、KPS评分、GSCs数目、切除程度等多种因素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脑胶质瘤患者原发手术同步放化疗的早期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复发瘤灶距离原发病灶2cm的地方。第一次手术到第二次手术切除的时间间隔为1.5-18个月之间,平均时间为为(9.3±0.6)个月。脑胶质瘤肝细胞标记物在原发复发恶性胶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百分数为(3.05±0.35)%、(14.85±2.5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Kaplan生存分析示原发手术之后放疗肿瘤复发再手术之前的KPS评分≥70分、肿瘤全切等因素能够延长患者的二次手术之后生存时间(p<0.05);回归风险模型的分析表示再手术之前肿瘤体积、KPS评分、切除程度等因素方面属于独立预后因素(p<0.05)。結论: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具有大量的胶质瘤肝细胞,复发胶质瘤再手术属于胶质瘤肝细胞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方式,早期的积极再次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时间。

【关键词】脑胶质瘤;放化疗后肿瘤复发;再手术;预后

脑胶质瘤属于较为严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主要因素就是肿瘤的复发[1]。目前,临床在对原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手术之后复发再手术的治疗价值并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相关报道表示,胶质瘤肝细胞属于导致患者肿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可以将其作为再手术的价值评估标准[2]。本文研究就是分析脑胶质瘤手术之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的价值和影响因素,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9-60岁,平均年龄为(53.0±3.3)岁。本文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再手术之后进行常规放化疗,通过CT和MRI检查和患者临床症状表示肿瘤复发。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使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对脑胶质瘤肝细胞标记物在原发及复发肿瘤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对比:将组织石蜡包埋切片,使用胰蛋白酶进行消化,添加一抗CD133,、Nestin,在37℃中孵育1小时。添加荧光二抗IgG-FITC、IgG-RBITC,在37℃中孵育1小时。使用DAPO复染细胞核,封片通过荧光镜进行观察[3]。

1.4判断标准

CD133属于跨膜蛋白、细胞膜或者细胞质具有红色荧光就是阳性;Nesin定位在胞浆为绿色荧光;Nestin、CD133双标阳性为黄色荧光。

1.5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利用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脑胶质瘤患者原发手术同步放化疗的早期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复发瘤灶距原发病灶2cm。第一次手术到第二次手术切除的时间间隔为1.5-18个月之间,平均时间为为(9.3±0.6)个月。二次手术之前的功能状态为KPS评分20-10分,平均评分为(77.4±1.2)分。肿瘤体积为1.3-108.1cm3,平均体积为(32.2±13.0)cm3。脑胶质瘤肝细胞标记物在原发复发恶性胶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百分数为(3.05±0.35)%、(14.85±2.5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单因素生存分析

单Kaplan生存分析示原发手术之后放疗肿瘤复发再手术之前的KPS评分≥70分、肿瘤全切等因素能够延长患者的二次手术之后生存时间(p<0.05),详见表1:(功能状态评分标准80分以上为生活自理,50-70分为半依赖,50分以下为依赖级,一般大于70分)

2.3多因素分析

回归风险模型的分析表示再手术之前肿瘤体积、KPS评分、切除程度等因素方面属于独立预后因素(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脑胶质瘤属于具有较高病死率及发病率颅内恶性肿瘤,在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并不能够对肿瘤复发进行抑制。脑胶质瘤大部分都是在脑神经组织中生长,细胞分化不良、病程短和生长较为迅速,其和正常脑组织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大部分都不是同个脑叶,其属于指状向脑组织外深入,从而对脑组织造成了破坏,其治疗效果和肿瘤位置及体积具有密切的联系[4]。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并且和重要的神经组织具有密切的联系,只能够开展次全切手术,不能够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再手术之后复发率较高,并且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5]。

本文利用CD133/Nestin 对GSCs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结果表示,原发胶质瘤红的GSCs表达比较少,再手术放化疗后的复发胶质瘤组织较为丰富,放化疗主要是针对普通肿瘤细胞,GSCs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及抗辐射性能,其对肿瘤细胞生存环境造成了改变,复发肿瘤具有GSCs能够进一步分化并且补充瘤细胞,其属于肿瘤无法治愈并且复发的主要因素[6]。

综上所述,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具有大量的胶质瘤肝细胞,复发胶质瘤再手术属于胶质瘤肝细胞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方式,早期的积极再次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时间。

参考文献

[1] 赵文龙.浅析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J].临床研究,2016,24(5):69-70.

[2] 步星耀,郭晓鹤,丁玉超,等.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5):36-39.

[3] 刘先进.脑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及预后因素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2):33-34.

[4] 钟鸣谷,牟永告,张湘衡,等.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1):36-39.

[5] 陈波,陈谦学,CHENBo,等.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5(8):793-796.

[6] 彭世义,邬蒙.89例术后高度恶性脑胶质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3(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