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触网”彰显为民情怀

2020-06-24

发明与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触网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右),走进新华社客户端的拼多多助农直播间(张晨露 摄)

新闻事件:前有李佳琦、薇娅等主播,后有县长、明星直播带货,这不,为了推广当地农产品,院士们也上场了:“土豆院士”朱有勇、“柑橘院士”邓秀新两位首秀就战绩不俗,数十万人观看,几十吨农产品售空……5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也完成了他的首场“直播带货”。累计168万名观众在线“围观”,短短半小时内卖出2万公斤荔枝。

不只是为农产品打call,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们的身影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上。他们有的在疫情严峻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发声解疑答惑,有的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参与直播帮助农民朋友解答春耕难题,有的走进电商平台直播间助农带货等。一大群科学家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把科技知识带到千家万户。

为人民“触网”,疫情防控显担当。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科学家的专业判断和权威解读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网络平台,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一线科学家和医生第一时间解疑答惑,介绍病毒致病机理及有效防范措施,把实验室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大众。从“改造方舱医院应收尽收”“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到“别让孩子早上喝粥”,事无巨细,关心备至,用科学精神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给居家隔离的人们送去关怀和希望。

为科普“触网”,让高冷科学有温度。科学从来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就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触网”,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提高了科学素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卢静以“吃鱼头泡饼拼鱼骨”的方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向网友科普古生物知识。浏览量累计达7000万次,点赞300万次。高冷的古脊椎学科知识走上了餐桌,也让卢静体验了一把“网红”科学家的滋味。

为实用“触网”,让顶尖科学接地气。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变身主播,推介当地刚丰收的冬季马铃薯,并讲解马铃薯育种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为湖北秭归脐橙代言,从种植、口感、食用价值到科普知识,他如数家珍地向网友介绍:“通过科学防疫、严格品控,湖北水果是安全的。”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科学带到田间地头,科学再也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论文里的图表,而是可以看得见的变化和收获。

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搞科研,能唱响阳春白雪;做“网红”,也能走近普罗大众。科学家掌握的知识是全民的财富。科学家“触网”,让看似“遥不可及”“高大上”的科学知识穿越屏幕抵达千千万万人心中,也彰显出科学家本人的一腔为民情怀。(据《科技日报》、新华社)

猜你喜欢

触网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那些触网的能源企业们
一名“触网”记者眼中的“网红记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院士速递
辽宁卫生计生监督“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