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产业升级
——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徐州工业学习中心经验分享

2020-06-2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登宏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徐州化工工业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登宏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创建于1964年,前身是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徐州化工学校。2002年独立升格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获评为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作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徐州工业学习中心的法人单位,在招生和教学等工作中,致力于提供智力支持,服务产业升级。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登宏分享经验

1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申报学习中心

随着化工生产集约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加大。为破解企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难题,满足员工专业技能提升的需求,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开办了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彰显了化工教育协会对化工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申报徐州学习中心,为苏北地区支柱产业——化工医药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学院以校内省级大学科技园、省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等研发平台为载体,成立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产业学院,积极开展产品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为化工医药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2 建立健全机构职能,科学规范运行高效

徐州工业学习中心自2019年7月获批建立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学习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分管院长担任组长;设置独立办公场所,增加专项投资预算,配备专项设备和设施以便开展工作。下设招生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等服务和管理机构,按照岗位职责各司其职,权责明确,责任到人。

通过参照学院的职能调整、机构重组、机制创新、流程再造等系统工程,建立适合徐州工业学习中心的一套运行机制,包括沟通协调机制、科学决策机制、规范运行机制、综合服务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在内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部门工作流程,保证了学习中心的高效、良性运转。

3 构建招生高效运行机制,优化教学科学管理体系

3.1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的招生工作运行机制

徐州工业学习中心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全年常态招生宣传,周密制定招生宣传计划,精心组织招生报名,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生源质量。在2020年远程教育春季招生报名工作面临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学习中心依托合作企业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合作企业在医药化工行业的影响力,借助优秀校友在各自企业间的口碑相传,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在418名学员(其中专科389名,本科29名)中,来自校企合作企业达90%以上,更有80%以上的学员来自我校优秀毕业生或者优秀毕业生创办的企业。

3.2 规范教务教学程序,优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体系

徐州工业学习中心积极配合国家开放大学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技术,完善办学基本条件,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结合石油化工学院的教学要求,本学期分别为本科的11门课程和专科的6门课程精心选配专兼职辅导教师,为他们提供专项课时津贴,并专门设置课程辅导教师交流群,以利于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努力实现课程体系内容、课程教学形态、教学管理制度三个维度的优化组合,打出强化教学管理的“组合拳”。

在教育教学环节上,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程辅导教师指导监督为辅,班主任跟踪学生实施进度的“招、教、管综合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注重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和教师的监控和管理,主要采取学生平时网上学习、教材学习、实时导学、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同时根据行业背景和不同年级,分别科学编制组班,建立班级学习小组,推选班干部等,强化团队学习过程,优化学习环节,解决工学矛盾,以持续改进为主线,形成日常教学质量评估、监督管理质量评估和毕业质量评估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闭环管理。

3.3 构建招生、培养、管理一体化机制,不断探索中心发展新模式

徐州工业学习中心坚持突出行业背景和品牌特色,坚持学院“特色+精品”办学理念,以学院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为手段,形成了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规范管理为保障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体系。

徐州工业学习中心现在正在推行从招生、教学管理、学生状态管理等环节上实现学院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做到无缝对接。目前以继续教育学院为主,由学院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承担,实施完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发展愿景

4.1 加强与园区合作,扩大办学规模

尝试以化工产业园区管委会为依托,与更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政、行、企、校”的联系与沟通,关注行业、企业需求,在当地政府的指引下与企业、行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实现“共赢”的发展模式。目前,徐州工业学习中心已与宿迁市生态科技化工产业园、江苏晋煤等园区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待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即联合签署合作协议。

4.2 加强“学分银行”培训建设,推进产业服务进一步升级

学分银行是模拟、借鉴银行的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各类学习成果(学业成就)进行统一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和检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和教育管理制度。

4月,徐州工业学习中心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已向国家开放大学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认证基地,构建企业职工学习立交桥——为本行业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建立学分银行账户和学习档案,开展学习成果存储、积累与转换工作,实现企业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关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联,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关联,教育考试与职业能力评价的关联,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关联。在行业优质教育资源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上,实现现代教育体系的重构,向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职工和社会人员提供开放、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4.3 利用社会招生平台,储备本科生源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招生班橡胶工程技术专业有150名学生,还有周边学校学习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社会招生500多人,将继续以此平台为契机,不断扩大社会招生生源,加大与周边学校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拓宽生源渠道,储备优质资源,构建优化、共享的高质量的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规范办学体制和建设行业联盟,实现我们的目标、责任和共同愿景。

猜你喜欢

徐州化工工业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