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战“疫” 众志成城

2020-06-22王丽华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用口罩医护人员

王丽华

模拟金题

2020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形势十分危急。为了阻击疫情,救治患者,无数白衣天使挺身而出,投入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为了帮助湖北人民渡过难关,无数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在所不惜;为了不给病毒传播的机会,全国人民一起“宅”在家中,做好隔离……

全民戰“疫”,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心心相连。请根据你在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和见闻,以“战‘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仅看“战‘疫”这一话题,可写的范围就非常广,凡是人类历史上与阻击疫情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但细看题面,你会发现,题目中明确给出了“请根据你在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和见闻”这一限制性要求,“这段特殊时期”显然是指中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前后过程,这个时间段之外的内容都不能写,否则就是跑题。

如何来写这一话题作文呢?

第一步:选方向。“战‘疫”这个话题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凡是与抗击这场疫情有关的人、事、物,以及与此相关的观点、情感等,都可入文。可一篇作文的篇幅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写进去。那怎么办呢?可先结合素材积累的情况,对“战‘疫”这一话题进行深入解剖,把相关联的“点”尽可能多地找出来。比如医护人员舍生忘死、买口罩和戴口罩、拒绝走亲访友、“罢宴”、封路、“宅”在家中、“停课不停学”……列出可写的“点”之后,再反复对比,看看哪个“点”最值得一写,且能写出精彩,就可将此“点”作为自己的写作方向。

第二步:定主题。选择好写作的切入点后,接下来应进行立意,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比如战“疫”期间,口罩一下子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你可以围绕口罩写一篇作文。你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有人趁着市场上口罩短缺,便哄抬价格,更有甚者生产销售伪劣口罩。对这种行径,你义愤填膺,想写一篇文章来揭露,痛斥见利忘义者,呼吁人们应有最起码的良知。这其实就是一个立意的过程。再如疫情爆发后,一拨又一拨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成为“最美逆行者”。你同学的母亲是支援队伍中的一员,你想把她的故事讲出来,赞扬她的医者仁心,表达向她学习的决心,这同样是立意。主旨一旦明确了,整个写作就能有的放矢了。

第三步:理思路。一方面,要根据素材及个人擅长,选好文体。一般情况下,故事性强的素材,适宜写记叙文,议论味浓的素材适宜写议论文,知识性强的素材适宜写说明文。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谋篇布局,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如果要写一个人(一群人),可以正面赞扬,也可以反面批评他(他们)。开篇可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然后运用典型事例,借助各种写人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性,最后点题,升华主旨。

如果要叙述一件事,行文过程中,可采用“一线串珠法”,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做到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如果要论述一个观点,可开篇直接亮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地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如果抒发一种情感,可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每段段首句直抒胸臆,然后进行适当的叙写,上下形成一线。

一旦成竹于胸,写作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别忘了根据文章的主旨、人物、故事内容等,给自己的作文巧拟一个题目。比如“口罩的自述”“向最美‘逆行者致敬”“那道白色的风景”“有一座丰碑”等都是不错的题目。另外,如果选择写记叙文,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呈现,比如写医护人员,写他们脸上被口罩勒出的印痕,写他们防护服上那些特别的图案、文字,更能打动人心。

佳作展示一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成思源

新冠肺炎突如其来,武汉告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逆行而上,紧急奔赴武汉。

钟南山来了!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明知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飞机票买不到了,他就连夜坐高铁赶往武汉。他工作累了后在高铁上闭目养神的照片,让无数人感动,更令无数人心疼。

各地的医护人员来了!除夕这天,陆军军医大学1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连夜奔赴武汉。从凌晨接到援助武汉的通知,到医疗队伍完成抽组,他们仅用了6个小时。他们是父亲,是母亲,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子,是女儿,却来不及和亲人吃一顿团圆饭,便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他们那张出征时的照片,在朋友圈疯传,一时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来了!为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武汉决定参照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修建两座定点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一声召唤,建设者们便义无反顾,开赴前线,日夜施工,不知疲惫。鹤壁两小伙儿自驾私家车,赶赴武汉援建,7.97万平方米建筑的水电安装、空气净化系统,8天顺利完工,用行动谱写了“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建成后,结算工资时,许多参加建设工作的志愿者坚决不领工资,他们说:“武汉现在这么难,我们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提供吃喝已经很好了,工钱就不要了……”面对这样的逆行者,我们怎能不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共和国总理来了!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奔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带给一线医护人员。他走进收治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与在负压ICU病房开展治疗的医护人员视频连线,和来自全国各地、军队支援武汉的医生交流。总理的到来,给了所有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勇士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

逆行是极其危险的,但这些人却毫不犹豫,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唯有逆行,才能彻底消灭病毒;战胜疫情,才能让大家摘掉口罩,推开家门,自由呼吸,相互拥抱!

让我们一起向这些逆行者致敬!他们才是最美的!

【评点】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文章。作者紧扣“逆行者”这一关键词,开篇点题,引发下文;中间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把一组“逆行”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充满对“逆行者”的敬佩和赞美;最后,有感而发,对“逆行”生发议论,点明主旨,呼应文首。

佳作展示二

我家的“抗疫”故事

吴  怡

好端端的一个春节,让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搅了。

物管处的工作人员拎着个电喇叭,反复播放着防疫须知,要求大家尽量少出门,不串门,外地回来的人要登记,疫区回来的人要主动接受隔离。

我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正月初二要不要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在我们这儿,正月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妈妈有心去,毕竟这是老传统,不去怕外公外婆生气。而且,外公外婆就住在1000米外的一个小区,非常近,妈妈觉得走一趟不会出什么问题。爸爸态度模棱两可。我坚决不同意去,因为电视里讲,这时候走亲访友特别危险,弄不好就会惹上“麻烦”。正当我和妈妈“据理力争”时,外婆打来电话,让妈妈初二别回娘家了,说只要人好好的,以后看望的机会多的是。妈妈接完电话,表情有点儿尴尬,我和爸爸却偷偷地笑了。

正当我们一家三口“宅”在家中,或看书,或追剧,或研究美食,为阻击新冠病毒传染做贡献时,奶奶从乡下打来电话,告爺爷的状,说爷爷有事没事就在村里溜达,还不戴口罩,有时还和几个老人凑在一起偷偷打牌,让爸爸管管他。“让我管他?”爸爸愣在那儿。我的爷爷脾气有点暴躁,爸爸小时候没少挨过打,心里“阴影面积”大着呢。我决定帮爸爸一把。晚上,我和爷爷视频,我告诉爷爷,说学校正在开展“防控疫情我参与”活动,其中有一项任务是要提醒并监督家人少出门,不聚集,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这项活动将会与下学期的评优挂钩。我提醒爷爷,班主任的娘家就在他那个村子里,希望爷爷小心。这一招果然灵,爷爷一下子“老实”多了,不再和人打牌,能不外出就不外出,出门总是把口罩戴得严严实实的。

一转眼,已是正月初七了。小区微信群里转来一则政府公告,鼓励家有医用N95口罩的,拿出来捐给医院,政府可用5个普通口罩换一个医用N95口罩。我小姨在南京,“嗅觉”灵敏,节前抢购了不少医用 N95口罩,给我们家也寄来一包,我们家才用了3个。妈妈认为可以捐出一些,爸爸不同意,说要留着我开学用。现在就看我的意见了。网上有报道说,平常防护戴普通医用口罩足矣,医用N95口罩应该留给医护人员用。我于是投了妈妈一票,并且希望爸爸妈妈把家中所有的医用N95口罩都捐出去,这也算是为战“疫”做一点贡献吧!

正月初十,教育局通知寒假延长,学校要开展线上辅导,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纷纷忙开了。此刻,妈妈在房间里进行“直播”,爸爸在书房里与自己的学生连线,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在特别的抗疫战线上。

而我,刚上完网课,正在画一幅画:春暖花开,人们把口罩抛向空中,在欢乐地奔跑……

【评点】

这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家中的战“疫”故事,从外婆不让妈妈去娘家拜年,到“我”出妙策“治服”爱出门溜达且不戴口罩的爷爷,再到捐赠医用N95口罩、爸爸妈妈忙着开展线上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普通家庭是如何参与战“疫”的特别窗口。文中人物各具个性,令人难忘。结尾的巧妙收束,也表达了作者美好的心愿。

猜你喜欢

医用口罩医护人员
75%医用酒精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雾霾口罩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