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P检验联合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检验在儿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血常规白细胞

彭 超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11)

感染性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其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再加上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严重危害患儿健康[1]。当前在诊断儿科疾病时,血常规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白细胞计数变化进行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患儿病情。而CRP作为急性相反应的一种蛋白,在正常人体内含量不高,一旦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急性创伤或感染,则会升高CRP水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本文研究了白细胞计数与CRP联合检验诊断儿科疾病的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儿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14岁,平均(8.6±2.5)岁,其中40例为女孩、45例为男孩,疾病类型:38例为细菌感染、47例为病毒感染。两组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集指尖血,即常规消毒后,拭去第1滴末梢血,运用抗凝管采集30 μl血液,其中10 μl血液样本用来检测CRP,采用免疫荧光分析仪;而其余20 μl则用来检测血常规,选择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仪,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水平和CRP水平进行记录,并且对阴性率和阳性率进行统计。同时,在血常规检查中,若白细胞计数>10.0×109/L,则判断为阳性;若为(4.0~10.0)×109/L,则为阴性;而CRP的正常水平为0~10 mg/L,若>10 mg/L,则判断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由SPSS 24.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并且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与病毒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的CRP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组别 白细胞计数(×109/L) CRP(mg/L)细菌感染组(n=38) 12.49±4.66 18.45±8.13病毒感染组(n=47) 7.55±2.41 4.91±3.65 t值 6.309 8.112 P值 <0.05 <0.05

2.2 细菌感染组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对比

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n(%)]

3 讨 论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但是其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容易混淆,所以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提高治疗效果,及时诊断感染性疾病尤为重要[2]。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低于外来入侵,一旦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则会释放大量白细胞作用于炎症部位,从而升高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水平[3]。而CRP作为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蛋白,可以对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行调节,激活相关补体,对体内干细胞合成进行控制等[4]。有研究发现,CRP水平与感染程度呈正比关系,即正常人体内的CRP含量不高,但是在机体出现创伤、炎症以及感染的情况,其水平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而病变好转后又逐渐下降,并且在疾病发生后,CRP的升高时间早于WBC,所以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指标[5]。

综上所述,在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联合运用白细胞计数和CRP检测,可以将机体的炎症状态反映出来,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血常规白细胞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