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亿级”城市复工复产的党媒作为
——宁波日报融媒体组合发力多维度展现担当

2020-06-22厉晓杭黄剑跃

传媒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报网宁波市日报

文_厉晓杭 黄剑跃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宁波是工业大市、强市,是一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如何尽快实现全面复工复产,重回高质量发展轨道迫在眉睫,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宁波日报报网充分发挥党媒在助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组合发力融媒体报道,发布权威声音,做好政策解读,讲好一线故事,为宁波市推动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彰显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搭好“天线”体现权威性,第一时间传递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广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从中央到浙江省、宁波市,从政策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宁波市第一时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保证疫情防控大局的前提下,可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宁波日报报网在做好防控疫情报道的基础上,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出企业复工复产系列报道。

融媒体机制快速反应,多平台全方位解读政策。2月10日,宁波率先开始复工复产。《宁波“十八条”让企业添信心》《宁波企业复工电话热得“烫手”》《宁波发布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二十条意见》《宁波出台“十条”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宁波惠企政策如何落地见效》等重磅稿件,在党报党端党网同步推送,对企业复工分类管理、部分惠企政策和工作指引进行全方位解读。国家、省、市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在“甬派”客户端同步文图直播,传递中央和省市在复工复产方面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信息。

紧抓机遇紧扣热点,传播复工复产的宁波经验。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宁波考察。宁波复工复产话题迅速引爆成为全国热点。4月2日,宁波日报推出7个版面,全景式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情况。《春风习习拂大港》《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机遇》等关于总书记考察过的宁波舟山港、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回访记,迅速在全市引起了热烈反响,极大鼓舞了奋斗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推出“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勇当‘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生”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挖全市各地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复工复产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成效。

网络环境纷繁复杂,传递积极信号,有效引导舆论环境。宁波日报刊发《克服了危即是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系列关于复工复产主题的反响报道以及密集型评论。《为复工复产企业纾困解难须抓重点》《用信息对称缓解“复工焦虑”》《外贸战“疫”需念好四字诀》《“共享劳动力”是帮扶企业复工的创新之举》等评论,对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判和正面引导。同时,针对政策误读、不实网络传闻等,宁波日报报网还迅速组织力量搭建平台,承担起以正视听的重要任务,不断深化党媒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接好“地线”体现贴近性,深入一线反映全市各地推进复工复产情况

以“聚焦、贴近、有效”为目标,宁波日报报网鼓励引导记者队伍积极践行“四力”,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进一步做实做细复工复产典型宣传报道。

从2月10日起,宁波日报报网推出“我在复工一线”系列报道,派出主力记者深入申洲国际、博威集团、贝发集团等重点制造业企业一线,以蹲点调研和现场见闻等报道形式,了解企业所需所盼,聚焦企业防疫亮点、生产现状、困难瓶颈,挖掘企业想尽办法做好防疫恢复生产的鲜活案例。用纸板隔离餐桌、“黑科技”检测等新招妙招,通过报道在许多企业得到推广应用。2月11日起,宁波日报还推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专栏,重点刊发各区县(市)推动深入一线帮助企业复工的经验和做法,“一企一策”“抢黄金时间”“复工管家”“驻企专员”“应急小组”“对标方案”等各地创新做法相互借鉴效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宁波企业的显著特征和优势所在。在疫情倒逼下,许多宁波企业不靠不等,转型升级意愿更加强烈、行动更加坚决,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的步伐进一步提速。宁波日报及时推出“穿越疫情的转型路”系列报道,透过疫情探究宁波经济转型升级之路。

在系列报道首篇《以“智能”开启“春天之约”》中,扎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实开宗明义:宁波作为全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的步履从未停止,一批提前布局、抢得“智造”先机的企业,穿越疫情的阴霾出奇制胜,而更多的中小企业在疫情倒逼下,开始寻求“绝地反击”。

在随后的系列报道中,《全球协同化危为机》通过报道宁波的跨境企业,充分展示如何发挥海外基地稳定器作用的示范样本;《“链”解复工复产融资难》则剖析了宁波金融机构大力推广供应链融资,缓解企业融资难,帮助中小企业强化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协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生动事例;《抢抓新经济发展窗口期》为疫情之下的宁波企业指点迷津,引导企业在健康产业、5G发展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趁早布局、赢得先机。

三、铺好“网线”体现广泛性,报网端组合发力几何级传播提升新闻效能

与2003年非典新闻报道相比,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也对复工复产的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宁波日报报网充分利用近年来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抓住时机,把握节奏,借助融媒体报道方式,全媒体、全天候、全覆盖做实做精复工复产报道。

持续进行内容整合创新,优化浅阅读时代的表达方式,丰富和拓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内涵,用爆款产品提升新闻效能。3月5日,宁波日报推出战“疫”特刊,全景展示宁波40多天艰苦卓绝、推进复工复产的战疫历程,成为爆款产品,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

整合权威、专业信息,“甬派”客户端和中国宁波网通过号外、直播、视频、H5等多种传播形态,爆款频出,凝聚人气,扩大受众面,传播力呈几何级提升。集纳式H5作品《一把手在“疫”线》展示宁波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这些作品均在网络刷屏,部分作品阅读量达到上百万。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控需要,宁波日报报网还先后推出包括复工防疫在内的4个倡议类H5作品,针对不同的对象推送,每个产品响应参与者均达数十万。

“甬派”客户端在4月底推出《春天的回响》特别报道,报道总书记考察过的企业一个月时间里,在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中如何危中寻机、危中抢机,发挥中小企业特有的敏锐性、灵活性,摆脱疫情危机迅速走上生产经营的正轨,报道阅读量超过11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等媒体也纷纷予以转载。

积极打破信息供给的量级限制,宁波日报报网创新拓展主流媒体内容生产机制,以打造平台媒体的理念,广泛争取、吸引社会力量进入主流媒体开放互动平台,共推好作品,共唱主旋律,服务复工复产。宁波日报紧急策划推出了与宁波市文联合作的《四明周刊·战“疫”特刊》,文艺工作者以诗歌、散文、美术、书法、篆刻、摄影等形式,表达了危难时刻“愿为抱薪者,同心克时艰”的担当。

四、牵好“红线”体现服务性,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力度助力复工复产

“新闻、服务、互动”并重,宁波日报报网整合内外资源,牵好“红线”,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不断拓展党媒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边界。

从单一的信息传播,延伸至信息的整合运营。与宁波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部门联手推出“帮企一把,我们在行动”大型新闻帮办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前后遇到的系列难题。为解决复工企业员工用餐难题,联手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发动全市餐饮企业开展“你开工,我送餐”大型企业帮办活动,吸引了30家餐饮企业89家门店参与,共送出数百万份套餐,广受企业欢迎和好评。联合宁波市发改委上线“9G”(谐音“救济”“救急”)平台,汇聚中小企业供应链供需信息,统一受理中小企业需求申报,并为企业全程免费提供需求跟踪、撮合对接等服务。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联手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出免费用工对接服务,并在“甬派”客户端开设“你缺人,我来帮”专区,上千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为解决融资难问题,联合宁波市64家金融机构,发起“你复工、我送贷”大型融资对接活动,并到慈溪、北仑、镇海、余姚、奉化、宁海、象山等地举行专场服务,累计收到企业融资需求57亿余元,发放贷款逾10亿元。

为打通优质农产品供需渠道,助力宁波市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甬派”客户端推出“云带货”大型直播活动。“甬派”直播团队奔赴余姚、奉化、宁海、象山、北仑等地,从3月底到5月上旬共做了十场直播带货公益活动,参与直播的产品有油焖笋、振宁土鸡、白枇杷、大白鹅等,当地乡镇(街道)的相关负责人亲自上阵带货,每期直播阅读量30万左右,掀起“甬派”派粉一轮轮抢购热潮。余姚市梁弄镇的笋麸花生在直播中甚至秒光,并带动了当地的其它优质农产品“一夜爆红”,网上订单量直线上升。目前,直播带货活动还在继续开展。

关切民生,搭建高效信息服务平台。宁波日报与“甬派”客户端分别设立了“有问有答”“问与答”栏目,对市民关注的复工复产等热点问题,请职能部门、专家给出权威回答。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平台启动一级响应机制,采编人员与宁波市职能部门值守人员一起,以最快速度处理答复企业和员工的各类诉求。

猜你喜欢

报网宁波市日报
第三十六届(2020年度)贵州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发布首个老年食品国家标准
《人民日报》媒介融合思路的发展变化探究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