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语理解 悟之有道

2020-06-21吴红兵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近义词生词词语

吴红兵

词语理解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流畅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保障。最新部编版语文中段课标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一目标落实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的交流平台——“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学生分小组完成活动,看哪一组词语理解的方法多。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探索词语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重要的探索内容。

在汉语中,一词多义是普遍现象,查字典理解词义是学生最易用到的方法。教学中教师也大力提倡“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但笔者认为,见到生词就翻字典往往会导致阅读过程被多次中断,重新阅读会浪费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继续阅读文章的兴趣。因此,笔者整理了几种运用思维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以词攻词

词语理解本质上是用已知的词语来说清楚未知的新词。

第一,找反义词或者近义词,采用比较理解法。如理解《灰雀》中“婉转”一词,可找其近义词“委婉”和“悠扬”,在“婉转地歌唱”和“婉转地提出意见”之间做出判斷,顺便理解了一词多义。在近义词的比较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对比,同时加强学生对词语运用的准确把握。如三年级的一道病句题:花园里盛开着五光十色的花朵。此处应该使用“五颜六色”。“五光十色”有光彩耀人的意思。节日的夜晚,大街上的霓虹灯,广场上的焰火,街市上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都可以说是五光十色;人们穿的节日盛装,大大小小的气球,可以说是五颜六色。在教学生区分这两个成语的词义和用法时,如果能配上图片或视频,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拆分词组理解词义。首先,逐个分析词语中各个词素的意思,特别是起关键性作用的词素,然后再合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比如“忠勇”,拆分词素就是“忠诚,勇敢”,合起来就是“忠诚勇敢”;“全神贯注”,拆分词素就是“全部,精力,集中”,合起来就是“注意力全部集中”。这种拆分词组的方法在古诗词及古文阅读中尤其适用。《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群”是“一群”,“戏”是“游戏”,“庭”是“庭院”,合起来理解就很容易悟出“一群儿童在庭院中做游戏”的文意。

二、联系上下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语文教师经常跟学生说的要点,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在理解一个陌生词语时,或许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短文中找到需要理解的词语,再将相应词语的上文和下文联系起来进行朗读,并找到适当的提示语。例如:“听了老师的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理解这句话中的“憧憬”时,句子中的“即将到来”“期待”等词语便是很好的提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落叶都像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学生不知道“熨帖”的意思,但联系下文,依据“平展地粘在”来理解,还是能说出该词的大意的。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句段和篇章的脉络。

三、联系生活实际

实践出真知,生活出语言。有些生词往往能唤醒我们对生活的记忆。比如:“小明打碎了花瓶,心中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学生对句子中小明打破花瓶时的惶恐不安、心神不定还是能够理解的,自然可以猜出什么是“忐忑不安”。理解“风和日丽”,不妨想象一下春天的习习微风、明媚阳光;理解“车水马龙”,不妨回忆一下节假日前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经常堵车的情景;理解“同心协力”,不妨想一想三年级的拔河比赛以及刚刚观看的木偶剧《蚂蚁搬骨头》……这就是利用学生人人都有的生活经验,把实际生活和词语概念联系起来。

四、紧扣动作法

紧扣动作理解词义的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新鲜生动的。《父亲、树林和鸟》中有一句话:“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凝神静气”和“兀立”,对这样的父亲形象,学生还是很难理解的,幸好有“像树一般”做铺垫,于是我让学生起立:“做一棵树吧,在寂静的树林中,没有一丝风,凝神静气,你是怎样的感受?”

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中皆有“识字加油站”,如和“目”有关的词语“目瞪口呆”和“怒目圆睁”,还有动作类的成语“摇头晃脑”“张牙舞爪”等,教师皆可引导学生在动作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教是为了不教,一些解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每次试题中出现选择近义词或反义词,很多学生还是一筹莫展。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运用方法解词”的意识,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方法并掌握它们。

五、图文结合法

语文教材中,各种精美的插图往往能首先博得学生们的眼球,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帮手。在小学生的各类课外阅读资料中,也总有一些插图,有些生词的意义只要学生细心看看插图,或许就能跃然于心。即使书上没有图,也可以在大脑中构图,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小男孩在看书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他喜欢读书吗?为了读书他可能忘记了……忘记了……”从而大致领会“贪婪”一词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而非动物的贪婪。理解“琳琅满目”,可以让学生具体描述平时超市里所看到的各种商品,通过间接认知积累,在头脑中构建商品图,再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学生脑中没图,那黑板就好比崇山峻岭,在黑板上画一画山中的小路,学生自然就对“弯弯曲曲中延伸的样子”有了概念。

词语理解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光靠教师讲解只能是纸上谈兵,要想切实提高词语理解能力,还必须多读书,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磨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是一样的。另外,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比如反问句,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气,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不懂就要问》中“这样糊里糊涂地背诵,有什么用呢?”读懂了“有什么用呢”,自然就知道什么是“糊里糊涂”了。

如今,阅读短文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谁输谁赢,所以必须引起重视。掌握了词语理解的方法,阅读效率也就提高了,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近义词生词词语
找词语
找找近义词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