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链“偷窥者”

2020-06-21李志炜史腾飞沈极泰

兵器知识 2020年6期
关键词:声呐反潜自卫队

李志炜 史腾飞 沈极泰

近年来,各海洋大国竞相大力发展海上侦察和监视力量。日本政府在新版《海洋基本计划》中确立了2018~2022年5年的海洋政策方针,将关注重点从以海洋资源开发及保护为主的经济发展转向领海警戒、离岛防卫等安全保障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海上监视预警装备的投入和研发。目前,日本基本形成以天基、空基、岸基、海基平台为载体,配备多种先进装备技术手段,构成远、中、近多层立体的海上监视网络体系,具备多角度、全方位监视周边海域能力。

监视网的构成

具备高精度、全天候天基监视能力

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开始发展天基监视装备,采取“民品军用”策略实现对海监视意图,先后发射了海洋观测卫星、先进地球观测卫星等先进民用观测卫星。1996年,日本防卫省公开提出发展轨道侦察技术,谋求建立天基监视装备体系。2020年2月9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日本使用H-2A-202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一枚“光学7号”侦察卫星,该卫星采用高性能光学遥感器,并首次搭载激光中继系统。至此,日本共发射了18颗情报收集卫星,有9颗在轨工作,其中光学卫星5颗,雷达卫星4颗。光学卫星包括“光学3号”至“光学7号”,最高分辨率30厘米。雷达卫星包括“雷达3号”到“雷达6号”,最高分辨率50厘米。通过两种卫星的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日本实现了高精度、全天候的海上监视能力,可对世界上海域每天拍摄一次以上。下一步日本将继续完善天基监视装备体系,建成10颗卫星运行的情报收集卫星网,将逐年提高对我东南沿海方向和重要军事目标的侦测频率。

构建封锁第一岛链的空基监视力量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空基监视装备数量仅次于美国,空基监视实力雄厚,其中P-1、P-3C反潜巡逻机主要承担编队的远程监视、反潜作战任务,SH一3A、SH-60J/K直升机承担机动反潜作战任务。近年来,海上自卫队通过P-3C和P-1反潜巡逻机交叉协同部署,实现对第一岛链的监视封锁。

P-3C反潜巡逻机充当“第一岛链偷窥者”。P-3C是日本从美国引入的反潜飞机,绰号“猎户座”,目前共有80余架在役。该机装备有各种潜艇探测系统,包括声呐浮标红外探测系统、AN/AS0-81型磁异信号探测系统、2座AN/ARR-78型声呐浮标接收器、2套AN/AQA-7(V)8型定向声波频率分析记录系统,以及AN/APS-115型搜索雷达。该机最大飞行速度732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100千米,续航时间17小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覆盖整个日本列岛水域。目前,P-3C主要执行日本西南方向的巡逻任务,如九州南部的大隅海峡和冲绳南部海域,用来监视和限制其他国家海军潜艇的活动,为反潜作战积累情报。

日本“光学6号”侦察卫星,于2018年2月27日发射,由日本三菱公司负责系统设计与制造,日本内阁情报调查室下属的内阁卫星情报系统负责管理和运作

P-8A“海神”巡邏机和川崎P-1海上警戒巡逻机

P-3C“措户座”远程海上巡逻机,日本川崎重工按许可证生产100多架,于1982年开始投入使用。当时,日本为了加强对苏联战舰在日本海活动的监视,开始部署该型机

P-1反潜巡逻机快速崛起成为反潜新主力。P-1是日本自主研发设计的新型反潜巡逻机,第一批于2013年交付服役,目前共有9架在役。该机配备1套HPS-106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以及1套HAQ-2型前视红外雷达系统,机腹设有30个声呐浮标投放口。相比于P-3C,P-1反潜巡逻机航速快了1.3倍,飞行高度更高,能够实施超过10小时的监视飞行,监视范围比P-3C更广。海上自卫队计划采购70架P-1反潜巡逻机用来替代80架P-3C。

海上自卫队装备的SH-60J直升机。是日本向美国引进,由美国西科斯基授权日本三菱重工生产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型号

SH-3A、SH-60J/K直升机构成机动反潜力量核心。目前海上自卫队装备有70架SH-3A“海王”反潜直升机、42架SH-60J“海鹰”反潜直升机以及44架SH-60K“海鹰”反潜直升机。其中SH-3A装载AQS-10水下声呐、APN-130雷达、鱼雷或深水炸弹,具有出色的反潜性能。SH-60J装备AN/ASQ-81D2型磁异探测器、AN/ARR-75型声呐浮标接收机、AN/AAS-44型前视红外雷达探测系统,还搭载了日本国产的HPS-104型搜索雷达以及HQS-103型吊放声呐。SH-60K是SH-60J的升级版,在SH-60J的基础上配备了先进的低频主动声呐和逆合成孔径雷达,搜索能力大幅提升。

形成多维覆盖邻海的岸基监视能力

日本拥有较完备的岸基固定式对潜侦察网络,主要包括部署在岸上的对海雷达和观察哨所,以及与美国在西太平洋海域联合布设的水下侦察装备,覆盖范围包括日本列岛周围的海峡、岛链、热点海区。

美日协同布设LQO-3型和LQO-4型水下声响监视声呐。该固定式声呐主要部署在津轻、对马海峡,并将马岛和壹歧岛的海岸守备站相联接,其中LQO-3型声呐对900米内、航速6节以内柴电潜艇的探测率约为70%,2500米时探测率约为15%。LQO-4是LQO-3的改进型,性能优于LQO-3,可在潮流复杂和海水温差大的海峡环境中对30千米内通航的多艘潜艇、水面舰艇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测距,收集其“声纹”。

磁异常探测系统协同开展港口监视。日本海上自卫队自主研发了磁异常探测系统,与海底声呐系统协同进行港口防卫,监视敌方潜艇在重要海峡的穿越行动。目前,日本在大阪湾和佐世保湾的海岸守备站配备有磁探测系统,其中佐世保湾的磁监测站分别建在港湾入口东南端的崎边和港口区西侧的立神,位于淡路镇北部的刈谷监测站能够探测到抵近神户一大阪工业区的潜艇。此外,日本在津轻海峡和对马海峡也安装了众多磁探测系统,用于探测过往潜艇。

引入超视距雷达增强海上目标探测能力。2003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一部散射超视距(OTH-B)雷达系统和一部双基地移动式超视距(OTH-T)雷达系统。其中OTH-B雷达系统部署于九州以南的西南群岛,作用距离约3000千米,探测范围覆盖东北亚、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部、越南、菲律宾、我国东北华北及中原大部分地区。OTH-T雷达系统的发射站设在种子岛附近的马毛岛,探测距离可达3000~4000千米,极大增强了海上自卫队对水面目标的探测能力。

海基监视力量侧重机动反潜

日本海基监视装备体系主要由装备各型对海搜索雷达、舰壳声呐、拖曳阵声呐的水面舰艇和潜艇组成,通过与P-1、P-3C等空基监视装备联合行动,实施机动式反潜侦测。

日本海上自卫队电子情报/海底监测站

“朝日”级反潜驱逐舰“不知火”号,由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负责建造。据日本防卫省披露,“不知火”号与“朝日”级首舰“朝日”号一样,全长151米,宽18.3米,标准排水量为5100吨,沿用了此前“秋月”级驱逐舰的舰体设计,同时引入了新的上层结构

日本“响”级海洋监视船“安艺”号,是“响”级的第三艘,设计类似于美国海军TAGOS-19级海洋监视船

水面舰艇装备体系化的声呐、对海搜索雷达系统。日本现役主力水面舰艇大多装备了第四代舰载声呐,其特点是实现了数字化和分布式,探测性能强。“日向”级直升机母舰、“秋月”级驱逐舰、“出云”级直升机母舰和“朝日”级驱逐舰分别装备了OQQ-21、OQQ-22、OQQ-23和OQQ-24综合声呐,其中OQQ-24在OQQ-23的基础上,新增双/多基地等功能,收发信由不同的声呐完成,提高了对潜探测精度。此外,“金刚”级、“秋月”级及“朝日”级驱逐舰分别装备OOR-2、OOR-3和OQR-4型拖曳阵声呐,进一步加强反潜作战能力。在舰载对海搜索雷达方面,海上自卫队驱逐舰大多装备了OPS-28型对海搜索雷达,作用距离为46千米,可执行近程水面监视任务。“朝日”级驱逐舰加装了两部x波段高精度对海搜索雷达,该雷达为日本国产P-1海上巡逻机搭载的东芝HPS-106相控阵雷达的舰用改型,用于对潜艇的潜望镜搜索。潜艇声呐探测、识别目标性能优越。海上自卫队现役的常规潜艇主要是“亲潮”级和“苍龙”级,其中“亲潮”级潜艇采用的是ZYQ-6声呐系统,“苍龙”级潜艇携载的是ZOQ-7声呐系统。其改良自ZYQ-6,全系统包括潜艇艇首下方的圆柱形主/被动阵列声呐、艇首上部的探测避碰声呐、艇体两侧的舷侧阵大型低频被动阵列声呐、艇尾的拖曳阵列声呐等,还配备了性能提升后的鱼雷水声对抗系统,进一步增强了低频段声学远程探测能力,改善了在浅水海域复杂背景噪声情况下分辨、识别目标的能力。

海洋测量船队监视能力不容小觑。除了主战舰艇,日本还拥有一支海上监视能力较强的海洋测量船队。其中“响”级海洋监视船是海上自卫队重要的探潜平台,目前现役2艘,分别是“响”号和“播磨”号。该船装备了AN/UOQ-2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拖曳线列基阵长达2 600米,可对水下潜艇的螺旋桨以及发动机的声音进行跟踪、测向、测距和识别,探测深度在150米到450米区域的潜艇,被动探测距离300海里以上。此外,“日南”号、“昭南丸”号测量船以及“白濑”号极地破冰船均配备有电子情报搜集装备,可收集反潜战、水雷战等海洋数据。

未来的手段

重点发展机动探潜装备平台

海上自卫队向来注重机动探潜能力发展,其现有的机动探潜装备平台数量及性能均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日本持续推动机动探潜平台建设,各型装备更新活跃。2019年3月,以反潜战为核心的“朝日”级驱逐舰“不知火”号服役,在首艇“朝日”号的基础上改进了拖曳线阵列声呐,增强对潜搜索能力;2020年1月,用于远程侦听、监视、测距潜艇的“响”级海洋监视船“安艺”号下水,进一步增强海上自卫队海洋声学信息的收集能力,扩大了海上监测范围:随着新型探潜平台相继下水服役,海上自卫队机动式探潜网络逐步完善。

加快无人系统的应用

无人系统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无伤亡、可在各种环境甚至高危海域执行任务等优点,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海上监视手段。日本将引入反潜无人直升机作为2019至2023五年中期防御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在10年内建立一支由20架无人直升机组成的机群,部署至“出云”级、“日向”级直升机母舰,以加强对海域的预警监视能力。此外,日本拟将无人系统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在水下探测方面,投入数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无人潜航器(UUV)研制,同时开展高数据率水声通信、低噪声和低电磁传感器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水下态势感知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不断提升装备智能化

近年来,日本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海上监视装备中的应用,目的是提高情报搜集效率,加强海上监视和防御能力。2018年8月,日媒披露,海上自卫队正在开发人工智能(AI)探测“可疑船只”技术,通过让AI學习船舶位置、速度、船艏方位等大量信息,使其自动检索出极度偏离航线或逆向航行等异常行为,并将信息与警戒雷达进行对照,确定“可疑船只”,预计于2021年开始应用。2019年11月,日本防卫省宣布加大对空基监视装备智能化项目的投入力度,投资825万美元,用于开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空基侦察监视技术研究。该技术可利用机器学习快速分析各种图像和雷达回波,精准识别目标,最早于2024年在P-3C和P-1反潜巡逻机上应用。[编辑/何懿]

猜你喜欢

声呐反潜自卫队
舰用管装鱼雷反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不可或缺的“鼓包”
安倍暗示为自卫队修宪
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推出世界上最小的主被动水下声呐系统
泰利斯公司研制紧凑型CAPTAS 4声呐
从引进到自制
航空声纳浮标在反潜作战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