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常规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

2020-06-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三酰载脂蛋白脂蛋白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冠心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血氧或者坏死的心脏病[1]。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随之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脂类摄入增多,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目前在冠心病的诊断跟上主要有8种检查方法,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符合实验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核素心肌显像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学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冠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检查[3]。虽然检查手段较多,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诊断符合率不一,往往需要多重检查确认,耽误此类患者的治疗。有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血管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其体内过量的脂质在血液内堆积并附着在患者冠状动脉内膜上,继而造成血管粥样硬化,因此相关检查中,血液学检查中的血脂检查结果可进一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依据[4]。为研究血脂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院特选取冠心病患者120及健康者50例,进行血脂检测,对比两组实验对象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以确定血脂检测结果是否可做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依据,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例纳入研究中,冠心病住患者为患病组,健康者为健康组,患病组120例患者中男性有68例,女性有52例,年龄46~78岁,平均(57.32±10.58)岁,收缩压(138.25±10.64)mm Hg,舒张压(89.25±7.39)mm Hg,体质量指数(BMI)20~31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6.81±1.25)kg/m2,健康组50例正常人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5~77岁,平均(57.29±10.43)岁,收缩压(137.97±10.28)mm Hg,舒张压(88.97±7.85)mm Hg,体质量指数(BMI)21~31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6.74±1.28kg/m2。本次实验向本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后已获批准,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已确定其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可进行对比实验。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动态心电图、冠动脉造影、声心动图检查等多重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②临床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而无其他类型的心脏器质性病变;③意识清醒且认知能力与理性思维健全;④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且愿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健康组纳入标准:经心、肝、肾、常规血检、尿检等检查确定为健康者;符合患病组②④项纳入标准。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②患有精神疾病其认知能力及理性思维不健全;③不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健康组患者排除标准与患者相同。

1.3 方法:抽取两组实验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液5 mL,将血液防止室温条件下0.5~0.7 h,待血液彻底凝固后,使用贝克曼Microfuge 20离心机分离血清,使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厂家提供的血脂试剂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使用匀相法测定低密度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使用免疫透射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B含量。

1.3 观察指标:此次观察两组实验对象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载脂蛋白B(ApoB)。

1.4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利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以平均数加减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P<0.05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 结果

患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载脂蛋白B(ApoB)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验对象血脂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实验对象血脂指标对比(±s)

3 讨论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量研究总结发现,此病病因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而冠心病发作不良生活习惯诱因有吸烟、喝酒、高脂肪及高胆固醇过量摄入等,以上病因诱因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而不可改变的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史、感染等,也属于此病的危险因素[6]。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类,分别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猝死。而临床将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冠心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我国冠心病城市人口患病率为1.59%,农村0.48%,平均0.77%,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在全球调查统计中相关数据显示,冠心病已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一位致死疾病[7]。不过,美国自1960年开始,其冠心病病死率逐渐下降,主要由于其在1960年~1979年其在相关防治工作力度的加大及诊断环节改进的不懈努力。

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胸痛、疼痛以绞痛或压榨性疼痛为主,一般在患者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发生,患者可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偶尔出现憋闷痛。一般疼痛从胸骨或者心前区域逐渐开始,向患者左肩、左臂放射,严重时可感觉痛感蔓及小指及无名指,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在从事运动或咳嗽时,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导致[8]。冠心病的诊断除从患者的胸痛情况判断外,还可通过患者的体征进行判断,一般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音减弱,包心摩擦音,而针对并发室间隔穿孔及乳头肌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可从其心前听到杂音。而除此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外,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有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心电图负荷实验、核素心肌显像,而具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如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检查对象即无冠心病,因此适用于辅助检查[9]。

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尽早确诊,尽早治疗为好,病情若未及时得到正确诊断或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后期必然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冠心病相关诊断工作以检查时间短、诊断正确率高为主要发展方向。不过,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复杂,单一诊断往往无法准确判断病情,易造成漏诊问题,因此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需多项诊断结合观察,但也因此延长了诊断时间,贻误了治疗时间,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较为不利。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有硝酸脂类药物、抗血酸药物、纤溶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肾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情施药,均有一定成效,而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种手术治疗也可起到较好治疗效果[10]。但由于相关诊断工作的不完善导致此类患者患病后难于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干预,因而病死率依然较高。且由于相关诊治如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其费用较为昂贵,一般患者在临床症状不明显时,不愿负担昂贵的检查费用进行检查,继而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针对冠心病检查耗时长、费用贵等问题,许多学者研究后指出,冠心病患者主要患病原因为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其体内过量的脂质在血液内堆积并附着在患者冠状动脉内膜上,导致其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因此血脂检查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之一。通过早期血脂检测进行筛查,排除无血脂异常患者后,再行后续血管造影检查等,可节省非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时间,降低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检查费用,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正确率。

在本次研究当中,即通过将多重检查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与经体检确认为身体健康的健康人进行对比发现,冠心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低于健康者,且差异明显(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载脂蛋白B(ApoB)高于健康组,且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载脂蛋白B(ApoB)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可能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且此6血脂指标与患者病情发展相关。在同类研究中还有学者具体指出人体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液含量每升高1%,其患冠心病的概率即增加2%~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每下降0.026 mmol/L,冠心病发生率即提高2%~3%。不过,此研究其是否详实无误由于本次研究未进行相关统计,亦无法多做评价。且本次研究样本例数较少,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其差异性受偶然性影响,需补充大样本数据以充分排除偶然性,并进一步支持本次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利用常规血脂检测可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冠心病的患者,有预测价值,可在临床诊断及冠心病防治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三酰载脂蛋白脂蛋白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改变血清三酰甘油测定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追踪指纹的“证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